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敲山震虎的成语解释 兵不厌诈(汉语成语)详细资料大全

火烧 2021-08-25 03:21:15 1043
兵不厌诈 汉语成语 详细资料大全 兵不厌诈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 ī g ú yà zhà,意思是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也指用巧妙的手段骗人。基本介绍中文名:兵不厌诈拼音:
敲山震虎的成语解释 兵不厌诈(汉语成语)详细资料大全

兵不厌诈(汉语成语)详细资料大全  

兵不厌诈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īng bú yàn zhà,意思是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也指用巧妙的手段骗人。

基本介绍

中文名:兵不厌诈拼音:bīng bú yàn zhà反义词:先礼后兵、堂堂正正近义词:兵不厌权、不宣而战解释:用巧妙的手段骗人出处:《韩非子·难一》 解释,出处,用法,

解释

厌:排斥,嫌恶,憎恶;诈:欺骗。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也指用巧妙的手段骗人。

出处

《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 《北齐书》:事贵应机,兵不厌诈。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若说兵不厌诈,诸葛亦无如此之阵图,若说幻不厌深,偃师亦无如此之机械。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攸 ( 许攸 )笑曰:‘世人皆言 孟德奸雄,今果然也!’ 操 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操使蔡中、蔡和诈降,刺探我军中事,公瑾将计就计,正要他通报讯息。兵不厌诈,公瑾之谋是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诩曰:“兵不厌诈,可伪许之;然后用反间计,令韩、马相疑,则一鼓可破也。” 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王文成公用兵》:“凡此皆出奇制胜,所谓兵不厌诈,非小儒所能知也。”

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采用迷惑敌人的方法作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