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文图 求一个关于新疆的地理人文介绍要详细
求一个关于新疆的地理人文介绍要详细
新疆,古称
新疆
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公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共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13个。
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各族人民劳动、生息、繁衍了几千年,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截至2006年末,新疆总人口为205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0.4%。
新疆现有14个地、州、市,包括5个自治州、7个地区、2个地级市;88个县(市),包括33个边境县(市)、6个民族自治县;以及853个乡镇,包括43个民族乡。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14个师,175个农牧团场,总人口258万人。
编辑本段 回目录 新疆 - 古代历史西汉王朝统一西域大业是从讨伐匈奴开始的。
匈奴
新疆
是秦汉之际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活动的一个实力强盛的游牧民族,初弱后强盛。
匈奴对北方地区包括西域的统一管辖,结束了该地区长期以来诸游牧部落不相统属的分割局面,为后来全国性的统一局面形成创造了条件。
汉武帝为打败匈奴,巩固其统治,决定“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
”为此他先后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古读dà rou zhī,现读dà yue zhī)对抗匈奴。
张骞的西使加深了中原地区对西域的了解,扩大了汉朝在西域诸地的政治影响,为汉朝统一西域创造了条件。
公元前60年,驻扎西域的日逐王贤掸降汉,天山南北诸地均归汉朝中央政府统属,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标志着西域诸地自此成为我国的一部分。
新疆地形地貌可以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北面是阿尔泰山,南面是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
新疆
北为北疆。
昆仑山、天山环抱着塔里木盆地,天山、阿尔泰山之间镶嵌着准噶尔盆地,塔里木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三大河流浇灌着天山南北的片片绿洲。
塔里木盆地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盆地。
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贯穿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长约2100公里,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
准噶尔盆地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盆地。
盆地中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约4.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沙漠。
在新疆南部有号称“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东部有吐鲁番盆地,最低点-154米,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地方。
在新疆西部有被誉为“塞外江南”的伊犁盆地。
新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天然降水量155毫米。
区内山脉融雪形成众多河流,绿洲分布于盆地边缘和河流流域,绿洲总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5%,具有典型的绿洲生态特点。
自治区政府驻乌鲁木齐市。
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处欧亚大陆中心。
面积166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1/6,是中国面积最大的一个省区。
除东南联接甘肃、青海,南部联接西藏外,其余与8个国家为邻,即东北部与蒙古毗邻,北部同俄罗斯联邦接壤,西北部及西部分别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部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接界,边境线长达5400多公里,是中国边境线最长、对外口岸最多的一个省区,这使新疆对外开放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