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粟裕1958年为何挨整:“树大招风”得罪ph

火烧 2021-08-21 13:54:11 1096
粟裕1958年为何挨整:“树大招风”得罪 h 本文摘自《名将粟裕珍闻录》,张雄文著,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粟裕不是元帅,却是md极为倚重的方面军统帅,屡屡被委以征战重任,堪称他与蒋介石争天下的杀手锏。
粟裕1958年为何挨整:“树大招风”得罪ph

粟裕1958年为何挨整:“树大招风”得罪ph  

本文摘自《名将粟裕珍闻录》,张雄文著,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 粟裕不是元帅,却是md极为倚重的方面军统帅,屡屡被委以征战重任,堪称他与蒋介石争天下的杀手锏。 这两个湖南老乡,战争年代里,是“君臣相得”的典范。 “无湘不成军”,湖南这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南蛮之地”,近代以来,出了一拨又一拨的军事人才。其中,1955年授衔元帅的就有三人:ph、贺龙、罗荣桓;大将则有六人: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 与陈赓等几位老乡大将不同,他们(黄克诚除外)很早就和md有着不小的渊源,可谓知根知底,而粟裕虽然也是见面“泪汪汪”的老乡,与md的交情却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粟裕的异军突起,的确出乎md的意外。 如果说人才有两种,一种是少年得志,风光无限;一种是大器晚成,后来居上,那么粟裕显然是后者。 他虽然赶上了男儿向往的铁血时代,随dz上了井冈山“落草”,见到了闻名遐迩的“山大王”md,但一来是兵头将尾的小小连党代表,二来没有当时最吃香的过硬文凭(黄埔军校毕业),md也到底不是神,还没能一眼看出他的能耐。 他虽然也自觉以md为师,默默地跟着他学打仗,不断琢磨他运兵遣将的战法,但很长时间里,md却还不大熟悉这位勤勉的好“学生”。 1929年6月,md在红四军七大上落选,黯然离开了前委书记的岗位,到福建永定的天子洞养病。陪同md离开的江华后来回忆说:“那时我们一行人真有些灰溜溜的样子。”①萧克也回忆说:“md同志一气之下,据说跑到漳州‘养病’去了。” ② 这时候,粟裕还是红四军的基层干部:三连连长,奉命带所部保卫md。 这是他与md的第一次长时间的“亲密接触”,十分尽职尽责,不敢有丝毫疏忽懈怠。 他把全连百来号人马分为两拨,自己亲自带一部分跟在md身边,另一部分则安排在驻地附近活动,随时注意四周的动向。 md尽管心情不大好,但对粟裕这位“卫士长”开始有所了解,也很欣赏他的细心周到,觉得安全有了保障后(蒋介石的陈维远部就在附近),便放心地埋头写自己的东西。 粟裕是老实人,除了每天例行地探望、问候之外,再没有过多的“亲近”之举,也就未能更多地引起md的好感。 识人之道的最高境界是识人于落难之时。 md是一个很讲感情的人,对患难时支持自己的人,是十分感念的。bl就因为这回红四军七大上作为少数派,竭力支持他,捞到了政治上的第一桶金,1970年前的数十年间,一直是他最信任的正牌“嫡系”。 粟裕则不但在红四军七大上沉默寡言,表现平平,警卫的时候又没有“交心”的宽慰话语,显得有些木讷,与灵泛的同龄人bl自然不能比。 不过,md的落难,毕竟也使他与粟裕之间有了一段难得的渊源。 这种“一同下过乡”的经历,情义上虽然与他跟dp、罗荣桓“一同下过岗”有不小的差异,但也非一般人能有的缘分。这是后来md也信任粟裕,将华东野战军的战役指挥交给他负责,并屡屡交代“不必请示”,不断委以重任的基础。 一年后的1930年底,粟裕走上了高级指挥员行列,出任红六十四师师长。这个师虽然是装备简陋的师级单位,却与红军主力bl的红四军一样,一度直属红一方面军总部指挥,归总司令dz、政委md直接指挥。 粟裕与md的接触因此多了起来,开始正儿八经学打仗。在第一次反“围剿”中,还给md献了一条锦囊妙计,因此大获全胜,活捉了张辉瓒。 1931年5月第二次反“围剿”时,粟裕带红六十四师与黄公略的红三军一起,在板坑打败了蒋介石的公秉藩部。 战后,他与政委高自立将战况及下一步如何行动的请示写成短信,派通信员送交md、dz: 总司令 政治委员 职部……于午前十一时许在板坑右翼高山与敌公秉藩接触,直至午后五时敌始溃散……职部自昨日出发后与(红)三军全无联络,未知各方情况如何?行动如何?望示知。 兹送上××××情报一并送来之(请)查收。 六十四师职 粟裕 高自立 五月十七日午前一时于板坑① 这封简短的信函,见证了一场枪林弹雨的厮杀,是至今发现的粟裕与md直接对话的最早文电。 如果再这样对话一两年,粟裕的军事才干被md多注意几回,他再上升一个台阶,成为军级或军团级主官,彻底摆脱后来资历束缚的阴影,应当是极有可能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