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穆雷桑集锦 论乔治·桑小说创作中的理想主义发展轨迹

火烧 2022-10-08 09:35:44 1184
论乔治·桑小说创作中的理想主义发展轨迹 【摘要】:乔治·桑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她利用小说表达了自己在婚恋、社会、自然、人性等方面的崇高理想。根据主题的不同,乔治·桑的小说创作被分为四

论乔治·桑小说创作中的理想主义发展轨迹  

【摘要】:乔治·桑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她利用小说表达了自己在婚恋、社会、自然、人性等方面的崇高理想。根据主题的不同,乔治·桑的小说创作被分为四个方面:妇女问题、社会问题、田园生活、童话与奇幻,这四个方面见证了作家的女性主义、社会主义、自然神论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今日之西方乔治·桑简介,乔治·桑本人及其作品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与精神符号,在两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对法国乃至欧洲文学、思想和社会生活都具有重大的影响。相对西方学界成熟的“乔治·桑学(sandisme)",国内对乔治·桑的研究一直呈现零散化、断层化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学者对女作家及其作品进行全面而细致地梳理与分析,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而把握住乔治·桑作品的主要思想脉络,使现有的成果与后续的工作有机组合,形成一个可深入研究、持续发展的课题更是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乔治·桑的小说文本为依托,借助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美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结合女作家的重要经历,对其理想主义的发展轨迹进行了梳理和阐述。文史结合的论证方法有利于在对乔治·桑及其作品进行微观考察的同时,将之纳入法国文学研究的宏观体系之中进行把握。论文由绪论、主体四章和结语六个部分组成。

穆雷桑集锦 论乔治·桑小说创作中的理想主义发展轨迹

在绪论中,笔者首先对国内外乔治·桑研究的历程与成果进行了简单的梳理,继而对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价值和预计目标进行了概述。第一章分为四部分,对乔治·桑婚恋自由的理想与诉求进行阐述。首先论证童年生活、教育和婚姻对乔治·桑“人本思想”的启蒙、对她反抗精神的激发;其次通过对“婚恋三部曲”的分析,揭示出女作家对爱情由叛逆、抗争到绝望的心路历程;然后对其女权思想的现代性与局限性进行了分析与评述;最后,通过将乔治和缪塞之恋与转型之作《莫普拉》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乔治·桑爱情理想破灭的原因,展现了她创作主题的转变契机与前期尝试。第二章的论述中心是乔治·桑的社会理想,即共产主义理想。本章前两部分采取文史结合的论证方法,首先阐明何谓作家的“理想社会主义”,并通过《木工小史》展现她所理解的无产阶级劳动者形象;其次,通过梳理乔治·桑以“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政治实践活动,并结合作品分析,指出其思想的局限性与不合理性,揭示出作家的“共产主义”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只能停留在空想阶段。第三部分从音乐、爱情、社会的角度对乔治·桑“最重要的作品”《康素爱萝》进行分析,展示了作家是如何将文字之美与音乐之美相融会,将社会理想与爱情理想相结合的。

第三章以代表乔治·桑“最高艺术水平”的田园小说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她的自然神论和理想人性。首先,笔者梳理了乔治·桑这一时期的政治社会活动,并对她的女性主义和政治思想进行了总结,重点论述了其共产主义思想的暖昧性与空想性质,指出了作家归隐田园的深层原因;继而具体分析了“田园三部曲”的艺术与思想特点,最后指出了田园小说的空想主义色彩,肯定了它在文学、美学、语言学方面的价值与意义。第四章以乔治·桑被学界忽视的童话与奇幻小说为研究对象,展现作家从传统具象的理想向至善至美的人类理想的进化过程。首先通过分析乔治·桑晚年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态度,揭示其“激情宗教”的沉淀、回归与升华;其次,从文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其童话和奇幻小说进行了介绍与分析,阐明了作家对自然与人性,真实与幻想的辩证思考。本章的尾声献给乔治·桑的最后岁月,作家的理想主义因为死亡而臻于完满和永恒。在结论部分,笔者提纲挈领地将乔治·桑的思想发展轨迹和主要作品特征进行了概述。对论文中可能引起争议的女作家的爱情经历、童话与传奇小说的创作意义、浪漫主义手法的现实批判性等问题进行了辨析。乔治·桑的理想主义经历了婚恋自由、共产主义、田园主义、至善主义的发展过程,最终实现了理想主义信仰的升华。她的思想具有准确的预见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乔治·桑简介,并通过小说这一形式流传至今。正因如此,乔治·桑的研究历经两个世纪而未衰竭,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值得不断地挖掘和补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