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之能臣 能臣還是奸賊,奸雄還是英雄,許劭究竟是如何評價曹操的?
能臣還是奸賊,奸雄還是英雄,許劭究竟是如何評價曹操的?
縱觀中國古代歷史人物,往往都是頗具爭議,而曹操無疑是其中極具爭議的一位。關於曹操的評價,歷來存有爭議,有人說他是千古一遇的雄主,有人說他是禍國殃民的奸賊。
而更為有趣的是,身為漢末名士的許劭,在對曹操的評價中,既稱曹操是能臣、奸雄、又稱曹操是奸賊和英雄。那麽,許劭究竟是如何評價曹操的?他的原話又到底是什麽呢?
根據《三國志》、《後漢書》等相關史書記載,在關於許劭對曹操的評價一事上,存在兩個版本,具體闡述如下:
其一: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此句出自裴松之為《三國志·武帝紀》所注引的《異同雜語》,原文記載為:“(太祖)嘗問許子將:‘我何如人?’子將不答。固問之,子將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太祖大笑。”
上述記載中的太祖,便是曹操。根據這一版本的記載,許劭是在曹操數次固問的情況下,而對曹操說出了其“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語。
其二: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此句出自《後漢書•卷六十八•許劭傳》,原文記載為:“曹操微時,常卑辭厚禮,求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對,操乃伺隙脅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操大悅而去。”
根據這一記載,許劭則是在曹操威逼脅迫的情況下,不得已地對曹操做出了“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的評語。
若從字面意思上來看,這兩種記載所要表達的意思截然不同。具體而言:以《異同雜語》的記載來說,許劭認為曹操在太平之世是能臣,在大亂之世則是奸雄;而以《後漢書》的記載來看,許劭則認為曹操在太平之世是奸賊,在亂世之中則是英雄。細細品味,二者的差別確實是極為明顯。
若論對後世的影響,無疑是《異同雜語》中“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價流傳更廣,對民間的影響更大。而《後漢書》中“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的評價則很少有人知曉。
若以使用手法來看,無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還是“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都採用了對比的手法,以太平之世和天下亂世這兩個維度來對曹操進行評價。
歷史早已證明,曹操身處的漢末時代,正是一個明顯的亂世。而在這亂世之中,曹操究竟是一位奸雄還是一位英雄呢?
根據上述兩種記載,並加以個人分析,本人更加傾向《後漢書》中的說法,亂世之中的曹操是英雄,而非奸雄。英雄與奸雄,雖僅有一字之差,但褒貶之意顯而易見。顧名思義,英雄是指才能勇武過人的人,而奸雄則是指弄權欺世的人。
縱觀曹操一生的行動軌跡,國難之際而毅然陳留起兵,一馬當先討伐董卓,平定青州黃巾余賊,剪除袁術、呂布、張繡、袁紹、劉表、韓遂、張魯等割據軍閥。可以說,他以一人之力席卷整個北方,以一己之能震懾天下群雄,其身上所蘊含的英雄特質,明顯多於奸雄特徵。
而此點,正如曹操在《十二月己亥令》中自述道:“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曹操是一位英雄,更為準確地說,是一位被人誤解的英雄。曹操的性格特徵中或許有奸詐狡猾的因素,但在曹操的行為和功績面前,這些都是次要的。英雄可以不被認可,但絕不能被否定。
綜上,本人更傾向《後漢書》中的記載,許劭對曹操的評價應該是“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不知在各位心中,曹操是奸雄還是英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