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步法的成本计算期 烟叶的成本计算为什么*1.1*1.2为什么还要乘以(1-13%)呢?
烟叶的成本计算为什么*1.1*1.2为什么还要乘以(1-13%)呢?
烟叶的成本计算为什么*1.1*1.2为什么还要乘以(1-13%)呢?
烟叶也属于免税农产品,准予按13%抵扣进项税,抵扣后的余额1-13%的部分才是成本。
烟叶税的知识点请按下面文件的内容掌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第十七条 条例第八条第二款第(三)项所称买价,包括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在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按规定缴纳的烟叶税。
《关于烟叶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
四、《条例》第三条所称“收购金额”,包括纳税人支付给烟叶销售者的烟叶收购价款和价外补贴。按照简化手续、方便征收的原则,对价外补贴统一暂按烟叶收购价款的10%计入收购金额征税。收购金额计算公式如下:
收购金额=收购价款×(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叶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4号)
第三条 烟叶税的应纳税额按照纳税人收购烟叶的收购金额和本条例第四条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烟叶收购金额×税率
应纳税额以人民币计算。
第四条 烟叶税实行比例税率,税率为20%.烟叶税税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所以计算购进烟叶可以抵扣的增值税:
收购金额=收购价款×(1+10%)
烟叶税=收购金额*20%
计算可以抵扣的增值税:(收购金额+烟叶税)*13%,
所以合并处理就是:收购价款×(1+10%)*(1+20%)*13%
烟叶成本就是:收购价款×(1+10%)*(1+20%)*(1-13%)

烟叶税计算烟叶材料成本,假如收购价为10,采购成本为10*1.1*1.2*0.87;为什么要乘以0
10是买价,税法规定,收购自产的农产品,可以按照支付买价的13%计算增值税进项税,进项税是不计入采购成本的
例如我向农民购买100万土豆,进项税是13万,其余的100万x(1-13%),即87万是采购成本
烟叶是特殊的农产品,要交烟叶税10%,消费税20%,这些都会增加采购成本
即采购成本是10x1.1x1.2,扣除13%的进项税,剩下的87%计入烟叶成本.
茶叶的成本计算
1.毛茶100元+茶工费5元(毛茶算)=105元/0.7的折率=150元/斤,(挑茶工按毛茶价格算的)
2.100元/0.7的折率=142元/斤+5元=147元/斤(挑茶工工资按挑出来的净茶算的)
为什么广告中的成本计算要以千人为单位呢?
广告学里的一个衡量标准 没什么特殊的 你也可以计算W人成本
成本计算为什么要默认计算税后成本啊?
权益资本成本都是税后的,因为股利是用税后利润支付的,在没有特别说明是税前的情况下,我们计算的资本成本都是税后的,债务资本成本默认是税后的成本,您记住这一条就可以了。
为什么计算资本成本的时候要乘以(1
因为负债产生的利息费用可以作为费用于税前列支。所以负债的资金成本实际上只是税后资金占用成本,即年利息额×(1-所得税率)。
简单来说就是有一部分利息可以抵税。
实际支付的利息就是年利息额×(1-所得税率)。
为什么变动成本计算法在计划和控制成本方面优于完全成本计算法?
提出变动成本法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有固定制造费用的存在,在完全成本法下,在每一期,固定制造费用随者产品的销售而结转为成本。然而每年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在一定范围内是一样的,但是因为每年的销售情况不同,导致每一期结转的固定制造费用也会不一样,每年的生产数量也会不一样,导致分配到每件产品上的固定制造费用也会不一样,这就导致了销售多的年份承担的较多的固定制造费用,极端情况下,增加销售带来的边际贡献都不足以弥补固定制造费用的增加(如不仅本年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转入损益中去,期初存货也被出售,包含其中的固定制造费用也转入到损益中去了。)
这样一种情况显然让管理当局不可理解,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提出了变动成本法,把固定制造费用全部转入到当期损益。以便让管理者更好的控制成本,不被在完全成本法下计算出的利润所误导。
计算资金筹资成本为什么要乘以(1-所得税率) 计算资金筹资成本为什么要乘以(1-所得
筹资的成本要进入相关损益类帐户,损益类帐户在计算税后利润时要扣除所得税,故此计算筹资成成本时会乘以(1-所得税率)。
1吨铁的成本计算
炼铁工艺的生产成本构成主要为原材料(球团、铁矿石等)、辅助材料(石灰石、硅石、耐火材料等)、燃料及动力(焦炭、煤粉、煤气、氧气、水、电等)、直接工资和福利、制造费用、成本扣除(煤气回收、水渣回收、焦炭筛下物回收等)。根据高炉冶炼原理,生产1吨生铁,需要1.5-2.0吨铁矿石、0.4-0.6吨焦炭以及0.2-0.4吨熔剂。
炼钢工艺的生产成本构成主要为生铁、废钢、合金、电极、耐火材料、辅助材料、电能、维检和其他等费用。中国目前主要的炼钢设备为转炉和电炉,基于冶炼原理的不同,转炉和电炉在主要的原料(生铁、废钢)配比有一定的差异,转炉工艺一般需配置10%的废钢,而电炉工艺废钢的使用量则占到80%。
结合国内钢铁企业的平均情况,炼铁工艺中影响总成本的主要因素是原料(铁矿石、焦炭)成本,而包括辅料、燃料、人工费用在内的其他费用与副产品回收进行冲抵后仅占总成本的10%左右,而炼钢工艺中因为耗电量的增加、合金的加入以及维检费用的上升使得除主要原料外的其他费用占到炼钢总成本的18%左右。炼铁、炼钢工艺中的其他费用波动不大。
本文以1吨钢生铁需要1.6吨铁矿石、0.45吨焦炭为计算依据,并参照2007年中国钢铁行业的平均铁钢比(0.96)和废钢单耗(0.15吨)作为测算依据,形成以下模型:
生铁吨制造成本=(1.6×铁矿石+0.45×焦炭)/0.9
粗钢吨制造成本=(0.96×生铁+0.15×废钢)/0.82
钢铁企业的粗钢成本因受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工艺、不同的炉况、冶炼不同的产品均会使成本发生很大变化。上述模型仅是从行业研究角度,对整个钢铁行业所测算的一个平均水平。
在实际研究时,考虑到炼铁、炼钢工艺中其他费用波动不大,一般仅对价格波动大且对成本有较大影响的铁矿石、焦炭、废钢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粗钢成本的变动值进行测算。
本文以2008年铁矿石长协矿价格变动而引发粗钢成本的增加值为例,做简单测算。
为什么我用金算盘财务软件成本计算时,为什么计算底稿为灰色
对于采用移动平均、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个别计价方法的商品,可查阅成本计算底稿。而除了上面四种成本计算方法,别的方法则计算底稿按钮为灰色。
计算底稿是指商品进行成本计算的过程及详细资料,可查询每一笔单据的收发存信息。 在成本计算窗口中选择某商品,单击“编辑”按钮(或单击鼠标右键),选择“计算底稿”, 出现计算底稿窗口供查: 注意:查询计算底稿的商品必须是已经进行了成本计算的商品,若未计算成本,“计算底稿” 按钮无效,为置灰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