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少君 贤妻桓少君的译文
贤妻桓少君的译文
《贤妻桓少君》译文:
中国渤海郡鲍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儿,字少君。
鲍宣曾经跟随少君的父亲学习,少君的父亲为他的清贫刻苦而惊奇,因此把女儿嫁给了他。
嫁妆陪送得非常丰厚,鲍宣不高兴,就对妻子说:“你生在富贵人家,习惯穿着漂亮的衣服和装饰,可是我实在贫穷低贱,不敢聘娶。”
妻子说:“我父亲因为您修养品德,克勤克俭,所以让我嫁给您,既然侍奉了您,听从您的命令。”鲍宣笑着说:“能这样,这是我的心意了。”

少君就全数退回了那些侍从婢女服装首饰,改穿短衣裳,与鲍宣一起拉着小车回到家乡。
拜见婆母礼节完毕后,就提着水瓮出去打水,按妇道去做,乡里的人对她非常称赞。
《贤妻桓少君》原文:
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
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
宣不悦,谓妻曰:“少君生富骄,习美饰,而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约,故使贱妾侍执巾栉。
既奉承君子,唯命是从。”
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
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
扩展资料:
贤妻桓少君出处参考资料了《后汉书·鲍宣传》。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记载了从光武帝刘秀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
创作背景
范晔以《东观汉记》为基本史料依据,以华峤书为主要蓝本,吸取其他各家书的长处,删繁补缺,整齐故事,超越众家,后来居上。
所以到了唐代,范晔《后汉书》取代《东观汉记》,盛行于世。
于是范晔《后汉书》成为现在研究东汉历史的最基本的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贤妻桓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