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通史100集在线观看 中国历史演义全集

火烧 2023-01-22 23:49:37 1046
中国历史演义全集 中国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是哪一部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 义》,“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历史 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一般认为作者是 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小说以东汉末年为历史背景,以

中国历史演义全集  

中国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是哪一部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 义》,“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历史 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

一般认为作者是 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小说以东汉末年为历史背景,以刘关张三兄弟、诸葛亮、 东汉、曹魏、蜀汉及东吴六大路线为中 心,讲述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至魏、 蜀、吴三国鼎立,再到西晋统一为终结 的历史。

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 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而又极具特色的 政治军事冲突。小说叙事精巧,精彩地 演绎了多种谋略,虽与史实多有出入, 仍被誉为“中国谋略全书”。

三国故事很早就在中国古代民间 流传。宋、元时期,三国故事被搬上舞 台,《东京梦华录》记载有“说三分” 的民间艺人。

到了元代至治年间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 罗贯中就在这些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 的基础上,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 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 生的体悟,最终创作了《三国志通俗 演义》。

现存最早刊本是明朝嘉靖年所刊 刻的,俗称“嘉靖本”,全书24卷,亦 有弘治刻本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清 朝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 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 回本《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群鲜明 生动,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为 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 人,他们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此 外,《三国演义》还有大量的战争描 写,构思宏伟,手法多样,其中官渡 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 伏,跌宕跳跃,读来令人惊心动魄、 荡气回肠。

《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的 先河。自罗贯中把三国历史写成小说 以来,文人纷纷效法,历史小说便蔚然 成为一大潮流。

直到现在,中国几千 年的历史,都已写成了各种历史小说, 这些都是对罗贯中历史演义的继承和 发展。

介绍几部写中国历史的电视剧

我推荐几部,个人认为相对比较好的——

(视频可以去土豆、优酷、酷6、56等视频网站搜索)

远古、部落联盟时代——

《伏羲女娲》

《黄帝》

《后羿》

东周:

《孔子》

《孙子》

《屈原》

《东周列国》 (分为《春秋篇》、《战国篇》)

秦:

《秦始皇》(亚视1986版)

《陈胜王》

汉:

《汉刘邦》

《汉武帝》(1997版)及其“公仆版” 《汉武大帝》(2004版)

《司马迁》

《王昭君》(1987版)

《汉宫飞燕》

《蔡伦》

《张衡》

三国两晋南北朝:

《诸葛亮》

《三国演义》

隋唐:

《隋唐演义》(1996版)

《贞观之治》

《武则天》 (1993年刘晓庆版)

《狄仁杰断案传奇》

《唐明皇》

宋:

《赵匡胤》

《杨家将》(1991版)

《包公》(1986版)

《贺兰雪》

《敦煌》(中日合拍电影)

《苏东坡》(1995版)

《李师师》(1991年何晴版)

中国通史100集在线观看 中国历史演义全集

《水浒》

《岳飞》

《李信与红娘子》

《成吉思汗》

《魂断钓鱼城》

元:

《马可波罗》

明:

《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中国、菲律宾合拍电影)

《海瑞》

《戚继光》

《大明王朝1566》

《琉球之风》(1993年日本大河剧,中日合拍)

《明宫三大案》

《袁崇焕》

《努尔哈赤》

《长河东流》

《郑成功》

清代戏,多杂泛滥,但精品极少。除了《康熙大帝》及其后续篇《康熙王朝》、《雍正皇帝》及其“公仆版”《雍正王朝》外,《前清秘史》《嘉庆皇帝》《鸦片战争》《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北洋水师》《末代皇帝》《走向共和》等还是值得一看的。特别推荐《走向共和》。

还有一部经典综合版的《东方小故事》,很有教育意义。

中国历史故事大全

古今中外名人读书的故事? 王亚南睡三脚床 央视国际 2003年07月21日 17:21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

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md怎样读书? 特殊爱好 几十年来,md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

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md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

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

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利用这时间,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看完的。

md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

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茶几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md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

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有一次,md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

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认真地学,反复地读 md从来反对那种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

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诵。

《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他从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过。他看过的《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种以上。

一部《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读,五十年代读,六十年代读,到了七十年代还读过好几次。他批注的版本,现存的就有三种。

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他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联共党史》及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各读了十遍。

《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列宁选集》等等,他都反复研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画。

不动笔墨不看书 几十年来,md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

md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 无所不读 md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

在他阅读过的书籍中,历史方面的书籍是比较多。中外各种历史书籍,特别是中国历代史书,md都非常爱读。

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历朝纪事本末,直到各种野史、稗史、历史演义等他都广泛涉猎。他历来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

他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md对中国文学方面的书籍也读得很多。

他是一个真正博览群书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

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拾贝壳的孩子 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一向反对死读书,滥读书。 当时社会上有些人,学了一门知识赶学另一门知识,没一刻停息,只花时间去学别人的思想,却没时间锻炼自己的思想。

结果,知识是学了些,智力却很少增长。 卢梭对此很看不惯,就在他著的《爱弥尔》一书中说,这种人“就好比在海滩上拾贝壳的孩子,起初拾了一些贝壳,可是看到其他的贝壳时,他又想去拾,结果扔掉一些又拾到一些,乃至拾一大堆贝壳不知道选哪一个好的时候,只好通通扔掉,空着手回去。”

是当国王还是读书? 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 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