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的老师叫什么 庄士敦为什么对溥仪那么好,庄士敦对溥仪有何影响 溥仪老师庄士敦最
庄士敦为什么对溥仪那么好,庄士敦对溥仪有何影响 溥仪老师庄士敦最
庄士敦对溥仪有何影响 溥仪老师庄士敦最后为什么离开溥仪
庄士敦于1874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于1904年来到中国,后来成为溥仪的老师,对溥仪竭诚尽忠,倾其所知相授,给溥仪讲解西方的历史、生活和风俗,并为他起了个英文名“亨利”。
对于溥仪,庄士敦如师,如父,如友,两人的关系日益亲密。庄士敦专门向溥仪介绍西方的君主立宪思想,提议溥仪到欧洲留学。他介绍溥仪结识了英国大使和英国驻中国舰队司令,希望溥仪能到英国、并在英国的辅佐下建立流亡政府,回中国复辟帝制。
离开原因:
庄士敦终其一生,都热爱、眷恋着中国。在他看来,中国应该通过君主立宪过渡为现代国家,在皇室的继承中保存上溯千年的传统和文化。但这样的遐想在其有生之年面对溥仪俯首日本为傀儡而已开始瓦解,他最终拒绝了溥仪的挽留,离开了中国。
扩展资料
庄士敦于1874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先后毕业于爱丁堡大学、牛津大学,主修现代历史、英国文学和法理学。1898年,庄士敦经过激烈角逐考入英国殖民部,同年以东方见习生身份被派往英殖民地香港。庄士敦是一位汉学功底深厚的学者。
在中国生活的三十余年里,他广猎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对中国的儒家文化和佛教哲学十分推崇。1901年,庄士敦以 “林绍阳”的笔名在伦敦出版《一个中国人关于基督教传教活动向基督教世界的呼吁》一书,
指责基督教会的传教士试图以宗教改变中国的做法,引起英国宗教界的猛烈抨击,称他为“一个愿意生活在野地里的怪人”、“英国的叛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士敦
如何看待庄士敦对溥仪的感情
庄士敦给溥仪的远不止于文化知识,还有看世界的眼睛,最不能替代的就是楼主所说的那份情。看末代皇帝包括后来再看他的紫禁城的黄昏,发现庄并不同于之前的帝师,他不需要官爵不需要趋炎附势没有阴谋没有刻意灌输什么文化,他所教授的也是真正希望对方所学所了解,这并不是亦师亦友能够涵盖的,这份情感觉似亲情又不及,似友情又太浅,难道要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做解释吗?总之都不太准确。
溥仪真实的文化水平有多高?
在清朝的历史中,也许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清朝的开国皇帝是谁?但是很多人肯定都知道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作为一位皇帝来说,溥仪的境遇可以说是皇帝中最惨的了,在自己当皇帝的时候受别人摆布不说,在自己不受别人的摆布了以后自己的皇位却已经没了。但是能作为皇帝肯定不能太平庸,那作为一位皇帝来说,溥仪的文化程度有多高呢?
相传在溥仪的学历信息中所填写的是初中学历,但是作为清朝的一代皇帝,他的学历真的仅仅只是初中学历吗?作为清朝时期的皇帝,溥仪在年幼的时候就已经登基了,而对于年幼的他来说,其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而当时所教授溥仪学问的人都是当时清朝学问最丰富的那几位,大多都是清朝的进士出身,有这么一群人教授溥仪文化知识,想来溥仪的汉族文化知识以及满族文化知识是绝对不会非常浅显的,反而,应该比较出众!
而在20世纪初期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庄士敦漂洋过海来到了紫禁城。他不仅教授溥仪的英语,而且还教授溥仪,数学,地理等科目,以及西方政治思想,在他的指导一下溥仪的英语文化程度,可以说是相当出众了,用英语交际也非常的厉害的! 从这几方面来讲,溥仪在自己的文化程度上绝对是不仅仅是现代人的初中水平这个样子,即便是现在很多大学生在英语方面以及在文学方面也是很难与溥仪进行比较的!末代皇帝溥仪的外教庄士敦是怎样的一个人?
刚刚到达中国的庄士敦就已经显示出了其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并被中华文化折服,深深的迷恋,并且积极的研究中华文化中,儒,释,道,法和对中国地理的研究,唐诗宋词的研究,足迹遍及各省名山大川和名刹古迹。从此,庄士敦以官员兼学者身份在华工作生活了三十余年。
 庄士敦是一位汉学功底深厚的学者。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间,庄士敦涉猎各种书籍对中国的诗词歌赋以及中华文化中的儒家文化中的儒家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1901年,庄士敦以 “林绍阳”的笔名在伦敦出版《一个中国人关于基督教传教活动向基督教世界的呼吁》一书,只得基督教会试图改变中国的做法,引起了英国宗教的强烈不满,称他为“一个愿意生活在野地里的怪人”、“英国的叛徒”。 庄士敦崇尚儒家思想。来华后他不仅为自己起了汉名庄士敦,还按照传统为自己起字“志道”,该字取自《论语》“士志于道”。庄士敦十分热爱旅行,在中国的几十年间,他游历中国的名山名水,在游历的同时切身体会当地风土习俗,写出大量关于中国的著述,其中很多名著至今为学术研究所参考。庄士敦还被佛教哲学深深吸引,他大量阅读佛家经典,遍访名山宝刹,与众高僧法师探讨佛教理论,认为“佛教思想较《圣经》远为深奥”。 1906年,他沿长江而上抵达四川、西藏。1908年,他到达了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等地,沿途考察佛教圣地,为研究佛教理论搜集第一手资料。有博士水平的溥仪在晚年找个工作为何如此难?
晚清灭亡,皇权在中国成为历史。没有革掉命的溥仪在被特赦后迎来了新生,他重新登记了户口,成为一个合法的公民。虽然登记时填了29项,几乎把祖宗八代都登记清楚了,可总算没有成为黑户!
经过教育改造的溥仪很想尽其所能,为国发光发热。虽然登记时学历填的是初中,可以自己所受到的教育完全可以达到博士水平。因为皇帝的教育历来极为受到重视,大清的皇帝水平都是非常高的。比如康熙,一个福字就让所有汉人汗颜。其实他们的老师都是顶级的,不是状元就是翰林,经史子集均有涉猎,到了近代物理化学没少接触。
清人赵翼在《檐曝杂记》说道:“本朝家法之严,即皇子读书一事,已迥绝千古。”溥仪从小既受到传统教育的熏陶,也受到西方知识的锤炼。比如他的英文老师庄士敦,用五年的时间把溥仪培养了一口流利的英语,让他对西方各方面都有了很深得研究。毕竟在民国初,能受到西方老师教育的很少。
所以晚年溥仪特赦后就想干自己喜欢的事,他最初想干医生,可报告一打上去,就被驳回了,为此还惊动了ze总理。理由很特殊,因为溥仪曾经是皇帝身份。医生药到病除,可万一皇帝把人弄死了,影响还真不好!溥仪又想去故宫做讲解员,还有谁比他更了解故宫,可这更不可能了。末代皇帝当讲解员,弄不好也变成旅游景点了!
最后溥仪去了植物研究所,毕竟那里清静,没有人打扰。这也让溥仪有了自己的时间,不过溥仪后来还是去做文史研究。毕竟这方面他称得上专家,他利用自己的空闲写了《我的前半生》,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为什么要把溥仪赶出皇宫!
溥仪是皇帝,他是封建专制的象征,将其赶出皇宫是为了做到真正没有皇帝
辛亥革命胜利以后,民国代替了帝制,但是由于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封建王国的末代皇帝溥仪仍旧留在皇宫里受到庇护。
根据当时的优待清朝皇室的条件,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以后,仍然可以保持皇帝的尊号,民国政府对待溥仪要采用外国对待君主的礼仪;末代皇帝仍然可以住在紫禁城里;民国政府每年还要付给溥仪四百万元的费用,供他享用;

此外,皇室的一切私有财产,一律受到民国政府的保护。这样,帝制虽然被废除,但皇帝溥仪以及他原来的那帮皇室大臣等却仍然安然无恙地居住在皇宫里,过着帝王那种锦衣玉食的生活。这种奇怪的现象,在清王朝覆灭后一直延续了13年。
1924年,受到革命影响的直系军阀将领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把民国政府的贿选伪总统曹锟赶下台,同时下达命令,把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紫禁城皇宫,取消对皇室的一切优厚待遇。
1924年11月5日上午,冯玉祥派出的国民军包围了紫禁城皇宫。当时,末代皇帝溥仪正在宫内同他的“皇后”吃水果聊大天,他的“内务府大臣”慌慌张张跑入宫内报告,并且递上冯玉祥将军关于废止对清王室优待条件的函文,限令溥仪三个小时内搬出皇宫。
溥仪看了函告,惊慌失措,召开了最后一次的“御前会议”,交出了皇帝印玺,收拾了私物,遣散了太监和宫女。当天下午,被监护离开皇宫紫禁城,搬到后海甘水桥的“醇王府”。
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皇帝从此被永远赶出了紫禁城。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耀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他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参考资料
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_百度百科
末代皇帝溥仪送别自己的老师庄士敦,两人自此再也没
庄士敦这个人活得很随性,溥仪少年时曾问他庄士敦师傅你怎么不结婚,他保持一贯看似微笑的表情不作答。他风度翩翩,形貌俊朗,不结婚绝不是被动。
他敢于教导溥仪突破旧思想,骑自行车,戴眼镜。他看破溥仪想去牛津大学只是想要逃避一直受人管制的现状,并教导他成家之后自己当家做主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在临别之际,溥仪问他:你觉得一个下台的皇帝还能再当皇帝吗。庄士敦必然熟悉西方历史,拿破仑卷土重来的历史。所以回答能。同时他也看出了溥仪的心思,所以,当日本提出让溥仪做满洲国皇帝的时候,溥仪必定是自愿的,所以在他的著书里,写溥仪是自愿做满洲国皇帝的。 溥仪(142)老师(18)相关文章
- 溥仪是不是一个好皇帝 清朝皇帝溥仪为什么和她的妻子文绣离婚?
- 末代皇妃婉容 末代皇妃文绣与溥仪离婚的真正原因,文绣离婚后嫁给了谁?
- 额尔德特·文绣溥仪 文绣,文绣跟溥仪离婚后,嫁给40岁的男人遭嘲讽,文绣是如何回应的?
- 婉容和溥仪 文绣与溥仪离婚后又嫁给了谁?文绣有子女吗?
- 如何评价王国维 王国维曾做溥仪老师,传说是唯一能在紫禁城骑马的人
- 溥仪在伪满洲国的生活 他是末代帝师,力阻溥仪伪满称帝
- 溥仪的老师叫什么 从帝师老照片中解析溥仪的文化水平有多高?
- 溥仪的老师叫什么 庄士敦与溥仪,庄士敦对溥仪有何影响 溥仪老师庄士敦最后为什么离开
- 庄士敦 溥仪与庄士敦,庄士敦对溥仪有何影响 溥仪老师庄士敦最后为什么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