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清明王禹偁原文及注释 王禹偁《春居杂兴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火烧 2021-10-18 09:14:07 1050
王禹偁《春居杂兴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居杂兴二首原文: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春云如兽复如禽,日照风吹浅又深。谁道无心便容与,亦同翻覆小人心。春居杂兴二首翻译

王禹偁《春居杂兴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居杂兴二首原文: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春云如兽复如禽,日照风吹浅又深。谁道无心便容与,亦同翻覆小人心。

春居杂兴二首翻译及注释

翻译两株桃树和杏树斜映着篱笆,点缀著商山团练副使的家。为什么春风竟然容不得这些,惊走了莺黄又吹折数枝花。春天的云彩像兽又像禽,在日照风吹下变浅又变深。谁说无心就能逍遥自在,其实也像反复无常的小人。

注释1副使:作者当时任商州(今属陕西)团练副使。2容与:悠闲,逍遥自在的样子。

春居杂兴二首赏析

  组诗第一首写诗人住所的竹篱下侧生长著桃杏树各一株,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的诗人简陋的住房就靠它装饰点缀著。可是这一日无情的春风不但吹断了几根花枝,连正在树头啭鸣的黄莺也给惊走了。于是诗人责问春风:你为什么容不得我家这点可怜的装饰呢?春风无知,诗人责问得无理,但正是这无理的责问真切地描摹出了诗人心头的恼恨,由此也反衬出了诗人对那倾斜于篱前的桃杏和啭鸣于花间的黄莺的深厚感情,曲折地反映出了诗入生活的孤寂凄凉。同时,这一责问还另有含意。灼灼桃杏和呖呖莺声本是妆点这明媚春光的,而春风又正是召唤花开鸟啭的春天主宰。这有功无过的桃杏装点了明媚的春光,却不为春风所容,正是隐喻诗人的遭遇。作者以桃花杏花自比,用春风暗指皇帝和佞臣,既抒发自己蒙冤受贬之情,也有对皇帝昏庸无知的谴责。以篇幅短小的绝句,不用一典而能包含十分丰富、深远的意蕴,技巧已臻化境。

  第二首诗的意思取自杜甫《可叹》诗的「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而进一步将比喻世事变幻无常的题旨改为对翻云覆雨玩弄权术的奸佞小人的憎恨。

  《蔡宽夫诗话》云:诗人作此诗后,其子嘉祐曾提出第一首后半与杜甫诗「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相似,建议改写。诗人听后欣然说道:「我所作诗句的精诣,竟然能够暗合杜子美么!」不但没改,反而又咏一首诗道:「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苕溪渔隐丛话》引)对自己诗风的「暗合」,其实也就是由学白居易转而向学杜甫,他是抱以欣慰的态度的。此处杜甫诗是指《绝句漫兴九首》之二。王禹偁在遣词命意上与杜诗的确有点类似,但师其辞而不师其意,创造出全新的境界。

清明王禹偁原文及注释 王禹偁《春居杂兴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居杂兴二首创作背景

  王禹偁因多次上书言事而得罪皇帝,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从开封被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一郡官闲唯副使(《清明日独酌》),团练副使在宋代是一个常被用以安置贬调官员的空衔,商州的生活条件在当时也很差。诗人便在那「坏舍床铺月,寒窗砚结澌」(《谪居感事》)的困苦条件下空怀壮志,过著无所事事的生活。在这种状况中,以「拜章期悟主」(《谪居感事》)而无辜被贬的诗人,心情是十分愤懑的。这组诗即于淳化三年(992年)春有感而作。

诗词作品:春居杂兴二首诗词作者:【宋代王禹偁诗词归类:【写景】、【抒情】、【愤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