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张富清得了功 董卓—战功赫赫屡建奇功,可惜丧尽忠贞成奸雄
董卓—战功赫赫屡建奇功,可惜丧尽忠贞成奸雄 说起汉代历史,有一个人就必须要提及到,因为这个人曾经有一段时间影响了历史的发展走向,正是他的存在,为后期三国的三足鼎立的局势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就
董卓—战功赫赫屡建奇功,可惜丧尽忠贞成奸雄

说起汉代历史,有一个人就必须要提及到,因为这个人曾经有一段时间影响了历史的发展走向,正是他的存在,为后期三国的三足鼎立的局势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就不会有三国的出现,当然这么说有一点绝对,但这两者之间必然有着一定程度上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从来就不存在什么英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人物对历史的发展也同样具有极大的作用。 而这个人就是董卓,董卓一生可以说是功勋无数,战功赫赫。汉朝的凉州地处西北边陲,土地贫瘠,并长期与游牧民族交战。凉州人以射猎为业,居无定所,过着刀口舔血的生活。凉州的地理环境加上东汉末年的动乱,孕育了一批军事人才,董卓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三国志》说,董卓臂力过人,身背两弓,骑马奔驰之际,能左右开弓。说明了董卓的力量非常的强以及骑射之精通。董卓在作战指挥和统帅部队上都有着自己的一套非常成熟的体系,以至于后来他统治千军万马仍然是游刃有余,这正是得益于他之前在太守和刺史等位置上时,在与盗贼和游牧民族的战斗中充分的显示了他的军事才华,并且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可以说他的作战理论在当时来说就已经非常先进了。 当时董卓军就已经深得皇上的欣赏和钦佩,于是在官场上也是平步青云,基本很少走弯路,结果董卓很快就当上了军司马,这个职位在当时的所有军队职务中已经算是非常高的了,而且董卓还在这个位置上参加了几场战争呢,这为他后来走上更高的位置积累了相当可贵的经验。。当时战争结束后,皇帝就立马对董卓进行了非常丰厚的赏赐,但是董卓将皇帝的赏赐当场就分给了手底下所有奋勇杀敌的兵卒,而且给自己什么都没留下。 当时军中很多人员都建议他不要全部下发下去,但是董卓一直坚持要将所有受到的赏赐悉数发给兵卒们,自己不留一分一毫。他说在战争中这些兵卒才是最辛苦、最危险的人,他们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来战斗。战争能够取得胜利,完全是因为他们的英勇和顽强,他们才是最配得上得到这些奖赏的人。在史书上是这么写的,董卓与司马尹端并击羌军,大破之。击毙羌族首领,斩首万余级。战争结束后,董卓「 ”拜郎中,赐缣九千匹”。董卓说,自己虽有指挥之功,但作战还是要依靠士卒,于是,董卓把这九千匹缣全部分给了吏卒。这段史实说明董卓不但善战,而且具备作统帅的风度。这也是董卓日后成为西凉军阀首领的重要原因。 后来,董卓在很多次战役中都取得了非常傲人的成绩,但是在讨伐黄巾军的时候由于一个非常偶然的情况,他不幸打了败仗,皇帝为了追究责任,派出了钦差大臣进行调查,后来董卓将责任全部揽了下来,自己遭到了严重的处分。 后来董卓被罢免官职,但是他不是一个惯于屈服的人,这次处罚并没有击倒他,他反而更加奋进了,在练习杀敌本领的同时,不忘行贿当时极具权力和威望的十常侍,只要他们在皇帝面前说点好话,一个人的发展也就基本定下来了。 董卓非常善于作战,当时整个西北方向都不是非常太平,经常发生烧杀掠夺,经常战火四起,朝廷对此也是束手无策,只能派遣一个作战经验丰富的人前往。于是在大家的极力推荐下,董卓开始了守护边疆的岁月,后来掌握了整个东汉西北方向的所有兵力,后来朝廷也是为了平衡势力,让他回京城为官。 董卓是一个城府非常深的人,他知道调离他现在的岗位意味着什么,这其实就是要卸了董卓的军权,因为当时他的势力大到已经威胁到皇帝了。每一次接到朝廷要调离董卓从凉州离开时,总会出现羌族出来捣乱的情况,这让董卓也无法安心回去,只能送去书信回去,确实是羌族只要一听说董卓离开就要造反和暴乱,而这个时候只有董卓才能控制住局面,再说了很多人都不愿来这边来,而董卓多次请缨要将暴乱的羌族一网打尽。 汉灵帝曾征他回朝任少府,少府位列九卿,但是只管理皇家的琐碎事物,没有兵权。董卓不愿意放弃兵权,以所部羌胡不让自己离开为借口,上书拒命,朝廷对他也没有办法。汉灵帝病重时,诏命董卓为并州牧,这是一个实权很大的官职,但要将他的兵权交给皇甫嵩。董卓再次找借口拒绝,并驻兵河东(今山西运城、永济一带)。关于此事还有一种说法,朝廷为了把董卓调离其根据地凉州,任命他为并州牧。董卓认识到朝廷用心,遂要求带上亲兵。国家疲弱之际,东汉朝廷无力和强臣讨价还价,只好答应董卓的要求。于是董卓带上三千亲兵,前往并州赴任。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刘宏死,汉少帝刘辩继位,外戚何进辅政。何进与贵族官僚袁绍合谋诛杀宦官,不顾朝臣反对,私召凉州军阀董卓率凉州军入京,以帮助他们诛杀宦官张让和段珪。后因谋泄,何进被张让等所杀。袁绍带兵入宫,杀尽宦官,控制朝廷。随后董卓引军进入洛阳,由此成为一代奸雄。
很赞哦! (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