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红楼梦世界地位 请问有谁知道红学界现分为几派

火烧 2023-03-04 08:21:34 1064
请问有谁知道红学界现分为几派 研究《红楼梦》的学问——红学,至少在乾隆18年 1753年 就开始了。红学家们以五四运动为界线,将红学分为新红学和旧红学。旧红学主要派别评点派:中国文学史的评点派起源于明

请问有谁知道红学界现分为几派  

研究《红楼梦》的学问——红学,至少在乾隆18年(1753年)就开始了。

红学家们以五四运动为界线,将红学分为新红学和旧红学。

旧红学主要派别

评点派:

中国文学史的评点派起源于明代中叶。

金圣叹批《水浒传》、毛宗批《三国演义》、张竹坡批《西游记》等,后来竟成了一个固定格式,卷首有批序、题词、读法等,每回有回前回后批的眉批、夹批、批注等。

脂砚斋是最早学金圣叹而对《石头记》(《红楼梦》)加以评点的评论家,他写下大量评点式评语,因而使《石头记》获得《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一专有名称。

脂砚斋的批语随《红楼梦》抄本的正文保留下来。

索隐派:

索隐派又称政治索隐派。

所谓索隐即透过字面探索作者隐匿在书中的真人真事。

索隐派在乾嘉时期经学考据风的影响下,形成一种学派。

红楼梦世界地位 请问有谁知道红学界现分为几派

索隐派的主要手段是大作繁琐的考证,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中考索出“所隐之事,所隐之人”。

索隐派的开山鼻祖当推周春(1729-1815)。

周春认为《红楼梦》为“叙金陵张候家事也”,这种观点对后世影响不大。

索隐派对后世影响较大的观点有“明珠家事说”(也称纳兰性德家事说),“清世祖与董鄂妃故事说”(亦称福临与小宛情事说),“排满说”等。

题咏派:

题咏派着眼于书中人物之悲欢离合,从而寄其羡慕或感概之情。

题咏派的诗词、赋、赞,有的抒发“荣华易逝人生如梦”的人生观,渗透着佛家的“色空”观念和“梦幻”思想;有的抓住书中“风月繁华”和“爱情故事”大肆渲染所谓“繁华”之景和“香艳”之情,吐露出一种仰慕、一种思绪。

王国维:

旧红学家中,有一位既不是评点派,也不是索隐派、题咏派,而是自成一派的,他就是王国维。

王国维是最早从哲学与美学的观点来批评《红楼梦》之艺术价值的红学家。

王国维首先建立了以哲学和美学双重理论基础的文学批评体系,其次他提出辩妄求真的考证精神,使红学的研究能脱离旧红学的猜谜式的附会。

新红学主要派别及思潮

考证派:

新红学的主要人物是胡适。

他在1921年写了一篇《红楼梦考证》;次年,又写了《跋<红楼梦考证>》。

这两篇文章,可以看做是考证派红学的开山之作。

胡适的‘考证’给《红楼梦》研究开辟了新天地。

胡适彻底抨击了以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红学。

他在第一篇文章中说:“我觉得我们做《红楼梦》的考证,只能在这两个问题上着手。

”所谓需要做考证的“两个问题”,指的是作者和版本,这就是胡适为《红楼梦》考证界定的对象和范围。

三、四十年代:

上世纪30年代,红学渐渐跳出了胡适的“考证”、“著者”、“本子”之类的小圈子,不少研究者另辟蹊径,提出一系列新的课题:对《红楼梦》时代背景、主题思想、艺术特点、人物形象加以探讨。

40年代,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人物形象、心理状态分析之上。

40年代末,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是“一部对于《红楼梦》和它的作者曹雪芹的材料考证书”,在“红学史上是第一次,也是第一次对脂批给予重视”。

“批红运动” :

1954年开展了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随即展开了对胡适派主观唯心主义学术思想和文艺思想的批判。

在这场批判运动中,新老红学的诸多观点都受到了批判。

1953年至1963年间,有人认为这一时期是用马列主义研究《红楼梦》的时期,主要标志是举办了“曹雪芹逝世两百周年纪念展览会”。

红学现状:

1976年以后,红学研究的内容愈来愈广泛,分工愈来愈细,人们对红学的概念亦进行了重新认识。

周汝昌提出“现学”“脂学”“版本学”和“探佚学”是红学中“四大支柱”。

多数红学家主张将红学分为“曹学(外学)”和“红学(内学)”。

“曹学”研究曹雪芹的家世、传记、文物等;“红学”研究《红楼梦》的版本、思想内容、人物创造、艺术成就、成书过程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