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前夫索要生活费 新生向父母索要四千块钱生活费,被拒后竟然感到委屈?

火烧 2021-04-21 09:19:21 1044
新生向父母索要四千块钱生活费,被拒后竟然感到委屈? 原标题:神吐槽:新生向父母索要四千块钱生活费,被拒后竟然感到委屈?浩浩汤汤的新生开学季已经到来,书包一背行李箱一拉,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就奔赴着自

新生向父母索要四千块钱生活费,被拒后竟然感到委屈?  

原标题:神吐槽:新生向父母索要四千块钱生活费,被拒后竟然感到委屈?

浩浩汤汤的新生开学季已经到来,书包一背行李箱一拉,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就奔赴着自己寒窗苦读十几载考取的学校熬夜打游戏、通宵谈恋爱、偶尔学习去了。当然,带走的还有父母的微信转账或者现金赞助。法定成年是年满18,但是对于众多18岁还在求学的人来说,真正经济上的“成年”应该是毕业之后。

普遍来说,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一应支出还是由父母长辈支撑的,真正贯彻了什么是衣食父母。不过作为一个“顾客”才是上帝的年代,衣食父母不仅要给钱还要给够才能让“顾客”满意,不然等到的不仅有微信要钱还有网络求助。

近日,一名大一学生的网络求助走红。该女生抱怨自己上大学之后感受到的落差实在太大。以前为她不可父母都是拿钱眼睛都不眨一下,而现在上了大学之后父母却开始克扣她的“工资”,一个月只给两千。她想加工资到4500被拒绝。在求助中还特意强调了同宿舍的朋友都很有钱的样子,用的都很好。而自己一到月底就只能吃食堂。这篇求助实在槽点太多,需要好好掰扯掰扯。

一个月两千生活费合理吗?

前夫索要生活费 新生向父母索要四千块钱生活费,被拒后竟然感到委屈?

艾瑞咨询2018年大学生消费洞察报告显示,2018年大学生月均生活费为1405元,每月必要支出为812元,非必要支出为593元。其中一线城市的月均日常生活费用较高为1629元,二线城市为1463元,均高于平均水平,但是远未达到该同学目前所给的2000元。记者走访了四川大学、成都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等学校,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费都在1500-2000元之间,少部分学生在1000-1500元之间,还有个别学生的生活费在3000元以上。(来源网络)可见2019年跟2018年的生活费用也没差太多,既然如此,2000元的月生活费不管是在哪都属于中上游了,合理的很。

而该同学在聊天中也讲到自己一年的学费是3W,这个费用几乎可以在全国大学收费中占前列了,再从其提到的高中时期昂贵的补习费用,可见父母在她身上没少投资。情感与财力的投资没能换回相应的回报反而得到了埋怨与攀比,这学也算是白上了。

消费攀比不可取

类似于这个求助的消费攀比行为在大学生之间屡见不鲜。离开禁锢自己的小环境进入到一个有闲有人的大学生活,似乎唯一困扰的就是钱。室友的新包,同学的新球鞋,往往他人一个不经意的消费行为都会成为一场生活费索要大战的开局。该学生的抱怨是索要失败的一条宣泄路,还有一些则为了钱误入歧途。近些年屡次曝光的校园贷,给大学生的消费观蒙上了一层阴影。靠来路不明的贷款去支撑自己一时的消费,这种消费观让很多的学生生受其害。

消费攀比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不能说生活中能完全控制住自己一时之间的攀比心理,但是如何控制不落到实处是一个当代大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食堂有什么不能吃的呢?国家对高校的隐性扶持里实质上就有食堂的物价。说实话,毕业之后基本上就没吃过这种物美价廉的饭菜了。对于大学生来说,有限的经济条件里吃食堂应该是常态而不是拮据之后的迫不得已。

大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家庭经济水平有一定的定位。不要把自己的超额消费观念强加在父母的身上,所谓的“面子工程”不是靠伸手向父母要钱来维护的。拿自己全家的收入去挑战别人的零花钱,有什么必要呢?有吃有穿有学上,收拾干净整洁又有什么比不上别人的一身名牌呢?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以大学为千锤百炼迈入社会的起点,当学应学之事,误沉迷于享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