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梁评价亮剑 盱城镇住在都梁花园是什么社区
盱城镇住在都梁花园是什么社区
盱眙是南京的后花园,淮安的大观园。
距南京车程1个小时40分钟。
是淮安市盱眙县。
1:江苏行政区划 江苏现设13个省辖市,下辖106个县(市、区),其中27个县级市,25个县,54个市辖区。
共有1201个乡镇(民族乡1个),其中建制镇1078个,行政村18073个。
经国务院批准,全省对省辖市行政区划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

1996年,扬泰分设,撤县级泰州市,设地级泰州市;淮宿分设,撤县级宿迁市,设地级宿迁市。
2000年底以来,全省调整了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扬州、淮安、连云港、盐城、宿迁10个省辖市的行政区划,共撤并14个县(市、区)、新设立12个区,基本解决了市县同城问题。
近年来,全省对布局不合理和规模偏小的乡镇、村进行了撤并。
1999年至2004年底,共撤并乡镇773个,撤并村17185个,撤并率分别达到39.2%和48.7%。
目前,全省乡镇平均面积达80.77平方公里,平均人口规模达5.14万人。
2:淮安市辖4个市辖区、4个县。
淮安市 清河区 楚州区 淮阴区 金湖县 盱眙县 洪泽县 涟水县 3:盱眙县地处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总面积2483平方公里,人均国土面积列江苏省各县(市)之首。
辖14镇5乡,257个行政村(居),总人口74万,境内地势西南高,多丘陵;东北低、多平原;呈阶梯状倾斜,高差悬殊220多米。
淮河流经境内,北部濒临洪泽湖,有低山、丘岗、平原、河湖圩区等多种地貌。
素有“两亩耕地一亩山,一亩水面一亩滩”之称。
盱眙地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域,属季风性湿润气候。
四季分明,季际、年际变异性突出,春季气温回升快,秋季降湿早,春、秋两季度突出,春季气温回升快,秋季隆温早,春、秋两季度光照足,昼夜温差大,夏季较炎热(最高气温37℃-39℃,持续不超过5天),冬季寒冷早(最低气温-12℃,持续不超过7天)。
年平均日照总量2222.4小时,平均气温14.7℃,无霜期215天,年平均降水量1005.4毫米。
温差0.4℃;降雨量在水冲港、天泉湖一带最大,并形成闭合雨量圈,地域差异120毫米。
盱眙在淮安市, 历史沿革盱眙是全国最早建县的县份之一,距今已有2200多年。
春秋时,盱眙名“善道”,属吴国,曾是诸侯会盟的地方;战国时,越灭吴,盱眙属越国;后楚国东侵扩地至泗上,盱眙为楚邑。
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度时,盱眙建县,县名初为“盱台”(台,音怡),后为“盱眙”。
境内有都梁山,山上盛产都梁午草(即泽兰),隋大业初,炀帝在盱眙置离宫——都梁宫后,盱眙别称“都梁”。
著名的隋唐大运河(不是现在的京杭大运河),重要一段通济渠与淮河交汇于盱眙,然后沿淮河到山阳县(今淮安楚州),通邗沟,入长江,故盱眙为隋唐宋时期漕运中枢和南北交通要道。
历史上,盱眙曾建过都,升过郡、军,还有州、郡在盱眙设治。
民国时,安徽省第六、四、九行政督察区先后设治于盱眙。
抗日战争期间,gcdzg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淮南路东行政公署也曾设在境内。
1955年,盱眙县由安徽省划归江苏省,先后隶属淮阴专区、六合专区,后又隶属淮阴地区。
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盱眙县隶属淮阴市。
2001年1月,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后,盱眙隶属淮安市。
盱眙县辖14个镇、5个乡:盱城镇、马坝镇、官滩镇、旧铺镇、桂五镇、管镇镇、河桥镇、鲍集镇、黄花塘镇、明祖陵镇、铁佛镇、淮河镇、仇集镇、观音寺镇、维桥乡、穆店乡、王店乡、古桑乡、兴隆乡;三河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