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安徽名人馆地址在哪里 重庆历史名人馆的五大部分是那些

火烧 2022-11-26 15:31:37 1070
重庆历史名人馆的五大部分是那些 长寿谷位于南山东麓,其地貌呈谷状纵伸,依攀山势,直冲云霄,谷线全长2300米。其间鸟鸣不断、溪水常流、林木郁郁葱葱、岩石突兀奇特。设计者们巧用天然形胜,从不同角度,以“

重庆历史名人馆的五大部分是那些  

长寿谷位于南山东麓,其地貌呈谷状纵伸,依攀山势,直冲云霄,谷线全长2300米。

其间鸟鸣不断、溪水常流、林木郁郁葱葱、岩石突兀奇特。

设计者们巧用天然形胜,从不同角度,以“流动”和“静止”的状态揭示着传统“寿”文化的内核。

其主要景观包括:根据佛经中提到的有关观世音就是“无量寿佛”之法身的记载而建造的18米高的铜制“无量寿佛”;一个代表谷中所流之水实乃救度众生之水的铜制皮袋“流水尊者”;刻有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所书之“寿比南山”的巨大石刻等。

为了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的“寿”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其历史价值和久远生命力,进一步丰富当地的民俗文化氛围,一个设计新颖,独具创意,以寿文化为主题的富有热带雨林特色的大型自然山水园“长寿谷”将在南山文化旅游区内建成,并于“首届中国南山长寿文化节”正式向游人开放。

长寿区(原长寿县)位于重庆市东部,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县。

县名的由来,传说纷纭,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在明代洪武年间,有一位状元及第官拜当朝的宰相,一次下乡察访民情,路过双龙场,(一说是路过新市乡附近的河石井),突遇大雨滂沱,便在酒店歇息躲雨,得见酒店对面一家庭院张灯结彩,鼓乐齐鸣,笙歌不辍,人来客往,十分热闹,正待问个究竟。

却见一位老翁,满头白发,银须齐胸,年约九十有余,来店沽酒,自称是给爷爷做寿。

这位宰相听后,兴趣油然而生,便向老翁问道:“令祖父高龄几何?”老翁笑答:“我的祖父正满一百五十岁”。

宰相越发惊奇,正欲细问,又见一个年约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来到老翁面前,口称爷爷,给你送来雨伞。

片刻,又有一个儿童蹦蹦跳跳欢天喜地前来,称送伞者为爷爷,要他回去拜寿行礼。

宰相在这里再也按捺不住,于是亲赴寿翁家祝贺,宾主动寒暄中,主人察言观色,深感来人谈吐不凡,遂取出文房四宝,请其题词留念。

宰相亦不推诿,接过笔来,龙飞凤舞地写下“花眼偶文”四个大字。

主人不解其意,向他请教,宰相便以每个字为句首,写下四句诗:   花甲两轮半,眼观七代孙;   偶遇风雨阻,文星拜寿星。

  下方落款是:“天子门生门生天子”。

主宾们才恍然大悟,方知客人是当朝宰相,又是皇帝的老师,大家不由肃然起敬。

  这位宰相通过察访,了解到这个古老文明的乐温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民风淳朴,热爱劳动,百岁老人比比皆是。

便回朝奏明天子,从是年九月开始,遂改乐温县为长寿县。

  这个美妙的传说,历经数百年,至今民间还绘声绘色盛传不衰。

但此事毕竟是传说,没有事实根据。

长寿县名究竟由来如何?要从长寿县的地理沿革说起。

安徽名人馆地址在哪里 重庆历史名人馆的五大部分是那些

根据重庆简史记载,在战国时期,秦惠王更元九年(即公元前三百一十六年)以前,四川东部一带处在氏族部落阶段,缺乏详细的文字记载,无法查证。

按长江所经之地,长寿周围古代氏族、部落的分布情况判断,长寿属于枳。

有巴、枳、鱼等氏族。

巴:其地在今重庆附近;鱼:其地在今奉节区;枳:其地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乡,氏族部落时期,长寿属枳,隶属巴国梁州。

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置三十六郡,长寿县域属巴郡的枳县。

《正义》枳:“今涪州城,为秦枳县,在江南”。

《龚志》云:“枳辖今涪陵,长寿等县地”。

县治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乡。

西汉、东汉、三国蜀汉以及西晋时期,长寿县属枳县部份,隶属涪陵郡。

东晋(公元347--420年)时期,晋桓温平蜀,以旧枳县为涪陵郡治,而迁巴郡之枳于邻溪口(今渝北区洛碛镇),长寿区域仍是枳县一部份,隶属涪陵郡。

南朝、西魏、北周时期,枳区隶属巴郡,直至隋朝开皇初废郡止。

  唐代武德二年,正式置乐温县(即今长寿区域),隶属涪州。

“因其地常温,禾稼早熟,民乐之”,故定名为乐温县。

元末明玉珍及其子明升踞蜀十年(公元1361--1371年),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夏,都重庆。

明代洪武六年九月,明玉珍将乐温县改名长寿县。

以县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多长寿老人,因此得名。

《明志》:长寿“府东少北,洪武二年置” 县城仁和场灌滩寺。

明天顺中,知县时顺始迁县城于铜鼓坎,下则濒临长江,外环以深濠。

万历年间,不幸中火,知区王来举重修。

崇祯末年,复毁于农民起义军。

清代康熙六年,知县余钰复移置于凤山,以石修砌成垣,辟有四门:东名“迎晖门”;南名“安庆门”;西名“集凤门”北名“拱辰门”。

八年功竣。

至此,长寿县城规模始具,人称“凤城”,直到今日。

  直至现在,长寿区同样也不负长寿之名。

到2004年末,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到14.1万人,占总人口的12.8%,已超过国际通用人口老龄化起点(7%)的标准线。

假若你来到长寿区的协信广场上,可以很惊奇的发现,整个广场上大多数都是老年人,是一道十分让人感到温暖的风景线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