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态蔬菜和有机蔬菜 明朝的生态厨房:蔬菜种类多得让传教士惊叹不已

火烧 2022-08-29 21:48:24 1032
明朝的生态厨房:蔬菜种类多得让传教士惊叹不已 在西方传教士的眼中,明代中国的蔬菜是当时世界上种类最齐全、质量最高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曾以极其艳羡的口吻这样描述:中国气候条件的广大幅度,可以生长种
生态蔬菜和有机蔬菜 明朝的生态厨房:蔬菜种类多得让传教士惊叹不已

明朝的生态厨房:蔬菜种类多得让传教士惊叹不已  

在西方传教士的眼中,明代中国的蔬菜是当时世界上种类最齐全、质量最高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曾以极其艳羡的口吻这样描述:

中国气候条件的广大幅度,可以生长种类繁多的蔬菜。

食用蔬菜的种类、质量和栽培植物的种植情况也差不多,所有这些中国人使用的数量,都要比欧洲人的通常数量多得多。

葡萄牙传教士克路士也曾用类似的口吻说过明代中国:

菜园里有很多蔬菜,如大头菜、萝卜、白菜,及各种有气味的菜、蒜、葱等等,极其丰富。

据《嘉靖建宁府志》记载,仅建宁府一地出产的可供食用的蔬菜就达五十种。稍差的延平府,在嘉靖年间也有可供食用的蔬菜三十多种。

明代江苏的蔬菜品种也有许多,如南京的蕹菜,常熟的胡萝卜,嘉定的香芋,杭州的最“补益人”的芡,娄县的菱,高邮、宝应的莲房……这些蔬菜还远销各地。色泽红嫩而甘味为上的荸荠,盛产于吴中,并作为珍品远销京城。生长在江岸的藜蒿,也由九江诸处采摘,用可装数百石粮食那样大的船装上,贩运远方。

明代江南人民还不断拓展着蔬菜的食用领域。在万历以前,江南地区还很少采食莼菜,清人则明确记载:“太湖采莼,自明万历间邹舜五始”,当时张君度为此画了《采莼图》,陈仲醇、葛震甫诸名士并有题句,一时传为佳话。

明万历以后,许多文士继承了前代文豪雅贤称道莼菜的传统,创作了数量可观的颂扬莼菜的诗词文赋。其中以袁宏道最具代表性,在他看来,西湖的莼菜在驰名的诸美食中尤美,特别是浸湘湖一带最佳,其味香粹滑柔,略如鱼髓蟹脂,但清轻远胜,比荔枝还娇脆,“唯花中之兰、果中之杨梅,可异类作配耳”。

莼菜食用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代蔬菜食用水平的提高。这就如同现在看来非常普通的“豆芽菜”一样,在明代却由于人们对蔬菜日益增长的需求,发“豆芽菜”的方法也开始得到了推广:

捡绿豆,水浸一宿。候涨,以新水淘,控干,用芦席洒湿衬地,掺豆于上,以湿草荐覆之,其芽自长。

由于“豆芽菜”无土便可栽培,简便易行,能补蔬菜短缺时的需求,所以在明代城市里出现了许多以专门出售“豆芽菜”为生的小商贩。随着城市人口激增,商业发达,在明代城市周围涌现出大量农民和商贩,专门从事蔬菜种植和出售,以供应城市日常生活的需要,他们所处的地区也就成为了蔬菜生产的专业区。如《弘治吴江志》所描述的:

成化年间的苏州吴江县庞山村,每天晨钟初静时,青壮劳力甚至幼童老叟,便一个接着一个,挑着满载蔬菜的担子,达数百担之多,入城变卖。

所以,作家陈铎专写了一题为《园户》的散曲:

通渠灌圃随时序,分畦引架勤培瓠。呈新献嫩依豪富,寻僧觅道供斋素。人能咬菜根,百事堪为做,诸公近日憎粱肉。

陈铎将种蔬菜的“园户”,列为明代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表明蔬菜在明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是非常重要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