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刘姓族谱总目录 刘氏历史

火烧 2022-08-28 18:26:56 1238
刘氏历史 历代名人古代1.刘累Liú Lèi:尧之裔孙。早年,刘累曾向豢龙氏董父学豢龙、御龙于豢龙氏。约公元前1879年,夏孔甲帝时,天降龙于今河南省临颖县豢龙城东南角龙荡沟处。孔甲派刘累到此养龙,长

刘氏历史  

历代名人

古代

1.刘累Liú Lèi:尧之裔孙。

早年,刘累曾向豢龙氏董父学豢龙、御龙于豢龙氏。

约公元前1879年,夏孔甲帝时,天降龙于今河南省临颖县豢龙城东南角龙荡沟处。

孔甲派刘累到此养龙,长达7年之久。

因刘累养龙御龙有功,孔甲封他为御龙氏,代行豕韦国君。

2.刘康公Liú Kāng Gōng: 姬姓刘子国的第一任国君(前592---前544(在位49年)),周王封刘邑与王弟季子,王季子称刘康公。

刘康公家族世代任东周卿士。

3.刘州鸠Liú Zhōu Jiū:又称作伶州鸠。

东周景王时掌管音律的乐官,与老子同时期人物。

《左传》记载(伶州鸠所言):“六日无射,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也”、“丁酉,杀献太子之傅庾皮之子过,杀瑕辛,于市及:宫嬖绰、王孙没、刘州鸠、阴忌、老阳子(即老子)”。

4.刘邦Liú Bāng:(前256—前195)字季。

西汉(前206—203)王朝的建立者,汉高祖。

字季。

丰县(今[属江苏)人,丰生沛养,故人亦称沛

刘邦

公。

在消灭项羽完成国家一统后,(前202年)正月甲午,刘邦于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国号为汉,史称西汉。

5.刘交:(公元前?年至前179年)字游,汉高祖刘邦的同父异母生。

生年不详,卒于汉文帝元年。

天性好读书,多材艺,少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于浮丘伯。

邦为沛公, 交与萧、曹等俱从军至灞上封文信君。

邦即帝位,立交为楚王。

交至楚,以穆生、白生、申生为中大夫。

吕后称制时,浮兵伯在长安,交遗子郢客与申公往受业。

文帝闻申公为诗最精,以为博士。

申公始为诗作传,与鲁诗。

交亦缀集诗传,号元王诗,在位二十三年卒,谥元王。

6.刘恒:(生于前203年腊月十一(12月15日),是汉朝的第3个皇帝(不包括两位汉少帝的情况下),汉族,汉高祖刘邦第4子,汉惠帝刘盈弟,母薄姬,8岁被立为代王,公元前180年吕后死,齐王刘襄兄弟兴兵伐吕,周勃、陈平见势亦响应,夷灭吕氏一族,史称“荡涤诸吕”。

功臣派畏齐王势壮,贪代王势孤,拥立24岁的刘恒即位。

刘恒登基后窦漪房儿子刘启被立为太子,窦漪房成为皇后。

刘恒个人躬行节俭励精图治最终开创治世“文景之治”,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驾崩,在位23年,享年47岁。

葬于霸陵。

其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

也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7.刘启: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157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在位16年,汉景帝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了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8.刘彻:

刘彻

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汉族,是汉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

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汉太宗文帝刘恒的孙子、汉太祖刘邦的重孙子。

7岁时被册立为皇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在位期间击破匈奴、吞并朝鲜、遣使出使西域。

独尊儒术,首创年号。

他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功业辉煌。

公元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葬于茂陵,谥号“孝武”,庙号世宗。

9.刘询:(前91年-前49年)即汉宣帝,本名刘病已,字次卿,即位后改名询,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

他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幼年时流落民间,于公元前74年被朝臣迎立为帝。

去世后庙号为中宗,谥号孝宣皇帝。

10.刘安:(前179年-前122年),西汉淮南王。

曾招宾客一同撰写《鸿烈》(后世称《淮南子》)。

《汉书》记载,汉武帝时刘安因谋反之事败露而自杀。

据记载,刘安是豆腐以及很多养生之道的发明者。

宰相像

11.刘向:(约前77—前6)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现在江苏省沛县)人,,汉成帝时,改名为向,任光禄大夫,校阅经传诸子诗赋等书籍,撰成《别录》一书,为中国最早的分类目录。

另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洪范五行》等书。

12.刘歆:(约前50-23[1]),字子骏,新朝开国功臣。

封红休侯。

汉高祖刘邦四弟楚元王刘交五世孙,宗正刘向之

刘歆

子。

刘歆在天文学及古代典籍分类整理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他编制的《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并在当时积极推行古文经学。

此外,他在圆周率的计算上也有贡献。

13.汉光武帝刘秀:(前6年-57年),字文叔,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

历史上称其统治时期为光武中兴。

其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

14.刘洪:(约130-196年),字元卓,东汉泰山郡蒙阴(今山东蒙阴县)人,约东汉永建四年(公元129年)生,约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卒,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据称为算盘的发明人(或重要推广者),因此民间称其为算圣。

15.刘协:汉献帝刘协(181年-234年9月19日),字伯和,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时间是189年至220年。

于220年

刘秀

被迫禅让帝位给曹丕,刘协被封为山阳公,封地为山阳公国,共历四任山阳公,309年山阳公国灭亡。

汉献帝的玄孙刘阿知,为历史上最有名的刘氏海外开拓者,

16.刘备:字玄德。

(150—222),三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

中山人,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汉中山靖王刘胜的裔孙。

东汉末年曾投靠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人。

后得诸葛亮辅佐,取得荆州与西蜀。

公元221年称帝,建都成都,国号汉,与曹魏、孙吴呈鼎足之势。

后伐东吴时失败,病死,在位3年。

一生以仁义为本,颇得民心。

17.刘禅: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蜀汉末代皇帝,223年—263年在位。

蜀汉亡后被封为安乐公,封地为安乐公国,共历二任安乐公,西晋末年公国灭亡后,成汉李雄以刘禅的曾孙刘玄为安乐公,继任刘禅的爵位。

刘禅

18.刘元梁:晋代南郡破城英雄,曾被封为上卿,后被奸臣所害贬为右淮尉,精通诗词,颇有文采,诗作众多,后被庸王抄家,才不得已保存至今,残诗作有 反昭新书等。

19.刘徽:三国时代魏国数学家。

汉菑乡侯后裔,山东淄博淄川人[1]。

三国魏景元四年(263年)注《九章算术》(九卷)[2],后撰《重差》,作为《九章算术注》的第十卷。

刘徽于公元263年撰写《九章算术注》,在《九章算术》后面写了一篇1800余字的注记,这篇注记就是数学史上著名的“割圆术”。

唐初以后,《重差》更名为《海岛算经》。

此外刘徽还著有《鲁史欹器图》,《九章重差图》,唐代失传。

先主刘备

20.刘伶:西晋沛国(治今安徽淮北市濉溪县)人,字伯伦。

“竹林七贤”之一。

曾为建威将军王戎幕府下的参军。

晋武帝泰始初,对朝廷策问,强调无为而治,以无能罢免。

平生嗜酒,曾作《酒德颂》,宣扬老庄思想和纵酒放诞之情趣,对传统“ 礼法”表示蔑视。

21.刘琨:(271~318),西晋爱国将领。

字越石。

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东北)人。

也是著名的诗人、音乐家。

成语“闻鸡起舞”的人物之一。

22.刘渊:(?-310.8.29),匈奴屠各部人。

祖父为南匈奴单于於扶罗,父亲为匈奴左贤王刘豹。

史料记载,匈奴刘姓源于汉匈和亲。

当年,匈奴强盛时,刘邦“以宗女为公主,以妻冒顿,约为兄弟,故其子孙遂冒姓刘氏”(《晋书》),刘渊的叔祖刘宣、父亲刘豹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并取了汉名。

承袭父祖,刘渊也跟着姓了刘。

早就蠢蠢欲动的匈奴人刘渊借中原板荡之机,在西晋北部版图上独立门户,建汉称帝,攻城掠地,由此揭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

刘渊即汉光文帝,字元海。

新兴(治今山西忻州)人。

十六国时汉国建立者,西晋末年起兵反晋,称大单于,后改称汉王。

永嘉二年称汉帝,建都平阳.

公元304-310年在位(308年称帝)。

23.刘牢之:东晋北府兵将领,淝水之战中率精兵5000夜袭驻洛涧(即洛河,今安徽淮南市东)的5万前秦军,并分兵断其退路,使前秦军腹背受敌,迅速崩溃,争渡淮水,前秦梁成等10名将领阵亡,士卒损失1.5万人。

24.刘萨诃:俗姓刘,名叫窣和(其他经典均译为萨诃),北朝时期的释门僧人,法号慧达。

赶赴印度求取佛经最早归国的弘法者之一。

25.刘裕:宋武帝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生于兴宁元年三月,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曾先后灭亡南燕、后秦等国。

有“气吞万里如虎”之美誉。

26.刘义庆:(403年-444年),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学家。

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

著有《徐州先贤传》,编有《幽明录》、《宣验记》等,但皆已散佚,现只存《世说新语》一书,流传于世。

27.刘勰:(约465—532) 字彦和,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

他的主要著作《文心雕龙》,发展了前人进步的文学理论批评,体系比较完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巨著。

28.刘义隆:宋文帝(407年-453年),中国南北朝时期宋朝的第三位皇帝。

小字车儿,宋武帝刘裕第三子,424年即位,在位30年,年号“元嘉”,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

29.刘焯:字士元,信都昌亭(今河北冀县)人。

(公元544~公元610年)隋代天文学家。

着力研习《九章算术》、《周髀》、《七曜历书》等;还著有《稽极》10卷,《历书》10卷。

提出新法,编有《皇极历》,在历法中首次考虑太阳视差运动的不均匀性,创立用三次差内插法来计算日月视差运动速度,推算出五星位置和日、月食的起运时刻。

这是中国历法史上的重大突破。

30.刘文静:(568-619) 唐初开国功臣。

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

字肇仁。

李渊在太原起兵,他亦随军南下,俘隋大将屈突通。

唐立,任纳言,助修律令,并助李世民击灭薛仁杲,任民部尚书、陕东道行台左仆射,封鲁国公。

31.刘晏:是唐代著名的经济改革家和理财家。

字士安,曹州南华(今东明县)人。

幼年才华横溢,号称神童,名噪京师,明朝时列名《三字经》。

历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领度支、铸钱、盐铁等使。

实施了一系列的财政改革措施,为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2.刘仁轨:(602年~685年),唐高宗至武周时期的名相,曾指挥灭百济之战,白江口之战消灭倭国海军。

3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34.刘海蟾:名刘操,五代时人,曾为燕主刘守光丞相。

传说中的准财神。

相传他在终南山[修道,成了神仙,是全真教供奉的五祖之一。

民间流行的他的画像[是披着长发,前有短发覆在额上的一个道士。

故后世称前有短发覆在额上的发型为刘海儿。

35.刘昫xù:(公元887——946年),字耀远,涿州归义(今属河北雄县)人,五代史学家,后晋政治家。

二十四史之一《旧唐书》的编撰者。

后唐庄宗时任太常博士、翰林学士。

后晋时,官至司空、平章事。

后晋出帝开运二年(945年)受命监修国史、负责编纂《旧唐书》。

36.刘仁瞻:(900-957) 五代十国南唐大臣。

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

字守惠。

一说瞻为淮阴洪泽(今江苏省洪泽县)人。

以骁勇名于当世。

曾任吴右监门卫将军。

历任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袁州(今湖南省宜春市)刺使。

37.刘金定:北宋著名巾帼女将(与穆桂英齐名),高琼之妻。

曾大败南唐军,为宋军平灭南唐做出了重要贡献。

北宋建立后,刘金定随丈夫高琼北上抗辽,助丈夫镇守雁门、宁武、偏头三关等重地,后不幸战死。

38.刘娥:(968—1033),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主政长达十余年,功绩赫赫,常与汉之吕后、唐之武后并称,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39.刘锜:(1098-1162年),字信叔,甘肃静宁人。

中国南宋抗金将领,字信叔,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人。

刘锜骁勇善战,在伐夏抗金的过程中屡立功勋,官至太尉、威武军节度使,去世后,谥为武穆。

建炎十年,金统帅完颜宗弼(即金兀术)以大军进攻,刘錡率军以悬殊兵力大败金军于顺昌。

40.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

字改之,号龙洲道人。

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

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

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

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

有《龙洲集》、《龙洲词》。

41.刘松年:南宋钱塘人,画家,善于作山水画,与李唐、马远、夏圭合称“南宋四家”。

42.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

字潜夫,号后村。

莆田(今属福建)人。

刘克庄早年与四灵派翁卷、赵师秀等人交往,诗歌创作受他们影响,学晚唐,刻琢精丽。

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43.刘元:元代杰出的雕塑大师,其雕塑作品使元代的雕塑艺术达到了峰颠

44.刘秉忠:元代政治家、作家。

初名侃。

字仲晦。

原籍瑞州(今江西高安)。

45.刘福通:刘福通(1320~1365)颍州(今安徽阜阳)人,元末红巾军首领。

至正十五年(1355年)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皇帝,称小明王,定都亳州。

建国号大宋,年号龙凤。

他历任平章、丞相等职,掌握大宋的军政大权。

后被朱元璋命部将沉于江中溺死(一说在安丰阵亡)。

46.刘基:(1311—1375) 字伯温,元末明初青田(现在浙江省文成县)人。

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官御史中丞,弘文馆学士。

刘姓族谱总目录 刘氏历史

封诚意伯。

民间传说其神机妙算,常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刘基

47.刘应节:(1517~1591),宇子和,明中期大臣,潍县(今寒亭区)刘家庄子村人。

历任户部主事,井陉兵备副使,河南巡抚,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顺天巡抚,蓟辽总督,南京工部尚书,后又改任刑部尚书。

万历四年(1576年)辞官回到家乡。

1591年去世,赠太子少保。

主要功绩:惩治贪官污吏和军队不法之徒,镇守边关保土安民,击退重创俺答汗蒙古土默特部大军,参与修建明长城,研制石制火炮。

48.刘天和:字养和,号松石,明代湖广麻城(今属湖北)人,医学家、治河专家。

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进士,曾官至兵部尚书,后告老返乡。

平时留心医药,辑有《保寿堂经验方》四卷,另刻有《伤寒六书》、《幼科类萃》等书。

49.刘纯:(135?-1418)字宗厚,明初著名医学家。

(祖籍吴陵,即今江苏泰县、如皋一带。

)著作有《医经小学》、《太素脉诀》、《玉机微义》、《杂病治例》等

50.刘俊:明代画家,作品有《雪夜访普图》.

51.刘显:(1515一1581)本姓龚,字惟明,江西南昌人。

明抗倭名将。

行伍出身,官副千户,后任浙江都司参将,于浦口冈下大败倭寇,迁副总兵。

又尽歼刘家庄倭寇。

嘉靖四十一年,充总兵,镇守广东。

办率军赴福建援助抗倭,与戚继光、俞大猷等连续破倭。

继任狼山总兵,统制大江南北,防倭进犯。

进官都督同知、左军府都督、太子太保。

其子刘綎也是明代著名将领。

52.刘綎:明代著名将领,大都督刘显之子。

刘綎于当时诸将中最为骁勇。

刘綎平缅甸,平罗雄,平倭兵,平播酋,平倮人,大小数百战,威震海内,后在与后金的战役里中伏身亡。

53.刘统勋:(1698-1773)字延清,号尔钝,清内阁学士,刑部尚书,高密县逄戈庄(原属诸城)人。

刘墉之父。

雍正二年进士,授编修,乾隆年间累官至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尚书房总师傅,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军机大臣。

为官清廉,颇能进谏,参与《四库全书》编辑,并担任《四库全书四》正生总裁。

乾隆三十八年卒,谥文正。

54.

刘墉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清代书画家、政治家。

山东省高密县逄戈庄人(原属诸城),祖籍江苏徐州丰县。

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刘统勋子。

官至内阁大学士,为官清廉,有乃父刘统勋之风。

刘墉是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

刘墉的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

嘉庆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于京。

谥文清。

55.刘永福:本名义,字渊亭。

广东钦州人,晚清名将。

著名抗法抗日的民族英雄,乙未战争中指挥台湾人民反抗日本侵略,协助巡抚唐景嵩建立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国号永清)并作为继任代总统为保卫台湾做出了重要贡献。

56.刘铭传:抗法抗日民族英雄,台湾首任巡抚,台湾近代化的奠基人。

57.刘锦棠:协助左宗棠镇压阿古柏叛乱收复新疆的功臣,新疆第一任巡抚。

58.刘秉璋:(1826~1905),庐江人,晚清重臣。

他胸怀大志,青年中举成名,由于国家动乱,由翰林院编修而入军幕,投笔从戎。

中法战争期间,他力抗外侮,指挥了著名的“镇海之役”,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59.刘光才:清代名将,在固关阻击战中刘光才率忠毅军共打死打伤法、德侵略军一千八百多名,其中有军官多名。

60.刘鹗:清代小说家,写的小说《老残游记》是晚清的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也是甲骨文收藏家。

近现代

1.lq:(1898~1969)湖南宁乡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gcdzg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

lq

2.刘放吾: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仁安羌一战中击败日军的重要功臣,时任新编38师113团上校团长。

3.刘伯承: (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 原名刘明昭。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

4.刘亚楼: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是新中国空军的第一任司令员。

5.刘震:在抗美援朝作战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学院院长、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新疆军区司令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书记(后为第二书记),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6.刘志丹:(1903—1936),名景桂,字子丹、志丹。

1903年10月4日生于陕西保安县(今志丹县)金鼎镇芦子沟。

1943年,在陕北红军和苏区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刘志丹牺牲7周年时,md亲笔题词:“群众领袖,人民英雄”。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7.刘家语

又名谷牧,前任副总理、国务委员。

8.刘胡兰(1932~1947)革命烈士。

至死不出卖共产党。

刘胡兰

9.刘天华:是中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家,二胡学派的创始人。

10.刘半茂: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民族音乐教育家、作曲家。

11.刘半农: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摄影学家。

12.刘迈克:美国前房屋及都市发展部助理部长。

13.刘亨赙:(1872-1926年),菲律宾准将,福建南安码头人,是菲律宾独立战争中的一位华侨将军。

14.刘国英:法学博士、华裔美籍空军少将军衔。

15.刘荣淑:韩国环境部长官。

16.刘兆玄:台湾作家、政治家。

青年时曾写武侠小说,笔名上官鼎,2008-2009任台湾"行政院长",现为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

17.刘大年:中国历史学家,

18.刘克峰:著名数学家,现任浙江大学数学中心执行主任兼数学系主任、光彪讲座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教授。

19.刘德华:著名香港歌星、影星。

歌坛四大天王之一。

.刘德华

20.刘晓庆:(1955年10月30日—),女,重庆市涪陵区人,国家一级演员。

曾获得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等。

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刘晓庆

21.刘翔(Liu Xiang),中国田径(110米跨栏)一级运动员。

22.刘青云:著名香港影星,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

23.刘锦川:华裔美籍人,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24.刘永坦、中国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5.刘谦:台湾著名魔术师

刘谦

26.刘烨:著名内地影星。

27.刘丹:香港知名演员

28.刘璇:奥运会体操冠军

刘璇

29.刘焯华,男,1945年2月3日出生于澳门,广东新会人,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

30.刘国梁,奥运冠军,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主教练,原中国乒乓球队著名运动员。

31.刘海英,著名新闻工作者

32.刘文辉,民国第24军军长,二级陆军上将。

四川省主席,1949年12月9日率部起义,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

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国家林业部部长。

文革中病故。

33.刘湘,(1888——1938)中华民国时期地方部队

34.刘诗诗, 中国内地女演员.

35.刘亦菲, 中国内地女演员.代表作品《神雕侠侣》黄晓明版

刘亦菲

36.刘家海, 魔力互动创始人之一,国内知名推广专家

37.刘仪伟,著名节目主持人、影视演员。

38.刘强德,心理咨询师,催眠导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