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北京不是首都了吗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_在近代历史上

火烧 2021-05-24 11:14:31 1040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_在近代历史上 1.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近代历史上又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的准确认识,题干中“发生在北京(北平) ”是解题的关键,回顾已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_在近代历史上  

1.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近代历史上又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的准确认识,题干中“发生在北京(北平) ”是解题的关键,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

;“一二-九”运动的发生指的是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学生数千人在gcdzg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双十协定》的签订是在重庆签订;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是北平,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 。

2.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北京,简称“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gcdzg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办公所在地,中国中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先后成为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国都。1949年10月1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2015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2170.5万人,比2014年末增加18.9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82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7.9%。2015年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968.6亿元,比2014年增长6.9%。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北京由此成为全球首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即将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3.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城市,有着许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直辖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的政治、文化、科教和国际交往中心,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和管理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在地,也是中国大陆第二大城市和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

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6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比较著名的有: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宫紫禁城、祭天神庙天坛、皇家园林北海公园、颐和园和圆明园,还有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名胜古迹。

4.7. 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其作为首都的朝代有哪些

北京为五朝帝都(辽、金、元、明、清):

· 春秋战国时期为燕国国都,今位于北京之丰台区,当时称为蓟。

· 十六国时期为前燕国都

· 辽代为陪都,称燕京。

· 金朝(1115年 - 1234年)自金世宗起至1214年为中都。

· 元朝为大都。

· 明朝自永乐帝起为首都,称为京师。

· 清朝入主中原后亦把北京作国都。

·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当时称北京,北伐成功后新的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北京改称北平。

· 现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 至2006年,建都史长计906年。

5.为什么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在金朝内部的夺权斗争之后,海陵王成为了金朝的最终统治者。

海陵王的迁都,很大程度上是地域所限,因为,到了他称帝的时期,金朝领土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大的规模,因此,首都偏于东北一隅,物资运输与公文传递多有违误,使节往来也艰于行旅,致使政令无法及时畅达内外。加之金上京会宁府的宫殿楼阁、佛寺道观、市井街巷,无不留有金熙宗风行君主制的痕迹,金上京皇族的怀旧和睹物思人,极容易形成一呼百应的政治气候,给海陵王这个以杀兄(即金熙宗)夺位的帝王带来灭顶之灾。

因而海陵王想通过迁都,通过分化、分治、溶化的过程达到完全解除女真皇族的组合力与反抗力,来确保自己的皇位。 同时,海陵王本身也有志在同一中国的愿望,而统一中国必定向南进攻偏安的宋王朝。

因此,将首都向南迁移本身也是大势所趋。正是这样,历史就选择了北京。

北京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历代少数民族的最爱,同样和他的地理位置有着深层的关系。首先,北京所在之地,正好是中国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交界之处,有意思的是,唐朝之后,有影响力的少数民族,如女真、蒙古基本都是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而向南又能够控制华北平原一带,也就是现在中原一带,既能够控制东北一带,他们这些民族的发源地,也能够向南控制南方汉族的聚居场所。

当年石敬塘将云燕十六州拱手让给辽国之后,此后的几个朝廷都没有能够将其收回,也和云燕十六州本身的地形优势很有关系,正是云燕十六州所处的居高临下的态势,也令后晋以后南方的朝廷望而却步。而这种居高临下,从某种程度上看来,也是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

其次,北京在金朝以前,也是中国的边境场所。秦朝时期,北京为广阳郡治所,北靠长城,向来是边境防御的重地。

而到了汉朝,在和北方匈奴讲和的时候,这块地方也成为了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交易场所。因此,北京的胡人和汉族之间的往来也非常的紧密。

历观中国历代的一些少数民族政权,其首都很多都是建立在那些古代的边境场所。因为,对于胡人来说,设立在那些地方,一方面可以接近汉族的文化,另外一方面也不会因为胡人文化的落后而自卑的少数民族在中原腹地的被自认为高深的汉族人所耻笑。

即便,金朝以前的中原少数民族政权的北魏,在孝文帝改制之前,首都也在平城,而平城在秦汉时代,也是南方中原王朝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边境重地,同时也是交流场所。因此,更多意义上来说,北京是中国民族大融合的最终产物,加之唐代以后的少数民族起源于东北,加之北京北靠东北平原,南控中原大地的显著地理位置,也使得北京的地位越来越高。

而金朝迁都北京之后,也进一步的汉化,女真人也从原来落后走向了先进。 但是,这场由海陵王发动的内乱也使得金朝内部的实力大大的受损,当海陵王发动对宋朝的进攻的时候,准备统一中国的时候,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采石之战的惨败,也令这位"欲乘马于吴山之上"的海陵王丢了江山也丢了性命。历史也步入了金宋对峙的局面之中,此时的金朝已经无力灭亡南方偏安的南宋政权。

此后的中国又继续着长达100多年的分裂态势。直到另外一个新的强势力的产生。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知弯弓射大雕",md在他的诗词中有些轻视于成吉思汗只懂武功,而不懂文治,但正是这位蒙古历史上的伟大悍将,统一了整个蒙古部落,也令蒙古人的对外征服步入到了一个非常强盛的阶段。在蒙古勃兴的同时,也伴随着金朝的衰弱,汉化的女真人虽然在文化上提高了不少。

但是,也学到了汉族的文弱之风。其军队的战斗力和阿骨打以及四太子的时代已经无法相提并论。

金朝后期,当成吉思汗吹响了反金大旗的时候,金兵只能够节节败退,不断的丧失了原来的土地。到金宣宗宣布迁都开封的时候,蒙古大军完全占领了原来金朝的首都中都,将其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而金朝的行政中心迁到了开封所在的中原之地,也令金朝陷入了汉族反金势力范围。从此,金朝国力一蹶不振,只能够坐视灭亡。

经过蒙古几代统治者的努力,蒙古骑兵先后灭亡了西夏、金,至忽必略,改蒙古为元,后灭南宋,第四次统一中国。开始了元朝的统治。

元朝首都史称"大都",也就是在金朝首都中都的基础之上所建立的。由于,元朝和金朝一样,基本都是少数民族的政权,而且同样都来自于中国的东北一带。

因此,其定立首都的想法应该大致相同。而忽必略本人也和前面的多位蒙古大汗所不同,本身也立志于提高蒙古族的文化,也就是汉化。

也采用了一些汉族人常用的政策,但民族上的不同和将中国的民族分成4个级别,也令很多政策难以实行。此后的元朝皇帝,如英宗,也曾经大力实行汉人所实行的政策,但最终为守旧势力所杀。

而在整个元朝统治时期,中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固然,蒙古人的残暴嗜血令中原和江南一带的经济生产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在西方史学界认为,中国的衰弱正是从蒙古人入主中原开始。但是,蒙古人的入主也给了整个中国带来了新的东西。

自从元朝统一中国之后,中国再也没有出现数百年的分裂局面,此后是元、明、清三代一统。而同时也在元朝,中国对于。

6.历史上以北京为都城的朝代有哪些

北京作为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京师、顺天府等等。

先秦至秦汉

在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蓟国就在北京地区建立城市,后燕国打败蓟国,后迁都蓟,称为燕都或燕京。

秦代为蓟县,为广阳郡守驻地。

汉高帝五年,被划为燕国辖地。元凤元年复为广阳郡蓟县,属幽州。 本始元年更为广阳国首府。

东汉光武改制时,置幽州刺史部于蓟县。永元八年复为广阳郡驻所。

两晋至隋唐

直至西晋时,朝廷改广阳郡为燕国,而幽州迁治范阳。十六国后赵时,幽州驻所迁回蓟县,燕国改设为燕郡,历经前燕、前秦、前燕、后燕和北魏的统治而不变。

直至隋开皇三年废除燕郡。但很快在大业三年,隋朝改幽州为涿郡。

唐初武德年间,涿郡复称为幽州。贞观元年,幽州划归河北道管辖。后北京成为范阳节度史的驻地。安史之乱期间,安禄山曾经在这里称帝,建国号为“大燕”。唐朝平乱后,复置幽州,属卢龙节度史节制。

五代到辽金元时期

五代初期,军阀刘仁恭在这里建立割据政权,自称燕王,后被后唐消灭。辽朝于会同元年起在北京地区建立了陪都,号南京析津府,开泰元年改号燕京。

贞元元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于北京,称为中都。此后元朝、明朝和清朝的都城均建立于此。

成吉思汗于1216年攻下北京,遂设置燕京路大兴府。元世祖至元元年改为中都路大兴府。至元九年,中都大兴府正式改名为大都路,蒙古文为Khanbalik,汉字音译为汗八里、甘巴力克。

明清时期

明朝初年,以应天府 (今南京) 为京师,大都路于洪武元年八月改称为北平府,同年十月划归山东行省。洪武二年三月,改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驻地。燕王朱棣(明成祖)发动靖难战争、夺得皇位后,于永乐元年改北平为北京,也称为“行在”(皇帝所在的都城,就称“行在”),现在的北京从此得名。永乐十九年正月,明朝政府正式迁都北京,以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南京作为留都。

清朝入关后随即占领北京,亦称京师顺天府,属直隶省。并且实行旗民分居 政策,也就是八旗居住内城,汉人和回民居住外城(明朝嘉靖皇帝下令修筑)。

近代

晚清时期(1860年-1912年)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以后,外国使节和传教士得到允许进入北京,在城内各处兴建教堂,使馆则集中在东交民巷。

北京不是首都了吗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_在近代历史上

民国初年(1912年-1928年)

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同年3月迁都北京,直至民国十七年北伐军攻占北京,张作霖逃回东北,北洋政府垮台。起初北京的地方体制仍依清制,仍称顺天府。

直至民国三年,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直辖于北洋政府。这一时期,北京新建了有轨电车系统,和一批优秀的文化教育机构,如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协和医学院等。

民国中后期(1928年-1949年)

北伐战争后,中国的首都迁到南京,北京被改名为北平特别市,同时撤销京兆地方。民国十九年6月,北平被降为河北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这一时期,北京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但在文化教育方面仍有相当的优势,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波士顿”。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在这里成立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将北平改名为北京。1945年8月21日,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收复北京,并重新更名北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月31日,傅作义率领25万国民革命军投共,北平未经战斗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同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北平重新更名为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里宣告成立。

7.历史上以北京为都城的朝代有哪些

金朝(1153-1214年),一共61年,后迁都汴梁。

元朝 忽必烈 (公元1267年)在金中都城(今北京)东北另筑新城,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改称大都,成为元朝的.明朝 朱元璋 在公元 1368年在应天府(今南京)建立明朝。年号洪武。

后因靖难之役.朱棣登基.年号永乐.1421年迁都顺天府(今北京),南京应天府改为留都. 清朝.努尔哈赤 1616年建立王朝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定都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 )1644年,原明朝将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打败李自成的大顺军,随后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并迁都北京.民国(1912-1928年),一共16年,后改变成南京。中华人民共和共1949 到如今。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