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没有宦官专权 如何评价李宪这个人?李宪在宋朝宦官中的特殊之处?
如何评价李宪这个人?李宪在宋朝宦官中的特殊之处?
李宪是北宋初年著名宦官,虽然加了“著名”两个字,但是想来还有许多朋友并不知道李宪这个人。说到北宋的宦官,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有“北宋六贼”之称的童贯。
童贯是北宋时期家喻户晓的人物,位高权重,甚至一定程度上来说,还能左右皇位的更替。他以太监的身份,执掌天下兵权,却最终将宋朝带进末路,所以被列入“贼子”的行列。
由太监掌握兵权,并指挥军队作战,在宋朝并不是第一个人。只不过他在当时的权利和影响力太大,在史书上留下很大的篇幅,所以被大家所熟知。在宋朝,以太监的身份掌握军权的第一人,就是本文主角李宪。
宋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有名的重文轻武的时代。与前朝大力推崇军功,鼓励将士建功立业不同。因为宋朝的开国君主赵匡胤,就是从一位手握重兵的将帅,发动兵变,取代自己君王基业的人物。所以在建立宋朝,统一中国之后,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宋太祖对军权开始大幅度限制。
先是“杯酒释兵权”,将地方兵权收归中央所有。随后又推行调兵权和统兵权的分离,进一步加强君主对军队的控制。除了以上两个大政策的实施,用以加强对军队的控制之外,宋朝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从细微的地方保证自己在军权上的绝对统治。
宋朝军队行军作战,皇帝都会派自己的心腹内侍随军,以保持自己对将帅的监控。这种制度实施的时间越久,就使得本来没有实权的太监,渐渐的开始掌握兵权,担任高级军事长宫。而李宪,正是由“监军”过渡到军事长官的第一人,是“军事太监”的鼻祖。此后太监担任军事长官,自李宪起,所以李宪又有天下第一太监的叫法。
李宪这个人在年少之时,进入后宫内院。他一步步的爬到日后手握重权的位置,不仅仅靠的是皇帝的宠爱和溜须拍马的本事,同样的还有真本事。

李宪是一个十分聪慧而又有眼力见的孩子,能吃苦耐劳,适应环境,寻找更大的生存机会。在刚刚进入后宫之时,李宪因为不懂皇宫规矩,年纪小又不通人情,所以受到了很多的排挤和责骂。但是随着他在后宫的时间越久,他渐渐的学会了看人眼色行事。不仅能将事情办的妥当,而且还能奉承迎合上级。凭借自己的聪慧,李宪脱离了底层太监行列。
李宪还是一个非常有军事才华的人,在韩绛手下工作的时候,就能依据形势,分析出是否进攻夏军。在将领不听劝诫,攻打下夏人所占山寨的时候,他又能分析敌我双方兵力,表明不应分兵削弱己方防守能力。凭借自己对形势的准确掌控,日后出事,才能不仅不受到责罚,还能受到皇帝重用。
李宪的军事才华,在他日后真正掌权之后,表现的更为明显。不仅镇压农民起义,而且转战西北边陲,保证大宋利益。
而与军事才能相对的,是他恃宠骄恣,得意时对将士们颐指气使,临事时又把自己的失误推个一千二净,所以不但不得西北将士之心,也不得朝臣之心。所以到了后来,受到御史弹劾,最终受到贬谪,老死陈州。
李宪既不像一般战将那样赢得臣庶的爱戴,也不像一些恶贯满盈的大阉那样国人皆曰杀,所以老死的结局,算是十分好的了。
相关文章
- 宦官是太监吗 洞悉宦官掌权的奥秘――仇士良
- 八不罕皇后 揭秘唐朝宦官掌权原因:宰相皇后都不如家奴放心
- 唐朝宦官专权 唐朝宦官掌权原因:宰相皇后不如家奴放心
- 唐朝有几个皇帝被太监杀死 揭秘:唐朝历史上太监宦官们杀死了哪些丞相?
- 为什么宋朝没有宦官专权 北宋宦官李神福简介 李神福什么时候死的?
- 东厂和西厂都是太监吗 东厂作为明代宦官专权的重要表现,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 外戚宦官的专权的兴起 外戚宦官争不断,引来了东汉大乱
- 大宋朝历代丞相 宋朝史上的宦官们为何都怕宰相怕得要命呢
- 唐末宦官专权 田令孜生平经历有哪些 唐末当权宦官田令孜简介
- 唐朝年号 县令抓宦官,宦官反打县令,从一件小事看唐朝中后期宦官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