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两大特务是谁 国民党国防部中心局是什么组织,国民党国防部军统和国防部的六个厅
国民党国防部中心局是什么组织,国民党国防部军统和国防部的六个厅
国民党国防部军统和国防部的六个厅是什么关系?并列存在的?还是上下级?
军统和国防部的六个厅是并列存在的,军统全称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不是国防部军统,与国防部的六个厅没有直属和上下级关系。
军统直接归国民党核心层领导。国防部只是国民政府下属的一个军事行政部门,后来军统改组为国防部下属单位,但是其特殊的地位决定国防部并不能约束它,仍然是国民党核心层最强大的情报和安全保卫系统。
扩展资料:
军统局的特务称为组员或通讯员,多系受过专门训练的特工人员;当地录用者需经组长引荐,局方批准,并经试用合格。试用期间,称为试用员或试用通讯员。尚未经局方批准的,称为运用员或运用通讯员。
军统局的组织形式是局-区-站-组-队,有的地方设有相当区、站的办事处。组是军统局特工组织的基本单位。由于任务不同,组又分普通组、潜伏组、行动组、策反组、随军组、防谍组等。每组通常由十人左右组成。
军统局内勤组织共有八处、六室、一所。“军统”的特工人员分布到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以及交通运输等各个部门。此外,军统局还设有电讯组织、武装组织、训练机构以及在军、政、警、宪等机关中的控制运用组织和“特种”组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中统、军统、保密局、国防部二厅
中统,是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乃中国国民党的主要情报机构之一。中统的前身是1928年时成立的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1935年升格为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党务调查处。其骨干以CC系成员为主。1947年,中统更名为党员通讯局;1949年又更名为内政部调查局,隶属于中华民国政府,为今日法务部调查局的前身。
军统,中国国民党设立的特务组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1938 年8月成立。前身是军事委员会密查组(1927年建)、复兴社特务处(1932年4月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1937年建)。主要负责人为戴笠。特工人员最多时近5万名,分布到国民党的军队、警察、行政机关、交通运输机构,乃至驻外使领馆,专门以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手段进行活动。军统局在许多地方设有集中营、秘密监狱和看守所,囚禁和迫害共产党人、进步人士和革命学生。1943年军统和美国海军参谋部情报署合作,共同组成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抗日战争期间,军统也从事一些搜集敌方情报并对敌施行恐怖活动,因此,对打击日本侵略者及汉奸起了一些作用。1946年军统局进行改组,其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军委会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由郑介民任厅长;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毛人凤为局长。1949年,军统主要机构撤至台湾。蒋介石国民党历任国防部部长
国府设“国防部长”是1946年蒋执政期间历任有白崇禧、何应钦、徐永昌、阎锡山、顾祝同、俞大维、郭寄峤、蒋经国、黄杰、陈大庆、高魁元。
国民党国防二厅白厅长是谁?
郭汝瑰(1907—1997),人称郭小鬼,土木系13太保之一,川军军阀郭汝栋堂弟,黄埔5期生,1928年加入gcdzg,后失去了组织联系,脱党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回国后进入陆军大学进修,抗战时期以出色的参谋能力获得陈诚的赏识,纳为心腹,内战期间一年三迁升为国防部作战厅长,并重新与中共建立了联系,秘密会见了中共中央南方局负责人董必武。从此即在gcdzg领导之下,投入了隐蔽的情报战线,不畏艰险地在国民党心脏部门进行一场特殊的战斗,源源不断地将绝密军事情报提供给中共中央,并在敌人堡垒内部瓦解敌军,为夺取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屡建奇功。后在宜宾率72军起义。建国后在仍需保密的前提下,并未公开郭汝瑰同志的身份,待遇按投诚将官处理,历次运动中受到冲击,改革开放后重新入党,主编中国军事史和抗战正面战场史,以严谨著称。后出版回忆录自述情报贡献,是中共插入国民党内部最大的红色间谍。
中央军委在为郭汝瑰同志举行的追悼会上,对他作了很高的评价,赞颂他的一生是“惊险曲折、丰富深刻的一生”,称郭汝瑰同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晚年享受副兵团司令级待遇,不幸遭遇车祸逝世。国民党当中是参谋总长的权利大还是国防部长的权利大?
1945年国民党设立国防部至2000年1月“国防二法”通过
国民党军队指挥分成两个系统,军政、军令系统,其中军政系统是指官阶之间的上下级关系以及各军种部门之间的关系,即谁大谁小的问题;军令系统是指军事指挥中的上下级关系,即谁听谁指挥的问题。根据规定,“总统”为“三军统帅”,在军政系统上通过“国防部长”对军队行使“统帅权”,在军令系统中则通过“参谋总长”行使指挥权。“参谋总长”的职能比较特殊,在军政系统上为“国防部长”幕僚长,在军令系统上则为“总统”幕僚长。这种格局导致国民党“国防部长”没有实际军事指挥权,而“参谋总长”拥有相当大的指挥权,可以下达打第一枪的命令。 参谋本部”成为实际掌管国民党“国防”事务的单位,其权势凌驾“国防部长”。 2000年1月,台“立法院”正式通过了“国防法”及“国防部组织法”,实行“军政、军令一元化”,即“国防部长”由文人担任,为“总统”的军事幕僚长。“国防部”下设“参谋本部”,“参谋总长”为“国防部长”的军事幕僚,奉“国防部长”的命令执行军队指挥任务。 白崇禧当国防部长的时候,参谋总长是陈诚,谁大还用说吗!秘杀名单中的沈剑秋的原型是谁
《秘杀名单》中的沈剑秋没有历史原型,只是电视剧中的虚构的人物。
沈建秋,《秘杀名单》中的男主角,由演员靳东饰演。

国民党上海中心局情报处处长。也是中共地下党长期潜伏在国民党高层的“剑侠”。为了找到国民党暗杀行动的名单,沈剑秋与保密局特工展开了明争暗斗。
扩展资料:
《秘杀名单》简介:
《秘杀名单》是一部谍战剧,由刘逢声执导,靳东、李立群、周扬等主演。
该剧讲述了以沈剑秋为首的地下党围绕一份暗杀名单,周旋于国民党上海中心局和保密局之间所展开的殊死较量。
《秘杀名单》剧情简介:
1949年,国民党拟定了一份“秘杀名单“,上面开列了有起义倾向国民党军高级军官,及国统区的爱国民主人士数十人。共产党中央命令潜伏在国民党国防部的地下党员沈剑秋搞到名单,以保护这批人士。
国防部保密局上海中心局局长严敬尧、副局长方汝州、保密局女特工叶梦馨、委员长侍从室特工林怡等人为“秘杀行动“和“秘杀名单“各怀心事。叶梦馨从小被沈剑秋的母亲收养,她深爱沈剑秋;而沈剑秋爱的是女军医夏冰;
林怡所爱的画家陶公亮是国民党桂系安插在中共上海地下党内部的卧底,而陶公亮的恋人是沈剑秋的小妹沈若兰。这份“名单“藏在国民党保密局深处,中共、保密局中有意投共的人员、青帮三家盯着,经过惊心动魄的激烈争夺战,最终,“名单“上的大多数人得到了及时的保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秘杀名单
国民党军的国防部部附、部员、附员是什官职?
这是学日本的
附员、部附都是闲置,主要是在机构合并重组后,对那些暂时无法安置职位的人的一种虚衔。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局级巡视员一样 派下去任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式担任具体职务,原先的部附、附员之类的头衔自然取消 还有一种就是下去当督战官或者巡视员,原职务依旧保留 国防部(22)军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