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去伊朗核谈判 伊核谈判历史
伊核谈判历史
一、伊核谈判是什么,内容具体是什么
伊核谈判
2003年12月,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并一度暂停浓缩铀活动。
但在这之后,伊朗与西方在浓缩铀等利用原子能的问题上再现分歧。2006年1月初,伊朗宣布恢复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伊核问题再度升温。7月,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推动下,伊核问题被提交至联合国安理会。为迫使伊朗放弃核活动,安理会通过多份对伊制裁决议,遭到伊朗的强烈反对。
伊核问题被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后,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美、英、法、俄、中与德国六国官员多次举行会晤,寻求伊核问题解决方案,形成了关于伊核问题的六国磋商机制。
六国与伊朗自2008年7月以来举行多轮对话,但由于双方在铀浓缩、制裁等核心问题上分歧严重,谈判一直未取得明显进展。
2013年8月伊朗新总统鲁哈尼上任以来,伊核问题谈判出现了新的契机。9月26日,伊朗外长扎里夫首次与伊朗核问题六国(美、英、法、俄、中和德)外长就解决伊核问题面对面交换意见。10月中旬,六国与伊朗在日内瓦举行了伊新政府成立以来的首轮对话。11月上旬,各相关方再度在日内瓦举行谈判。11月24日,六国与伊朗在日内瓦就解决伊核问题第一阶段措施达成协议。
内容
伊朗铀浓缩活动引起西方国家的极度不安。为避免伊朗将来制造出武器级的“高浓铀”,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通过制裁等一系列手段,迫使伊朗就范。从此,是否停止铀浓缩活动与是否取消对伊制裁,成为伊朗与西方国家较量的关键。铀浓缩问题是伊核谈判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和西方国家在是否停止铀浓缩活动问题上一直僵持不下。美国等西方国家认为,伊朗拥有浓缩铀就意味着拥有核武器,因此多次要求伊朗停止一切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并促成安理会通过一系列对伊制裁决议。然而,面对西方的制裁,伊朗不仅没有停止铀浓缩活动,反而加速了浓缩铀生产进程。伊朗一直坚称其核计划出于民用目的。
自伊朗新总统鲁哈尼就职以来,伊朗多次表示希望通过对话解决伊核问题,并与国际社会达成和解。伊核谈判峰回路转。与此同时,伊朗明确表示,运出浓缩铀、停止铀浓缩活动都是伊朗的“红线”。伊朗不会在这方面做出让步。
伊朗达到目的
解除对伊朗制裁及其行动计划、核技术合作、对协议实施的监控、对伊朗核能力的设限以及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草案等关键方面的内容。
二、伊核谈判为什么事啊
瑞士洛桑Beau-RivagePalace酒店内弥漫紧张气氛,窗外的日内瓦湖和远处阿尔卑斯山的迷人景致都仿佛屏息静默,参加伊核问题六方会谈的各国外交官和谈判代表无暇顾及美景,过去几天里他们紧绷神经工作至深夜,因为知道会谈的结果意味着什么。
一位连续多年参加过会谈的外交官曾形容参加会议的人仿佛“置身富丽堂皇的笼中”。
这次会谈的期限为当地时间31日午夜,最好的设想是,双方能达成一项有关伊朗核项目的框架协议,为6月的最终协议做准备。伊朗需要确保放弃研制核武器以换取国际社会对其取消制裁。
三、伊核谈判为什么事啊
瑞士洛桑Beau-RivagePalace酒店内弥漫紧张气氛,窗外的日内瓦湖和远处阿尔卑斯山的迷人景致都仿佛屏息静默,参加伊核问题六方会谈的各国外交官和谈判代表无暇顾及美景,过去几天里他们紧绷神经工作至深夜,因为知道会谈的结果意味着什么。
一位连续多年参加过会谈的外交官曾形容参加会议的人仿佛“置身富丽堂皇的笼中”。这次会谈的期限为当地时间31日午夜,最好的设想是,双方能达成一项有关伊朗核项目的框架协议,为6月的最终协议做准备。
伊朗需要确保放弃研制核武器以换取国际社会对其取消制裁。
四、伊朗核问题大事记有哪些
2006年1月,伊朗宣布恢复中止两年多的铀浓缩活动后,引起国际上的强烈反应。
国际社会积极斡旋,要求伊朗停止核燃料研究活动,但伊朗坚持有权和平利用核能。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于2月4日通过决议,决定把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3月29日,安理会通过主席声明,要求伊朗在30天内中止一切核活动。 由于伊朗拒绝执行安理会主席声明,美、俄、中、英、法2007年 、德六国多次举行外长级磋商,最终于6月1日提出一项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新方案,并要求伊朗尽快对这一方案作出答复。
伊朗认为,六国方案虽包含“积极措施”,但也有“模糊不清之处”,有待进一步探讨。 对于伊朗的消极反应,六国外长7月12日在巴黎发表声明,决定将伊朗核问题重新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尽管声明隐含制裁的威胁,伊朗依然重申,伊朗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准则,但决不放弃获得核技术的权利。7月31日,安理会通过第1696号决议 ,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否则将可能面临国际制裁。
伊朗随后称,安理会决议“无法接受”。8月22日,伊朗对六国方案作出了正式答复,表示愿意马上与这项方案的提出国进行认真对话。
但美国认为,伊朗故意回避最为关键的暂停铀浓缩问题,没有满足安理会的核心要求。 在伊朗拒绝执行安理会第1696号决议后,美极力推动安理会通过对伊制裁的决议。
10月24日,英、法、德三国向安理会递交了一份非正式决议草案,要求对伊朗实施严厉制裁。但俄罗斯认为,这些制裁措施过于严厉,必须加以修改。

中国也一直主张通过政治和外交努力,以谈判方式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 11月以来,俄、美、中、英、法、德六国代表举行了多次非正式磋商,但一直未能在制裁方案上达成一致意见。
12月8日,英、法、德三国向联合国安理会15个理事国散发了一份经过修改的伊朗核问题决议草案。但俄罗斯对草案中有关禁止相关人员出国旅行和实施金融制裁等条款表示反对,六国未能就决议草案达成一致。
英、法、德三国12月20日再次向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散发了经过修改的伊核问题决议草案,不再坚持对与伊朗核计划有关人员实施旅行禁令。但俄方强调草案中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12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737号决议,要求伊朗立即停止所有与铀浓缩、重水反应堆有关的活动,决定对伊朗实行一系列与其核计划和弹道导弹项目有关的禁运、冻结资产和监督相关人员出国旅行等制裁措施。 2007年 2月2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向该机构理事会和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有关伊朗履行安理会第1737号决议情况的报告。
3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有关伊朗核问题的第1747号决议。加大了对伊朗核与导弹计划相关领域的制裁,同时强调继续通过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2010年 1月2日,伊朗外交部长穆塔基说,伊朗已经向西方国家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它们在一个月内接受伊朗提出的核燃料交易提议。
西方国家须在1月底之前就伊朗的核燃料交易提议作出决定,否则伊朗将依靠本国的专家生产纯度较高的浓缩铀。 1月4日,法国外交部长贝尔纳·库什内说,法国拒绝接受伊朗向西方国家提出的核燃料交换方案。
同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说,美国正和其他国家协商,准备对伊朗实施制裁。白宫方面说,总统奥巴马本周将召集国家安全团队,确定针对伊朗的下一步行动。
对此,伊朗外交部发言人梅赫曼帕拉斯特重申,制裁不能阻止伊朗实施和平利用核能的计划。 1月11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梅赫曼帕拉斯特说,伊朗已经准备好就核燃料交换地点同西方国家进行讨论。
1月16日,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英国和德国六国代表在纽约举行会谈,讨论伊朗核问题,但会议没有达成任何一致性意见。六国代表在会后没有发表共同声明,只是通过主持会议的欧盟官员口头发布一份简短会议纪要,重申将继续坚持制裁与接触相结合的双轨策略。
1月28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一项关于加大对伊朗制裁的议案,以支持奥巴马政府通过制裁措施迫使伊朗政府放弃核计划。 2月2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表示,将伊朗的低纯度浓缩铀运往国外加工成核燃料“没有问题”。
这一态度变化是个积极而又微妙的信号。 2月7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下令让伊朗原子能组织为生产纯度为20%的浓缩铀着手相关工作,但同时表示伊朗仍然愿意就核燃料交易问题与有关国家进行磋商。
同日,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萨利希说,伊朗将于9日开始生产20%纯度浓缩铀的相关工作。美国、德国和英国等当天纷纷作出回应,继续向伊朗施压。
2月9日,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萨利希宣布,伊朗当天开始生产纯度为20%的浓缩铀。对于伊朗的这一举动,国际社会极大关注,特别是西方国家反应强烈。
2月11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宣布,伊朗已生产出第一批纯度为20%的浓缩铀。 2月16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说,伊朗如果获得核燃料供应保障,可暂停自行生产较高纯度浓缩铀。
2月19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重申,核武器在伊朗是“违禁的”,伊朗并不寻求发展核武器。 2月22日,伊朗原子。
五、伊核谈判一共有多少轮,每一轮中中国的角色,立场态度是怎么样的
2006年5月3日,中美法英德俄六国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协商会议未能达成成果。
2010年2月16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表示,伊朗完成了新一代离心机的试验,新一代离心机将在不久后投入使用。
2013年10月16日,日内瓦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谈判,伊朗提出解决伊核问题新方案,包括时间表、以换取西方取消经济制裁。双方同意11月7日―8日在日内瓦举行后续谈判。一名接近伊朗代表团的消息人士周三向俄新社表示,如果美国和欧盟取消单边制裁,德黑兰愿审议停止纯度为20%的铀浓缩活动的可能性。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16日还表示,新方案允许突击检查伊朗核设施。同时,德黑兰表示,将设立由六大国和伊朗成员组成的监督委员会,对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2013年10月24日,伊朗国会国家安全委员会资深成员霍西尼(Hossein Naqavi Hosseini)说,伊朗已暂停提炼纯度为20%的浓缩铀。因为伊朗需用于德黑兰医学研究反应炉的纯度20%浓缩铀已足够,所以已暂停把铀提炼到民间核电厂所需的纯度5%以上。技术上来说,纯度20%的浓缩铀离制造核武器的分裂物质只差几步。伊朗政府、核能机构和代表伊朗进行核谈判的团队都未发表评论。设在维也纳的国际原子能组织(IAEA)也表示,没有评论。[5]
2013年11月24日,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中国、俄罗斯及德国在瑞士日内瓦就解决伊朗核问题达成一项阶段性协议,媒体评价称这项协议具有“历史性”意义。
这是伊朗与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美国、英国、法国、中国和俄罗斯,外加德国,自2013年10月中旬以来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三轮对话。
2013年12月18日,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凯瑟琳·阿什顿的发言人迈克尔·曼表示,关于伊朗核问题的专家级会谈将于当地时间19日在日内瓦重启,并持续至20日。[6]
2014年1月12日,欧盟表示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即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协议同意自2014年1月20日开始落实2013年11月24日在日内瓦达成的第一阶段协议。伊朗同意以冻结其部分核计划换取六国放松部分制裁。
2015年4月3日引挪意时报报道伊朗与六大国周四就至少在10年内限制伊朗核计划一事达成框架性协议,向着达成全面协议从而结束12年来的边缘外交政策、威胁和对抗迈出了一步。
经过在瑞士的八天马拉松谈判,双方达成初步协议,为将来解决伊朗核问题的谈判扫清道路。如果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应可缓和西方对于伊朗寻求制造原子弹的担心,促使国际社会取消经济制裁。
2015年7月14日,经过多年艰苦谈判,伊朗核问题最后阶段谈判终于在今年7月14日达成历史性的全面协议。伊核问题六国、欧盟和伊朗在维也纳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使这场持续13年之久的国际争端最终得到了圆满的政治解决。这份协议共约100页,包括主体部分,另外还有五个附件,分别涉及制裁问题、核领域问题、六国与伊朗联委会的工作、核能合作以及协议执行计划,其内容涵盖了解决伊核问题涉及的所有关键领域。另外,此次达成的文件还包括联合国安理会的一份决议草案。
六、请介绍一下《伊核协议》的主要内容,谢谢
初步协议内容包括,伊朗不得从事5%以上丰度的铀浓缩,停止阿拉克重水反应堆建设,允许更多核查,有关六国将不追加对伊新制裁并松绑部分现有制裁,伊朗同意不提炼丰度5%以上的浓缩铀停建阿拉克重水反应堆。
2015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伊朗核协议。长达10年的伊朗制裁将被取消。
若伊朗在未来十年内违反协议,联合国将重新对其进行制裁。 伊朗总统鲁哈尼发表电视讲话,称伊朗一直遵守伊核协议,尽管美国退出,伊朗将暂时留在伊核协议中,继续维持该协议框架。
扩展资料: 中国政府、外交部一直就关于伊朗核问题的顺利解决尽最大的外交努力。中方多次表示始终认为,通过对话、谈判等外交手段,找到能够满足各方关切的方案,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正确途径。
2019年8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耿爽表示,中方一贯强调,冲突对抗不是解决办法,对话协商才是正确途径。
在伊核问题上,中方始终主张通过对话沟通缓解当前紧张局势,也为挽救伊核全面协议作出了大量努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伊朗核问题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