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书籍 自学中国现当代文学都需要看什么书
自学中国现当代文学都需要看什么书
自学中国现当代文学都需要看什么书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温儒敏先生编写的,基本是现代文学的必用书籍;当代文学部分可以看洪子诚先生编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但是洪子诚先生编写的版本比较注重文学思潮的研究,所以可以当作拔高使用版本,有一版叫做《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这个版本相对比较基础。另外德国汉学家顾彬先生编写的一些书籍都十分实用有效;美国汉学家夏志清先生的书籍可以作现代文学部分的参考。陈思和先生的当代文学二十五讲也都可以做参考。这些是文学史部分的介绍,还可以参考看一些文学理论帮助自己在阅读作品后进行分析。重要的还得多读作品,文学有的时候需要的是感觉。我学的就是现当代文学,有什么疑问可以进一步交流。
考研想考中国现当代文学,要看什么书呢?
当代文学类
洪子诚撰写的《中国当代文学史》
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孟繁华、程光炜合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吴秀明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读书目:中西方理论类
1. 《坛经》
2. 《老子》
3. 《庄子》
4. 《韩非子》
5. 《论语》
6. 《孟子》
7. 《金刚经》
8. 《墨子》
9. 维科《新科学》
10. 康德《判断力批判》

11. 尼采《悲剧的诞生》
12. 丹纳《艺术哲学》
13. 亚里士多德《诗学》
14. 黑格尔《美学》
15.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16.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
17.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18. 别尔嘉耶夫《自由的哲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2
简答题,丛书的答案,希望你满意、 第一次高潮出现在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学时期,当时的女性作家并不太多,她们的写作是“人”的觉醒的体现,她们描写的婚姻家庭、自由恋爱、青春苦闷等问题,虽然也包含着女性自身的体验,但仍然只是当时启蒙话语的一个部分。 第二次高潮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在这时期涌现的作家中,女性作家占了很大比重,除张洁、张辛欣、王安忆外,其他作家仍未形成自己的女性话语方式。 第三次设法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女性作家有意识地坚持女性立场,自觉地表现女性经验,大胆地表达女性意识,特别是陈染、林白等女性作家所带来的女性经验和表达方式都是中国文学史上所没有过的。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什么
首先要确定你要考那所学校,建议先了解一下导师再做决定。确定学校后在学校网站上找到参考书目,对照书目进行复习。在这里有个偷懒的捷径:把这个专业要考的科目的十年真题买到,一般学校就有卖,淘宝上也有,然后根据真题进行复习事半功倍。我考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一个月专业课就可以了,不过我原来是这个专业的。如果跨专业的话还是多多准备。至于笔记要看每个人的复习时间而定,如果时间够就不说了,如果时间紧张还是看书和真题,两者结合来看。我当时时间不够,直接把真题做完,从书上画出来,基本上自己做了个题库。考研的题也是从学校的题库中抽出来的,就不多说了看自己的复习方法吧。解决了专业课,还是要看英语政治的,因为这两科的分数线是死的,一定要考过。另:祝成功!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一般考:①政治②英语或俄语或日语或法语或德语③文学基础④现代中国文学
文学基础是古代现当代外国和文艺理论的综合卷。
中国现当代文学填空
1.“语丝体”杂文的特点:着重社会与文化批评,文体任意而闲淡,在现代散文发展中影响很大。
2.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短篇翻译小说集。
3.90 年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为三点 :知识性、客观性和规律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
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
不同的院校考试科目略有不同的,
但是只是专业课上的差异,
以北师大的为例:
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23中国文学史④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
这个你肯定要结合报考院校的参考书来复习,你要考的学校参考书里是怎么写的,你就怎么背,才能保证不出错。
吉林大学和南师大应该差不多的应试难度,不过前者是985,中文专业是国家级的,后者地理位置好,看你自己了。这两个学校重点都在古代文学,现当代不是强势。苏州大学的现当代不错,建议你考虑考虑,毕竟还要参考专业排名嘛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
中国现代文学从1919年到1949年,当代文学是1949至今,现代文学是三十年的时间,第一个十年主要是五四时期的自由、解放和个性;第二个十年是左翼为主,还有京派和海派文学,第三个十年是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文学。在钱理群的《现代文学三十年》里有专章讲各个十年思潮的。当代文学从1949到1966是十七年文学,那个时候的文学政治色彩比较农,又回顾抗战的,有写无产阶级成长的;1966到1976年文革主要是革命样板戏;八九十年代思潮很多很杂,有私人写作,女性文学,文学的市场化什么的,看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关于思潮也讲得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