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佛香阁值得去吗 颐和佛香阁的资料

火烧 2022-12-13 10:56:17 1044
颐和佛香阁的资料 佛香阁是颐和园的主体建筑,建筑在万寿山前山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南对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以它为中心的各建筑群严整而对称地向两翼展开,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派相当宏伟。佛香阁高40米,8

颐和佛香阁的资料  

佛香阁是颐和园的主体建筑,建筑在万寿山前山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南对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以它为中心的各建筑群严整而对称地向两翼展开,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派相当宏伟。

佛香阁高40米,8面3层4重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

佛香阁是一座宏伟的塔式宗教建筑,为全颐和园建筑布局的中心。

"佛香"二字来源于佛教对佛的歌颂。

佛香阁值得去吗 颐和佛香阁的资料

该阁仿杭州的六和塔建造,兴建在20米的石造台基上,八面三层四重檐。

阁高41米,内有八根铁梨木大柱,直贯顶部,下有20米高的石台基。

阁上层榜曰 “式延风教”,中层榜曰“气象昭回”,下层榜曰“云外天香”,阁名 “佛香阁”。

内供接引佛,每月望朔,慈禧在此烧香礼佛。

[1]佛香阁是一座宏伟的塔式宗教建筑,为全颐和园建筑布局的中心。

"佛香"二字来源于佛教对佛的歌颂。

该阁仿杭州的六和塔建造,兴建在20米的石造台基上,八面三层四重檐。

阁高41米,内有八根铁梨木大柱,直贯顶部,下有20米高的石台基。

阁上层榜曰 “式延风教”,中层榜曰“气象昭回”,下层榜曰“云外天香”,阁名 “佛香阁”。

内供接引佛,每月望朔,慈禧在此烧香礼佛。

[1]佛香阁高41米,建筑在20米高的石造台基上,内有八根坚硬的铁梨森巨柱支撑,结构复杂,独具匠心,高台矗立,气势磅礴。

它将东边的圆明园、畅春园,西边的静明园、静宜园以及万寿山周转十几里以内的优美风景提携于周围,把当时的“三山五园”巧妙地加成一体,使之成为一个大型皇家园林风景区。

据说这座巨大的建筑物被英法联军烧毁后,1891年花了78万两面三刀银子重建,是颐和园是城最大的工程项目。

登上佛香阁,周围数十里的景色尽收眼底。

佛香阁高41米,八面三层四重檐,建于万寿山前山的巨大石造台基上,这座台基,包山而筑。

把佛香阁高高托举出山脊之上。

仰视有高出云表之概,随处都能见到它的姿影。

阁仗山雄,山因阁秀,万寿山在远处西山群峰的屏嶂和近处玉泉山的陪衬下,小中见大,气势非凡,苍松

佛香阁与昆明湖

翠柏,秀色葱茏。

佛香阁面对的昆明湖又恰到好处地把这个画面全部倒映出来,山之葱茏,水之澄碧,天光接引,令人荡气舒怀。

中国造园家们所津津乐道的造园手法--借景、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运用和体现。

佛香阁建筑在60多米高的山坡上,阁高41米,8面、3层、4重檐,外形按武昌黄鹤楼设计。

始建于乾隆时代, 供接引佛,第逢初一、十五,慈禧在此烧香礼佛。

佛香阁是全园的中心建筑,为颐和园的标志, 也是中国古建筑精品之一,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阁前有八字形台阶直登台上,登上佛香阁, 可饱览昆明湖上风光和四周景色。

佛香阁往上是颐和园制高建筑“智慧海”,俗称“无梁殿”。

内部结构以纵横交错的拱券支撑顶部, 不用枋梁承重。

该殿无木料,得以逃过1860年的大火,但殿中佛像及殿外壁上千余尊小佛像却被列强盗走。

[4]

编辑本段

相关故事

乾隆修造清漪园时,原准备在此处建一座九层宝塔,当

佛香阁

建到第八层,乾隆一道圣旨,把已建好的八层拆掉,重新建造了一座八方阁,即佛香阁。

对于乾隆拆塔建阁之事,历来众说不一。

一种认为:乾隆建延寿塔,名义上为母后作寿,实则为把三山五园连成一体,想使延寿塔成为携东西皇家园林的主体建筑。

但建到第八层时发现和原来想象不符,故拆塔建阁;另一种认为,京西一带,历来塔多,为避免塔影重叠,乾隆才下决心拆塔建阁。

实际上,建阁确实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阁高而有气势,大而稳重,与前山建筑融洽得体。

还有传说是这么讲的,当年皇帝想在海淀这片风景秀美的地段造大园子。

最早是乾隆皇帝,人家说这万寿山下是个古墓,是明朝某个王妃的墓,动不得。

号称这妃子当年可不是善主,她的墓动不得! 乾隆听了,说怕什么,给乾隆亲到现场一看墓的大石门已被挖开,可是门里面刻着八个大字:“你不动我,我不动你!”乾隆一下就吓坏了。

赶忙命人把土都盖回去,并在万寿山上盖一大庙镇住着不冥的鬼魂,这就是佛香阁了。

[5]

参考资料:://baike.baidu/view/580903.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