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近代重要历史人物 中国近现代史:对某一历史人物的评价急~

火烧 2021-08-02 14:18:37 1072
中国近现代史:对某一历史人物的评价急~ 康有为康有为(1858-1927),又名祖诒,字广夏,号长素(更生),广东南海人。出身于官宦家庭。幼年受严格正统教育。1876年师从朱次琦“经世之学”。1879

中国近现代史:对某一历史人物的评价急~  

康有为

康有为(1858-1927),又名祖诒,字广夏,号长素(更生),广东南海人。

出身于官宦家庭。

幼年受严格正统教育。

1876年师从朱次琦“经世之学”。

1879年(22岁)任职于北京,“乃哀物悼志,以经营天下为志”。

1888年趁入京应试之际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改良政治,提出“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为他人所阻而不得上达至帝。

后返粤晤今文经学家廖平受启发,写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书,意图尊孔子为教主,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主张,以扫除变法的障碍。

1894年中日战争我国失败,康联合各省举人1300余人发动“公车上书”,呼请“据和、迁都、练兵、变法”。

此后在北京上海分别组织强学会,创刊《万国公报》、《强学报》等刊物,进行变法的宣传。

1896年光绪帝召见他,康上奏折提出一系列变法主张,进行“百日维新”,以失败告终后逃沪转港赴日,与梁启超一起拒绝了孙中山等的争取。

后赴加拿大、英国,意图借助他力辅助光绪帝掌权未果。

后又赴加拿大组织保皇会。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入侵。

1905年同盟会成立。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1908年清政府公布宪法大纲,此后不到两个月光绪帝驾崩,康上书摄政王请杀袁世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政府,康提出“共和体制不能行于中国”提出“虚君共和”。

1913年康回国为母奔丧,袁世凯请其去北京,康拒未去,康留上海主编《不忍》杂志,组织孔教会。

1917年康为张勋拥护溥仪发布《共和平议》,称“中国若仍行民主,始于小分裂,渐成大分裂,终至灭亡”。

后张勋以失败告终。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康参孔于曲阜,称上海反帝运动为“沪乱”、北伐为“粤乱”。

1927年临终前仍向溥仪“上折谢恩”,并称“以心肝奉至尊,愿效坠露轻尘之报”。

中国近代重要历史人物 中国近现代史:对某一历史人物的评价急~

康有为是清末民初最有影响的思想家 ,在 1 9世纪的最后几年 ,他领导了中国知识界的启蒙运动。

先是 1 895年的“公车上书” ,其后 ,他以进书和进谏的方式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改革。

在康有为之前 ,从来没有一个思想家敢于像康有为那样把他们改革中国政治体制的建议和设想反复向皇帝提出。

在我国历史上 ,他首次倡导了政治体制上的中西结合 ,最早在中国提出了立宪政体 ,并提出了具体的宪政方案 :兴民权、设议会、进行选举和地方自治 ,在坚持儒家传统和帝制的前提下 ,逐步学习西方的立宪经验。

康有为的立宪思想有很多保守的成份 ,但作为我们民族思想文化成果的组成部分 ,仍然应当重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