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十而立王小波百度云 王小波 三十而立的内容简介

火烧 2021-10-28 16:17:33 1062
王小波 三十而立的内容简介 展开全部1王小波的《三十而立》由于技术性的原因尚未引起研究者和喜爱者的重视。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三十而立》是一篇特别地贴近王小波本人的作品。我们当然不是要用作家的生活图

王小波 三十而立的内容简介  

展开全部

1

王小波的《三十而立》由于技术性的原因尚未引起研究者和喜爱者的重视。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三十而立》是一篇特别地贴近王小波本人的作品。我们当然不是要用作家的生活图解他的作品,我们只是在努力进入、发现、和描述王小波的艺术真理时,清楚地看到《三十而立》如何道出了王小波的诗人本质和他对艺术与人生的核心理解。

首先,《三十而立》是一篇言说“存在之烦”的作品。作者以冗繁、琐碎的笔法描述了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失落状况。从中,我们看到:人被拘禁在一成不变的制度、体系、规范中,拘禁在各种陈腐的固有观念之中,以一种外部力量强加于己的身份压抑地活在世上,而本真的自我反倒丧失了现世的存在合理性。于是,主人公不得不感叹:

我在实验室里踱步,忽然觉得生活很无趣,它好像是西藏的一种酷刑:把人用湿牛皮裹起来,放在阳光下曝晒。等牛皮干硬收缩,就把人箍得乌珠迸出。生活也如是:你一天天老下去,牛皮一天天紧起来。这张牛皮就是生活的规律:上班下班、吃饭排粪,连做爱也是其中的一环,一切按照时间表进行,躺在牛皮里还有一点小小的奢望:出国,提副教授。一旦希望破灭,就撒起癔症。真他妈的扯淡:真他妈的扯淡得很!

走在大街上,汇入滚滚的人流王小波简介,我想到三十三年前,我从我爸爸那儿出来,身边也有这么许多人,那一回我急急忙忙奔向前去。在十亿同胞中抢了头名,这才从微生物长成一条大汉。今天我又上路,好像又要抢什么头名,到一个更宏观的世界里去长大几亿倍。假如从宏观角度来看,眼前这世界真是一个授精的场所王小波简介,我这么做也许不无道理,但是我无法证明这一点。就算真是如此,能不能中选为下—次生长的种子和追名求利又有什么关系?事实上,我要做个正经人,无非是挣死后塞入直肠的那块棉花。

三十而立王小波百度云 王小波 三十而立的内容简介

2

而人是如何丧失了自己的存在呢?答曰:在一个现代性的、规训式的社会里,人为了延续生存,将不得不接受社会为其设定的某种身份。人们被迫戴着面具生活,久而久之,竟被外在的力量同化(或曰自身遭到异化),以致陷入生活和日常思维的惯性,不再知道自己在存在本真的意义上何所是。人成了一种工具理性,人从原本栖于其中的(胡塞尔所说的)“生活世界”中被放逐,从而陷入了海德格尔所说的“存在的被遗忘状态之中”。

对此,卡夫卡的表述是:为了每天生存的面包,人们摧毁了自己的性格,生活就是如此。

昆德拉的表述是:人原先被笛卡尔上升到了“大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的地位,结果却成了一些超越他、赛过他、占有他的力量(科技力量、政治力量、历史力量)的掌中物。对于这些力量来说,人具体的存在,他的“生活世界”,没有任何价值,没有任何意义:人被隐去了,早被遗忘了。

在《三十而立》中,王小波也有类似的表述:在我看来,春天里一棵小草生长,它没有什么目的。风起时一匹公马发情,它也没有什么目的。草长马发情,绝非表演给什么人看的,这就是存在本身。我要抱着草长马发情的伟大真诚去做一切事,而不是在人前差羞答答的表演。在我看来,人都是为了要表演,失去了自己的存在。

3

主人公王二为社会所规训(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规定和训练),生活中充满了无奈、不由自主,陷入了一种海德格尔所言的“烦”的生存状态。但是,“烦”也能够唤醒人对失落的存在的记忆。王二在烦中意识到了自我存在的缺失状态,用伽达默尔的语言来表述,就是意识到了非属己时间之“无聊的空虚”与“繁忙的空虚”。在压抑无味的社会工作之余,王二偶遇早前的知己小转玲。于是,一种突如其来的震动唤起了他对诗与美的追忆。

洗过澡以后,我赤条条走到阳台上去。满天都是星星,好像一场冻结了的大雨。这是媚人的星空。我和铃子好时,也常常晚上出去,在星空下走。那时候我们一无所有,也没有什么能妨碍我们享受静夜。

我和小转铃走过茫茫大雪回城去,除了飞转的雪片和沙沙的落雪声,看不见一个影子,听不见一点声音。冷风治好了持续了好几天的头疼。忽然之间心底涌起强烈的渴望,前所未有:我要爱,要生活,把眼前的一世当做一百世一样。这里的道理很明白;我思故我在,既然我存在,就不能装作不存在。无论如何,我要对自己负起责任。

如何才能回到存在本身呢?王二的答案(当然也是王小波的答案)是:唯有回到诗之中。在一个诗意贫乏的时代,艺术家当更需特别地诗化。只有安居在生命的诗意中,人才能解脱精神无家可归的苦恼;只有向内求,人才能贴近本真的存在。

好多年前,我在京郊插队时,常常在秋天走路回家,路长得走不完。我心里紧绷绷,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也不知走完了路以后干什么。路边全是高高的杨树,风过处无数落叶就如一场黄金雨从天顶飘落。风声呼啸,时紧时松。风把道沟里的落叶吹出来,像金色的潮水涌过路面。我一个人走着,前后不见一个人。忽然之间,我的心里开始松动。走着走着,觉得要头朝下坠入蓝天,两边纷纷的落叶好像天国金色的大门。我心里一荡,一些诗句涌上心头。就在这一瞬间,我解脱了一切苦恼,回到存在本身。

我开始辨认星座。有一句诗说:像筛子筛麦粉,星星的眼泪在洒落。在没有月亮的静夜,星星的眼泪洒在铃子身上,就像荧光粉。我想到,用不着写诗给别人看,如果一个人来享受静夜,我的诗对他毫无用处。别人念了它,只会妨碍他享受自己的静夜诗。如果一个人不会唱,那么全世界的歌对他毫无用处;如果他会唱,那他一定要唱自己的歌。这就是说,诗人这个行当应该取消,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诗人。

4

诗是一种对存在的捕捉、追忆和怀念。并非每个人都需要写诗,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去感觉生命的诗意;而诗意是无所不在的。因此,王小波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诗人。”诗意必须靠自己去获得,如果一个人的心灵不肯向诗意的世界敞开,任何其他人都爱莫能助。

“人生寂寞,要有一本有趣的书来消磨旅途。”那“有趣的书”即指一切为我们带来诗意的东西。小转铃就曾拥有这样一本有趣的书,这本书就是王二。因此她无需写诗,当她追忆往事时,当她去感觉诗意时,也就自然占有了诗意:

尽管如此,每次去钻高梁地还是一种伟大的幸福。坐在麻袋上,解开铃子的衣服,就像走进另外的世界。我念着我的诗:前严整后零乱,最后的章节像星星一样遥远。铃子在我身下听见最后的章节,大叫一声把我掀翻。她赤条条伏在地上,就着星光把我的诗记在小本子上。

我们迎着风走回去,我给她念了刚刚想到的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走在寂静里,走在天上,

而阴茎倒挂下来。

虽然她身上没有什么可以倒挂下来,但是她说可以想象。小转铃真是个难得的朋友,她什么都能想象。

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诗人。这就是王小波本质的人生观和艺术观。在如此诗意贫困的时代,王小波带着忧伤和坚定的信念向我们预言了他那份终生的事业:

在这种夜里,人不能不想到死,想到永恒。死的气氛逼人,就如无穷的黑暗要把人吞噬。我很渺小,无论作了什么,都是同样的渺小。但是只要我还在走动,就超越了死亡。现在我是诗人。虽然没发表过一行诗,但是正因为如此,我更伟大。我就像那些行吟诗人,在马上为自己吟诗,度过那些漫漫的寒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