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镧传中所有人物历史原型 《皓鑭傳》中人小鬼大的趙高在歷史上自立爲帝,最終他被誰所殺?

《皓鑭傳》中人小鬼大的趙高在歷史上自立爲帝,最終他被誰所殺?
《皓鑭傳》火了,隨之而來的是勾起了我們對大秦王朝的回憶,統一六國的秦始皇嬴政,穢亂不堪的趙太后,昏庸無能的秦二世,當然也有權傾朝野的呂不韋等等等。
在《皓鑭傳》中有這麼一個比較特殊的人物--趙高。《皓鑭傳》這部劇可以說中心角色是異人和皓鑭,還不是嬴政的時代,更沒有到趙高崛起的時候,在這個階段,趙高還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太監,在劇中對趙高人物形象刻畫還算是比較成功,人小鬼大頗有城府便是趙高的固有形象。
那麼在歷史上趙高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他是如何走向政治舞臺的?又是如何一步步的走向衰亡的?最終終結趙高時代的人又是誰?
帶着這樣的問題,我們先了解一下趙高的一些基礎信息和背景。
趙高,原籍趙國,是趙國王族遠支族屬。後來趙高之父犯了罪,被判處宮刑,趙高弟兄數人也一律處以宮刑,在秦國王宮做了奴隸。秦始皇聽說趙高能力強,精通刑獄法令,便提拔他擔任了中東府令,兼行符璽令,成了掌管皇車馬和能自由出宮的官吏。
趙高利用手中的職權,一方面對關係國計民生的各項經濟事務橫加干涉,侵奪民田,操縱賦稅,控制國庫。幾年的時間,趙高就成了財富難以計數的富翁,其爪牙也大發橫財,國家的財力卻日趨薄弱。趙高入秦宮20多年,依靠弄虛作假,弄權不止,貪慾不足,終得報應。他通過發動兩次宮廷政變,陷害了無數無辜,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趙高年長之後就在秦宮室工作,其刻苦異常,不竭進取,自學大秦律法,且造詣不下當時的廷尉(相當於今天的司法部長),此外,趙高書法絕倫,一手大篆更是豔冠秦朝。出類拔萃若此,很快便得到始皇帝的賞識,被擢升爲中車府令,掌始皇車輿,並教二世胡亥決獄斷律。
當然趙高最爲擅長的還是察言觀色,逢迎獻媚,並靠此功得到始皇及胡亥的愈加器重,始皇又委其掌管符璽。在那個伴君如伴虎的年代,趙高之“能”着實難得。
就這樣,趙高走過了自己算是波瀾不驚的二十餘年的官宦生涯,直到沙丘之變……
秦始皇死後,趙高發動沙丘政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僞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爲帝,是爲秦二世,並自任郎中令。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完全掌握了朝政,野心極度膨脹的丞相趙高試圖自立爲帝,通過指鹿爲馬清洗朝堂後,派女婿咸陽令閹樂逼殺了屠盡兄弟姊妹成爲孤家寡人的秦二世。
秦二世死後,趙高召集大臣告知誅殺秦二世的情況,然而發現羣臣和將領們都不支持他,不得不迎立子嬰。但趙高也留了一手,聲稱六國故地相繼起事,秦已失去對整個華夏大地的控制權。他說:“秦本來只是諸侯,始皇統一天下,所以稱帝。六國各自獨立,秦國地方更狹小,竟然以空名稱帝,這樣不行。應該像以前一樣稱王,才合適。”故而子嬰不該再稱“皇帝”,只適合當“王”,並讓子嬰齋戒,到宗廟參拜祖先,接受傳國璽。
趙高稱子嬰爲“秦王”,其實是爲了日後自己繼續篡位做準備。
公元前206年九月,趙高要子嬰實行齋戒,到宗廟行禮,接受傳國的玉璽。經過五天,子嬰與他兩個兒子及宦者韓談謀議說:“丞相趙高在望夷宮殺了秦二世,害怕羣臣們誅殺他,便假作是行德義而立我爲王。我聽說趙高竟與楚國約定,消滅我國的宗族後瓜分土地在關中稱王。現在要我齋戒,到宗廟敬祀祖先,這是想趁機在宗廟中殺死我。我推託有病不能去,丞相一定會親自來到我這裏;他一來我們就殺了他。”趙高几次派人來請,子嬰都不去宗廟。果然他親自來到齋宮,子嬰便命令心腹韓談刺死趙高,並誅滅趙高三族。
衆人只知道秦二世毀了秦朝,卻不知罪魁禍首乃是趙高,若是沒有趙高和李斯橫加干涉,也許秦朝的結局不會這麼慘,而繼位的也就是公子扶蘇了,但一切都不能重來,趙高最終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而最無奈的莫過於子嬰了,其實子嬰就是秦三世,更準確一點來說秦朝是在秦三世的時候滅亡的,子嬰僅在位46天,最後劉邦和項羽分別攻入咸陽,雖然他已經投降,但是還是被項羽所殺。
但對於子嬰來說,他應該是沒有遺憾了,趙高已滅,大仇已報。而秦朝的滅亡,乃是天道!
有什麼需要交流請移駕留言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