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的墓没有人敢盗 包拯年薪过千万,但当看到他墓中的陪葬品时,专家都惊呆了
包拯年薪过千万,但当看到他墓中的陪葬品时,专家都惊呆了
北宋名臣包拯,因刚正不阿、不畏权贵令后人钦佩,称他为“包青天”。自从二十八岁考中进士后,包拯就踏入了仕途,逐渐受到了皇帝的赏识,最终官至枢密副使。为官期间,包拯多次弹劾朝廷重臣,曾经为了弹劾皇帝宠妃的父亲,撸起袖子与宋仁宗理论,仁宗最终采纳了他的建议。
众所周知,北宋虽然军事实力相对较弱,但经济却十分发达,这是历代王朝所不能比拟的。据史书记载,北宋官员的俸禄也很高,一个普通的知府,年薪都有好几十万。包拯历任龙图阁直学士、御史中丞、三司使,官至枢密副使,这是个从二品的官职,他也是皇帝最为信任的大臣之一,那么包拯的年薪有多少呢?
按《宋史·职官志》记载,包拯一年的收入包括2万多贯铜钱2000多石大米、近200石小麦,另外,还有不少布匹、木炭及其他赏赐,如果把这些收入都换成银两,然后按照物价进行换算的话,包拯年薪近千万,若再加上皇帝的赏赐,超过千万绝对没问题。
对于古人来说,死后都会在墓中放入不少陪葬品,尤其是那些王公大臣,陪葬品的数量和质量都非常惊人。而作为年薪过千万的包拯,他的墓中究竟有哪些陪葬品呢?后来,在对包拯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的时候,当专家看到其陪葬品时,许多人都感到意外,甚至觉得不可思议。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肥东县解集乡包村附近正在施工,发现了位于此处的包公墓,省博物馆的专家得知此事后,立马带人感到现场,决定对墓地进行保护性发掘。很快就发现了墓志铭,上面刻有三千多个文字,是《宋史·包拯传》的三倍,详细地记载了包拯的一生。
起初,不少专家都认为,虽然包拯为官清廉,但他身居要职,朝廷给他的俸禄很高,按照古人的习惯,墓中应该有不少精美的陪葬品。然而,经过半年多的发掘,专家仅在墓中发现了50余件物品,包括香薰、陶罐、铜镜等,这些都是普通生活用品,与他二品官职的显赫身份极不相符,世人在惊讶之余,对包公更加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