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指动物防疫不包括

火烧 2022-05-06 08:20:52 10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指动物防疫不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指动物防疫不包括答案是C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对动物防疫含义的解释是:动物防疫包括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指动物防疫不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指动物防疫不包括

答案是C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对动物防疫含义的解释是:动物防疫包括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意指在动物健康状态下,要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当一些动物发生疫病后,要采取各种措施制止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当一些动物发生重大疫病后,要采取扑杀所有发病动物及其直接(或间接)接触过的动物等严厉措施,及时消灭所有发病和死亡的动物,同时,无害化处理被污染的物品,并经过该疫病2个潜伏期的观察,确认不再有新的发病动物;当动物、动物产品因出售或调运而离开原饲养地或加工场所时,要经过检查符合健康要求,杜绝患病或染疫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流通或下一个饲养加工环节,防止疫病传播。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指动物防疫什么包括

所称动物防疫,是指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猪肉上都会有红红的章的,买的时候能够看得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全部内容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下简称《动物防疫法》)。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共10章84条,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为便于大家更好的理解和贯彻,我们将《动物防疫法》修订的主要内容及涉及财政工作的条款摘编如下:
一、 修订背景
1997年7月3日现行《动物防疫法》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998年1月1日正式实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肉、蛋、奶等动物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动物疫病防控难度也不断加大。从世界疫情状况以及我国畜牧业发展水平来看,动物防疫形势非常严峻。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亚洲1型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疫情,对养殖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现行《动物防疫法》由于存在动物疫病防控制度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防控动物疫病的要求。为此,全国人大对现行《动物防疫法》进行了修订。
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与现行《动物防疫法》相比,增加了3章26条,修改了大部分条款。重点对免疫、检疫、疫情报告和处理等制度作了修改、补充和完善,新增了疫情风险评估、疫情预警、疫情认定、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官方兽医、执业兽医管理、动物防疫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二、 动物疫病预防
(一)确立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制度。《动物防疫法》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确定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和区域,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义务,按照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好强制免疫工作。经强制免疫的动物,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免疫档案,加施畜禽标识,实施可追溯管理。(第13条、第14条)
(二)健全动物疫情监测和预警制度。《动物防疫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国家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等情况进行监测;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者阻碍。(第15条)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对动物疫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动物疫情预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接到动物疫情预警后,应当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第16条)
(三)建立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制度。《动物防疫法》规定,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区域化管理,逐步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即具有天然屏障或者采取人工措施,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发生规定的一种或者几种动物疫病,并经验收合格的区域。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应当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经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验收合格予以公布。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有利于在我国分区域有计划地根除主要的动物疫病,促进动物产品国际贸易和我国畜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第24条)
三、 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
发生一类动物疫病(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时,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立即派人到现场,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调查疫源,及时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封锁、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措施,迅速扑灭疫病。在封锁期间,禁止染疫、疑似染疫和易感染的动物、动物产品流出疫区,禁止非疫区的易感染动物进入疫区,并根据扑灭动物疫病的需要对出入疫区的人员、运输工具及有关物品采取消毒和其他限制性措施。(第4条、第31条)
发生二类动物疫病(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时,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限制易感染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及有关物品出入等控制、扑灭措施。(第32条)
发生三类动物疫病(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时,当地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组织防治和净化。(第34条)
二、三类动物疫病呈暴发性流行时,按照一类动物疫病处理。(第35条)
四、 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动物防疫法》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检疫。屠宰、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以及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产品前,货主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屠宰、经营、运输以及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应当附有检疫证明;经营和运输的动物产品,应当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可以查验检疫证明、检疫标志,进行监督抽查,但不得重复检疫收费。(第41-43条)
输入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动物、动物产品,货主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经检疫合格的,方可进入;检疫所需费用纳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第45条)
依法进行检疫需要收取费用的,其项目和标准由国务院财政部门、物价主管部门规定。(第49条)
五、 官方兽医制度和执业兽医制度
官方兽医,是指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并经兽医主管部门任命的,负责出具检疫等证明的国家兽医工作人员。动物、动物产品检疫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具体实施。官方兽医应当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取得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第41条)
执业兽医,是指从事动物诊疗和动物保健等经营活动的兽医。国家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考试合格的,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颁发执业兽医资格证书;从事动物诊疗的,还应当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申请注册。除乡村兽医服务人员可以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外,只有经注册的执业兽医,方可从事动物诊疗、开具兽药处方等活动。(第54条、第55条、第57条)
六、 动物防疫保障措施
防疫经费方面,《动物防疫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本级政府职责,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检疫和监督管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第64条)
防疫物资方面,《动物防疫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储备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工作所需的防疫物资。(第65条)
防疫过程中的补偿方面,《动物防疫法》规定,对在动物疫病预防和控制、扑灭过程中强制扑杀的动物、销毁的动物产品和相关物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补偿。具体补偿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因依法实施强制免疫造成动物应激死亡的,给予补偿。具体补偿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第66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动物防疫监督是不是就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是统一机构.只是在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里改叫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根据《动物防疫法》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和其他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共有几条

好像是八十五条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指动物防疫不包括

内容预览:

别忘了采纳哟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指导原则和特点是什么?

动物防疫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共分十章八十五条,分别为总则,动物疫病的预防,动物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动物诊疗,监督管理,保护措施,法律责任,附则。
为了加强对动物防疫活动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制定本法。
动物防疫法规定,本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动物防疫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本法规定管理的动物疫病分为下列三类:
一类疫病,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
二类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
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
前款一、二、三类动物疫病具体病种名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动物防疫法还明确,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统一领导,加强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制定并组织实施动物疫病防治规划。
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群众协助做好本管辖区域内的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