葑门有城门嘛 《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吴文英)全文翻译鉴赏

《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吴文英)全文翻译鉴赏
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吴文英 系列:宋词精选-经典宋词三百首 夜合花·自鹤江入京泊葑门外有感 柳暝河桥,莺晴台苑,短策频惹春香。当时夜泊,温柔便入深乡。词韵窄,酒杯长。剪蜡花、壶箭催忙。共追游处,凌波翠陌,连棹横塘。 十年一梦凄凉。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重来万感,依前唤酒银罂。溪雨急,岸花狂。趁残鸦、飞过苍茫。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 注释 1连理:指两棵树的树枝生长在一起。 2绣幄:原指锦绣的帷帐,此处形容花团锦簇。 3鸳鸯柱:连理海棠的树干。 4秦树:据《阅耕寻》载,秦中有双株海棠,高树十丈。 5芳根兼倚:指树根在地下互相倚靠。 6钿合:指精美的盒子,有上下两扇。 7锦屏人:深闺女子。 译文 一棵棵连在一起的海棠树干,好像是一对对相依的鸳鸯,花团锦簇。红花开得茂盛,绿叶低垂,像似在护卫著连理的海棠。美丽的树根在地下相互交错依靠,柔嫩的花梢如精美的盒扇般相互依傍,惹得深闺女子嫉妒感伤。和煦的春风中,海棠花像美人熟睡,倚卧在相交的花枝上,如同情人进入甜蜜的梦乡,形似燕尾的玉钗遗落枕旁。多情的人举起红蜡烛,照遍美丽的海棠,尽情游玩观赏,月宫中孤居的嫦娥见此情景,更感幽怨哀伤。人世间的许多人都感到孤单凄凉,有几人能像杨贵妃那样赐浴华清池,尽情地享受皇帝的雨露风光。他们在温暖的芙蓉帐中,同心共结,相依相傍,誓愿世世代代永不分离。可为什么生死两茫茫,谁创作长恨歌,把绵绵此恨永久传唱?幽暗的宫门紧锁著,长夜孤独凄凉很漫长,只能独自对着一盏青灯诉说,盼望着佳人早日归来,实现旧日爱情的盟誓,能双双化作这连理的海棠,海誓山盟,永不分离。 赏析 鹤江,即白鹤溪,在苏州西部。作者自白鹤溪坐船去南宋都城临安,途径苏州东城的葑门,并在此停泊。葑门外的溪流附近,是作者和他的苏州去妾曾经居住,同游之地,或许还是他们的定情之处,所以重经故地,唤起无限旧情,怀念之情无法自抑之中写下了这首怀人词。 上片回忆过去,写团聚的欢乐。「柳暝河桥,莺晴台苑」,起两句用秀丽工巧的对偶句描写苏州美丽的春景,一「暝」字写尽河边桥畔杨柳的浓密娇柔之态;不直接说晴天台苑中的黄莺尽情啼啭,而径称之为「莺晴」,遣词造句极幽细。「短策频惹春香」,不明点出游,而屡携短策,自见作者多次出游;亦不正面写花开,而短策在路上频频沾惹春香,自能表明沿途春花盛开之状。上文写柳,这里又写花,丰富了春景,上文不点春字,这里补点,避免了重复。这一句从春景引出作者,又将由作者引出他所思念的人。 「当时夜泊,温柔便入深乡」,时、空、人的关系更有一个跳跃:从苏州较大的范围陡然缩小到葑桥附近,从整个春日浓缩到一个夜晚,从独游扩展到两人同泊(或者竟是初次定情)。以「温柔乡」写男女爱情,本是习用词语,但用不好则容易落入陈套。高明的作者不连成一词用,而是把它拆开分别用在句首、句末,中间插入「便入」二字,以见情急事谐,插了「深」字,以见情挚梦甜,便显得精警有力,更能起化旧成新的作用。「词韵窄,酒杯长。剪蜡花,壶箭催忙。」写夜泊时的对饮。进入「温柔深乡」,这里不单指双栖同宿,相对欢饮,也是情景之一。作者自是填词老手,精于声韵之学,却忽然嫌词的韵律狭窄束缚人,似乎不合常理,其实他并非真的感叹词体拘才难,而是强调两情欢洽,一时无法尽情抒写:烛花频剪,良宵苦短,时光飞逝,夜已经很深了。记时的壶箭移动本有定时,何能忙着相催?这也无非人因欢饮而忘却时间流逝之快,从而才有此错觉。这四句情节平常,但都曲一层说,便显得不平常。「共追游处,凌波翠陌,连棹横塘。」时、空关系又有变化,总忆两人互相追随的游踪:或在陆上翠陌,看她绰约轻行,犹如洛妃的「凌波微步」;或两人同舟连棹,游于苏州城西南的横塘一带。内容扩大了,又用对偶句把它集中描写,炼句与起笔当有异曲同工之妙。 下片写爱妾离去后的悲感。「十年一梦凄凉」,指出从欢聚到此时已过「十年」,旧事早已化成「一梦」,自然的由欢乐转到「凄凉」。「似西湖燕去,吴馆巢荒」,互文对偶,以西湖、吴馆中的燕去巢荒,比喻自己与苏、杭二妾的生离死别,只有知道这些事情的才能明其所指。「重来万感,依前唤酒很罂。」「重来」照应上片的「当时」,「唤酒」照应上片的「酒杯长」,著以「万感」、「依前」,便觉今昔事虽略同而情迥异,沉吟呜咽,凄怨欲绝。「溪雨急,岸花狂。趁残鸦,飞过苍茫」,是即目所见:急雨打击著溪面,岸花随风狂舞,无助的残鸦飞过「苍茫」的天空。眼中所见之景与心中之情同样的凄迷。情绪由凄怨渐入激动,笔调也由吞咽转为倾泻;情之变由怨之极,辞之变与情变相适应。急雨、飞花,出现在春末或夏初:「花」字上片不用,留在这里用:「残鸦」见出是黄昏而不是深夜,这些都是安排细致和不露针线痕迹之笔。「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以景语结束叙事。在船上远望她旧时曾居住过的房屋,已人去楼空,到这里才点出「故人」,点出二人曾同住之地。事与地皆已无人可与共同指点,所以只能孤独自念,付诸痛啮心胸的回忆:「芳草斜阳」,无形中更增添怀旧伤感之情,又更显示季节、时候。情绪由激动重回凄怨,笔调也由倾泻转回吞咽,借景物渲染,余情无限。 吴文英的词一向以「秾密」著称。这首词时间和空间的变换较多,词句问虽不明用转接之辞,而脉络极清晰密致。可见其慢词风格也颇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