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大清国国歌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大清的国旗和国歌

火烧 2023-01-26 01:03:48 1064
大清的国旗和国歌   我国古代旗帜不少,但古时候人们却不知“国旗”为何物。战场上惯用“旌旗”,旗上绘有军队将领的姓氏,表明军为我有。旌旗一般是三角形或矩形的,边缘 有波浪形的镶边。皇室有御旗,一般为金

大清的国旗和国歌  

大清国国歌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大清的国旗和国歌
  我国古代旗帜不少,但古时候人们却不知“国旗”为何物。战场上惯用“旌旗”,旗上绘有军队将领的姓氏,表明军为我有。旌旗一般是三角形或矩形的,边缘 有波浪形的镶边。皇室有御旗,一般为金黄色,上面要么绣黄龙、金凤,要么就是麒麟、虎豹、八卦,不是代表皇帝就是代表亲王。> >   到了19 世纪,国门被打开,清政府不得不适应近代外交的需要,设计一面“国旗”。但最初的旗帜不是中国人设计的,而是英国人。因为当时大清政府要定制英国的军舰, 为了使这些船只区别于其他国家的船只,英国人设计了一面旗代表大清国长方形,绿底,黄色对角线交叉,中心嵌黄龙图案。> >   与此同时, 总理衙门曾向提交了很多备选方案:八卦旗、麒麟旗、虎豹旗,也有一面与英国人设计相仿的黄龙旗。慈禧认准了“龙”是君主的化身,金黄色又是皇家独享的 颜色,既然“朕即国家”,那么用黄龙来代表大清,最为合理了。清廷批准了总理衙门的奏议:所有水师船舰均悬挂三角形黄色龙旗,以黄龙旗作为中国官船旗号。> >   之后,又进行了改进。1872年10月4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批准中国轮船桅梢所常挂之式样为三角的旗帜是海军旗。龙旗要求龙头向上,旗用黄羽纱制,龙身用蓝羽纱制,定于11月1日所有旗帜一律更换。> >   1881年,洋务大臣李鸿章奏请把三角旗改为纵高三尺、横高四尺的长方形旗帜。他曾在19世纪60年代上奏过慈禧太后,请求颁制国旗。1888年10月3日,慈禧太后批准《北洋海军章程》,规定大清国国旗为长方形黄龙旗。自此,清政府的国旗才算最终确定。> >   按照国际惯例,国歌与国旗同为国家的象征。大清国既没有像样的国旗,自然也没有像样的国歌。> >   1896年,清朝政府派遣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作为外交特使赴西欧和俄罗斯作礼节性访问。> >    欢迎仪式上,主方要演奏中国的国歌,李鸿章傻了眼:从来就没有听说过国歌是什么。没办法,李鸿章只好把它理解为一首中国的歌曲,临时找了一首适合清政府 口味的七绝诗加以改编,配以古曲,作为国歌临时使用。歌词还算大方:“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云车驾六龙。”此曲后来改称 《李中堂乐》,算是旧中国最早的一首国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