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将中,唯一一名少数民族大将是?

火烧 2022-07-30 14:36:52 1081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将中,唯一一名少数民族大将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将中,唯一一名少数民族大将是?第一位少数民族大将——粟裕刘伯承元帅称赞他是“常胜将军”,md也说他不简单,1955年授衔时,名列共和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将中,唯一一名少数民族大将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将中,唯一一名少数民族大将是?

第一位少数民族大将
——粟裕
刘伯承元帅称赞他是“常胜将军”,md也说他不简单,1955年授衔时,名列共和国10位大将之首。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第一位少数民族大将。他就是粟裕。
粟裕,1907年8月10日出生于湖南省会同县枫木树脚村,侗族。少年投笔从戎。1926年加入共青团,1927年转为中共党员,参加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
粟裕戎马一生,指挥打过无数胜仗,以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著称。他指挥的苏中战役七战七捷,md亲拟电文要求“各区仿照办理”。山东、华中两大野战军会合后,中央决定: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商定,“战役指挥由栗(裕)负责”。粟裕高超的指挥艺术,深得md赞赏。
粟裕性格内向,不尚空言。但是,在军事指挥上却很有主见。解放战争时期,md和中央军委曾有几次重大战略部署皆因粟裕持不同意见而变更。一些重大战略问题,md喜欢先听听他的意见。在发给粟裕有关作战问题的许多文电结尾处,都注明请粟裕“熟筹见复”。
解放战争时期,粟裕两让司令,愿充副职的美德,更为世人所敬仰,传为佳话。
1984年2月5日,打过无数胜仗的粟裕大将走完了自已光辉的一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将最后去世的是谁

肖劲光。
肖劲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军事指挥员,杰出军事家。1903 年生,湖南长沙人。1920 年冬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 年转入gcdzg。参加北伐战争。曾两次赴苏联军事学校学习。1930 年12 月后历任军区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军参谋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军团政治委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肖劲光任湖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为人民海军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1989 年3月29 日在北京病逝。

中国人民解放军 现在有大将吗??

最高是上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任大将有多少?

目前已经没有大将军衔。最高为上将。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谭政邮票1906泽钱吗?

谭震是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的,当时发行了一套十大将军的纪念邮票,发行量大,市价不高。

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将中,唯一一名少数民族大将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罗瑞卿的儿子

罗瑞卿大共生有子女8分别罗箭、罗峪田、罗峪书、罗宇、峪治、峪平、罗原、罗寰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唯一宗是

唯一宗旨是,紧紧地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记得采纳啊

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的外籍将军是谁?

洪水
长征是一个有世界影响的大事件,有一些外国人也参加了长征。其中有一位越南人,1924年随胡志明来到中国,投身中国革命,也参加了长征。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授予军衔的唯一的一位外籍将军。这位越南籍将军是洪水。
他来自越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惟一的外籍将军,也是越南人民军中惟一的中国将军。他曾在黄埔军校受训,历经中国革命全程,并参与了新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征途中,多才多艺的洪水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洪水原名武元博,又叫阮山。1906年10月1日,出生在越南河内的一个富裕家庭,为了探寻救国济世的真理,他曾赴法国学习和考察,有幸结识了胡志明和正在法国留学的一些gcdzg人,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立志投身于共产主义运动。
1925年初,应共产国际特派苏联专家鲍罗廷的秘书胡志明的邀请,洪水来到当时中国大革命的中心――广州,很快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大革命失败后,他秘密加入了gcdzg,后在红军中任职。为表示同反动派势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坚强决心,他改名为“洪水”。
洪水军政兼优、多才多艺,曾得到md的特别赏识。为了充分发挥洪水的艺术特长,1932年1月出任中国工农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宣传科科长兼政治文化教员。后又创办了红军工农剧社。就在此时,临时中央总负责人博古对洪水起草的《工农剧社章程》提出批判,洪水因此背上了莫须有的“高级特务”罪名,并被开除了党籍。背负着“高级特务”、“国际间谍”的两大罪名,洪水踏上长征之路。
为了保护洪水,dz、刘伯承等以加强长征途中的宣传工作为由,让洪水进了红军干部团直属队,并让他事实上担任直属队党支部委员,负责宣传鼓动工作。洪水不负众望,在遵义会议期间,掀起了新的宣传高潮。他以党的政治工作者和红色宣传员的高度责任感,带领战士们时而在街头演说,时而在广场表演,大街小巷张贴着他们书写的革命标语,城内城外回荡着他们教唱的红军新歌。红军指战员一扫往日的疑虑和低沉情绪,军心大振;当地群众耳闻目睹,认定“红军不是赤匪”,大批工农和进步青年踊跃报名参军。中央纵队党委根据洪水自长征以来的突出表现,果断撤销了对他的处分,恢复了他的党籍。
长征路上,洪水所到之处,宣传鼓动如火如荼。1935年6月,洪水所在部队第一次过雪山,他不顾空气稀薄、打着竹板,用尽全力做鼓动宣传。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之后,洪水离开红军干部团,跟随dz、刘伯承到左路军工作。当zg进行分裂活动时,洪水坚决拥护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确方针,并同zg面对面地进行激烈争论,因而被zg打成“国际间谍”,列入了捕杀名单。幸有dz和刘伯承的巧妙保护,才免遭毒手,但却又一次被开除了党籍。1935年9月,zg下令“大举南下,打到成都吃大米”。洪水同左路军指战员一道,第二次过草地南下。在接连遭受重大挫折后,洪水所在部队被打散了。于是,他扮成当地老百姓,第三次爬雪山,过草地,一路上放过骆驼牧过羊,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1936年初走到延安。不久,党中央撤销了zg强加给洪水的所谓“国际间谍”的罪名,再一次恢复了洪水的党籍。
1945年8月,胡志明领导了越南“八月革命”,迫切需要大批军事干部回国工作。经协商,洪水回到越南参加抗法斗争。1950年10月,洪水第三次来到中国工作,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1956年夏,已身患肺癌的洪水,向中共中央提出回国的请求。行前,md主席和ze总理在全国政协礼堂亲切接见了洪水。次日上午,国家给这位为中国革命贡献了一生的越南同志安排了专列,yj元帅等有关领导亲往车站为洪水送行。
1956年10月21日,洪水在越南与世长辞。

中国人民解放军姓宁的将军

宁姓起源
一、姓氏源流
宁(Nìng 甯)姓源出有三:
1、出自嬴姓,以谥号为氏。据《姓纂》和《急就篇》记载:“宁氏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因以为姓。”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襄公有曾孙去世后谥号“宁”,其支庶子孙有以其谥号“宁”为氏,世代相传姓宁。
2、出自姬姓,来源于封地,以邑名为氏。上古周朝时,卫国有位公族叫卫成公,卫武公将其儿子姬季亹(Wěi 音伟)封于宁邑(今河南省修武县)。他的子孙便以封地名为姓,称宁氏,世代相传姓宁。据《元和姓纂》四十六:“甯,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亹,食采于甯,弟顷叔生跪,跪孙速生武子俞,俞生殖,殖生悼子喜,九世卿族。”又《潜夫论》引《世本》云:“甯氏出自卫武公子季亹,食采于甯,因以为氏。”再《姓氏考略》:“甯,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亹,食采于甯,以邑为氏。望出齐郡,又与宁通。汉甯成,史记作宁城。”据此,宁氏发祥于春秋时代距今两三千年前的河北、河南一带古老家世,始祖卫康叔是周武王同母弟,当时被封为诸侯的周文王众多子弟之中,相当出类拨萃。卫武公则为卫国第二任国君,其在位时间相当于公元前812-758年。
3、出自满族复姓所改。清满族有宁佳氏、宁古塔氏,入关后有从汉姓习俗,改单姓为宁氏。
得姓始祖:季亹。宁氏的远沮乃是周文王第九子姓姬名封,因他初封于康,后人称他为康叔。周武王灭商后,把殷民七族和商故都(今河南省安阳)周围地区分封给他,国号“卫”,定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成为西周卫国的始祖。传至卫成公时,其子姬季亹分封于宁邑(今河南省修武县),后来他以邑为姓氏,其后裔世代相传姓宁,这便是宁姓的来源。到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其后裔宁相、宁渝、宁喜等,皆为卫国史籍有名的大夫。其中一名宁戚者,从卫国迁去齐国的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居住,也当上齐桓公的大夫,后来世代为官。故宁氏后人尊季亹为宁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宁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宁姓出自姬姓:春秋时期,卫成公将小儿子季亹封在宁(今河南省获嘉县,一说今河南省修武县),季亹的后代中有的以封地名作为姓氏,称宁氏。
三、历史名人
宁 俞:卫国大夫,就是大名鼎鼎的卫武子,贤明忠勤,于卫文公有道之时,无事可见,当卫成公无道之日,却不避艰险,被孔夫子极口赞美为“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 戚:春秋初期卫国人,修德不用而商贾,宿于齐国的东门之外。有一天,率先称霸诸侯的齐桓公夜出,听到他饭牛扣牛角而歌,从歌词中,知道他的贤德,就命管仲迎拜为齐国的上卿,表现得果然高明,后来还进一步继管仲为齐相,千古垂名。
宁 越:战国时中牟人。他家世代种田为生,但他感到种田太辛苦。便问朋友说:“怎样才能免除种田的辛苦?”他的朋友说:“如果你能立志求学,苦读30年,就不用再种田了。”他说:“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不休息,别人睡觉的时候,我不睡觉,我苦读15年,应当有所成就。”他刻苦读书15年,因为品学兼优,周成公就聘他为师。终于实现了他的志愿。
宁 成:西汉官吏,南阳穰县(今河南省邓县)人。他任济南都尉时,执法严厉。后来任关都尉时,出入关的人都哀叹:“宁见乳虎,无直宁成之怒”。后辞官回乡经营,果然大富大贵,家族昌盛。
宁 玉:元朝将军,能拉强弓,力大过人,为朝廷立功而当大官,他虽是武将,但很有修养,谦虚待人,深受赞扬。
宁原悌:壮族历史上最早的史学家。钦江县人,出生宦海门第,曾祖为廉州刺史,父封谏议大夫。少年时勤奋好学,才识过人。唐武后永昌元年(689年)会试考取进士,又参加宫廷贤良策试,当时应试者有1000多人,以成绩优异排名第九,朝廷内外为之惊异。武后时授职校书郎,后累次升迁为谏议大夫。唐景云二年(771年),睿宗的两个女儿入道,要为她们建立华丽寺观,原悌以先朝为鉴,上书力谏,睿宗遂纳而停建寺观。在任职期间,积极参与国事谏议,其见解深得睿宗赏识。唐玄宗时,原悌以谏议大夫兼修国史,他胸怀坦荡,秉笔直书。玄宗审阅所修史稿,见直书李建成、李元吉被李世民所杀的事,便晓喻说:“白马求卿,黄金赎罪,以为如何?”原悌答曰:“周公诛杀管叔、蔡叔,季友鸩杀叔牙,虽然太宗不得已杀掉建成、元吉,这也是他们自取灭亡罢了。”由是得罪玄宗,被罢官还乡。
宁完我:明清之际辽东辽阳(今属辽宁)人,字公甫。天命年间投后金(清),隶汉军正红旗。天聪在文馆办事,建议设六部,为皇太极所采纳。后以好赌被免职。顺治元年(1644年)起用为学士,不久擢弘文院大学士。曾三次任会试主考官,充《明史》、《清太宗实录》总裁官。十年授议政大臣,次年因争权夺利,排陷陈名夏致死。后以年老休退。
宁调元:字仙霞,别号大一。湖南省醛陵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日本参加同盟会。次年创办《洞庭波》杂志(后更名《汉帜》)。萍例醛起义爆发,回国赶往参加,在岳州(今岳阳市)被捕。三年后获释,至北京办《帝国日报》。武昌起义后在两湖从事革命工作。民国元年(1912年)在任上海《民声日报》主编,旋任广东三佛铁路总办。民国2年宋教仁被暗杀,到汉口秘密活动讨袁,被黎元洪逮捕,在武昌遇害。年40岁。有《太一遗书)留世。
宁协万:字楚禅,号邦和,湖南省长沙人。华兴会会员,民国12年应蔡元培之聘任国立北平大学教授。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辞去职务,编写史料和法学著作。著有《国际公法》、《最近政治史》、《宁卢讲义录》、《现行国际法》、《西征记事》、《柏林旅次》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据《姓纂》记载:“卫康叔之后,至卫成公生季亹,食采于宁,以邑为氏。”望出齐郡。
齐 郡:西汉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今在山东省淄博市。
2、堂号
宁姓的主要堂号有:“齐郡堂”、“达孝堂”、“笃亲堂”、“成德堂”等。
回答者: zhxr63 - 护国法师 十五级 1-18 09:15

宁姓
一、姓氏源流
宁(Nìng 甯)姓源出有三:
1、出自嬴姓,以谥号为氏。据《姓纂》和《急就篇》记载:“宁氏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因以为姓。”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襄公有曾孙去世后谥号“宁”,其支庶子孙有以其谥号“宁”为氏,世代相传姓宁。
2、出自姬姓,来源于封地,以邑名为氏。上古周朝时,卫国有位公族叫卫成公,卫武公将其儿子姬季亹(Wěi 音伟)封于宁邑(今河南省修武县)。他的子孙便以封地名为姓,称宁氏,世代相传姓宁。据《元和姓纂》四十六:“甯,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亹,食采于甯,弟顷叔生跪,跪孙速生武子俞,俞生殖,殖生悼子喜,九世卿族。”又《潜夫论》引《世本》云:“甯氏出自卫武公子季亹,食采于甯,因以为氏。”再《姓氏考略》:“甯,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亹,食采于甯,以邑为氏。望出齐郡,又与宁通。汉甯成,史记作宁城。”据此,宁氏发祥于春秋时代距今两三千年前的河北、河南一带古老家世,始祖卫康叔是周武王同母弟,当时被封为诸侯的周文王众多子弟之中,相当出类拨萃。卫武公则为卫国第二任国君,其在位时间相当于公元前812-758年。
3、出自满族复姓所改。清满族有宁佳氏、宁古塔氏,入关后有从汉姓习俗,改单姓为宁氏。
得姓始祖:季亹。宁氏的远沮乃是周文王第九子姓姬名封,因他初封于康,后人称他为康叔。周武王灭商后,把殷民七族和商故都(今河南省安阳)周围地区分封给他,国号“卫”,定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成为西周卫国的始祖。传至卫成公时,其子姬季亹分封于宁邑(今河南省修武县),后来他以邑为姓氏,其后裔世代相传姓宁,这便是宁姓的来源。到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其后裔宁相、宁渝、宁喜等,皆为卫国史籍有名的大夫。其中一名宁戚者,从卫国迁去齐国的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居住,也当上齐桓公的大夫,后来世代为官。故宁氏后人尊季亹为宁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宁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宁姓出自姬姓:春秋时期,卫成公将小儿子季亹封在宁(今河南省获嘉县,一说今河南省修武县),季亹的后代中有的以封地名作为姓氏,称宁氏。
三、历史名人
宁 俞:卫国大夫,就是大名鼎鼎的卫武子,贤明忠勤,于卫文公有道之时,无事可见,当卫成公无道之日,却不避艰险,被孔夫子极口赞美为“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 戚:春秋初期卫国人,修德不用而商贾,宿于齐国的东门之外。有一天,率先称霸诸侯的齐桓公夜出,听到他饭牛扣牛角而歌,从歌词中,知道他的贤德,就命管仲迎拜为齐国的上卿,表现得果然高明,后来还进一步继管仲为齐相,千古垂名。
宁 越:战国时中牟人。他家世代种田为生,但他感到种田太辛苦。便问朋友说:“怎样才能免除种田的辛苦?”他的朋友说:“如果你能立志求学,苦读30年,就不用再种田了。”他说:“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不休息,别人睡觉的时候,我不睡觉,我苦读15年,应当有所成就。”他刻苦读书15年,因为品学兼优,周成公就聘他为师。终于实现了他的志愿。
宁 成:西汉官吏,南阳穰县(今河南省邓县)人。他任济南都尉时,执法严厉。后来任关都尉时,出入关的人都哀叹:“宁见乳虎,无直宁成之怒”。后辞官回乡经营,果然大富大贵,家族昌盛。
宁 玉:元朝将军,能拉强弓,力大过人,为朝廷立功而当大官,他虽是武将,但很有修养,谦虚待人,深受赞扬。
宁原悌:壮族历史上最早的史学家。钦江县人,出生宦海门第,曾祖为廉州刺史,父封谏议大夫。少年时勤奋好学,才识过人。唐武后永昌元年(689年)会试考取进士,又参加宫廷贤良策试,当时应试者有1000多人,以成绩优异排名第九,朝廷内外为之惊异。武后时授职校书郎,后累次升迁为谏议大夫。唐景云二年(771年),睿宗的两个女儿入道,要为她们建立华丽寺观,原悌以先朝为鉴,上书力谏,睿宗遂纳而停建寺观。在任职期间,积极参与国事谏议,其见解深得睿宗赏识。唐玄宗时,原悌以谏议大夫兼修国史,他胸怀坦荡,秉笔直书。玄宗审阅所修史稿,见直书李建成、李元吉被李世民所杀的事,便晓喻说:“白马求卿,黄金赎罪,以为如何?”原悌答曰:“周公诛杀管叔、蔡叔,季友鸩杀叔牙,虽然太宗不得已杀掉建成、元吉,这也是他们自取灭亡罢了。”由是得罪玄宗,被罢官还乡。
宁完我:明清之际辽东辽阳(今属辽宁)人,字公甫。天命年间投后金(清),隶汉军正红旗。天聪在文馆办事,建议设六部,为皇太极所采纳。后以好赌被免职。顺治元年(1644年)起用为学士,不久擢弘文院大学士。曾三次任会试主考官,充《明史》、《清太宗实录》总裁官。十年授议政大臣,次年因争权夺利,排陷陈名夏致死。后以年老休退。
宁调元:字仙霞,别号大一。湖南省醛陵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日本参加同盟会。次年创办《洞庭波》杂志(后更名《汉帜》)。萍例醛起义爆发,回国赶往参加,在岳州(今岳阳市)被捕。三年后获释,至北京办《帝国日报》。武昌起义后在两湖从事革命工作。民国元年(1912年)在任上海《民声日报》主编,旋任广东三佛铁路总办。民国2年宋教仁被暗杀,到汉口秘密活动讨袁,被黎元洪逮捕,在武昌遇害。年40岁。有《太一遗书)留世。
宁协万:字楚禅,号邦和,湖南省长沙人。华兴会会员,民国12年应蔡元培之聘任国立北平大学教授。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辞去职务,编写史料和法学著作。著有《国际公法》、《最近政治史》、《宁卢讲义录》、《现行国际法》、《西征记事》、《柏林旅次》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据《姓纂》记载:“卫康叔之后,至卫成公生季亹,食采于宁,以邑为氏。”望出齐郡。
齐 郡:西汉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今在山东省淄博市。
2、堂号
宁姓的主要堂号有:“齐郡堂”、“达孝堂”、“笃亲堂”、“成德堂”等。
============================================================
【宁姓宗祠通用对联】
〖宁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奇才霸国;
史笔直书。
——佚名撰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卫国人宁戚,想辅佐齐桓公,但又因穷困无法自荐,于是为商旅挽车到了齐国,住在齐都东门外为人喂牛。一次,他见桓公出东门,便扣牛角而歌道:“南山矸,白石烂,后不遭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Gàn 音赣,意小腿),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桓公听了,认为他是异人,便用为上卿,后迁国相。下联典指唐代宁悌原,累官至谏议大夫。修国史直刺王妃,玄宗欲易之,不从,遂以违旨名去官。
匡勷桓公;
师事威王。
——佚名撰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宁戚扣牛角而作歌,齐桓公用为大夫,遂成霸业。下联典指战国时赵国人宁越,耕种之余,发愤读书,十五年后终成为西周威公(周考王所分封的小国西周国君)之师(一说为齐威王之师)。
-----------------------------------------------------------------
〖宁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严肃朝廷相;
勤奋帝王师。
——佚名撰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骨史宁成。宁成,南阳人。执法严峻,为宗室、豪强所畏惧。武帝时任内史。下联典指西汉赵国人宁越,原为中牟农民。因努力求学,十五年后即成为周威公之师。
-----------------------------------------------------------------
〖宁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礼贤下士称良将;
博学鸿儒任大臣。
——佚名撰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元代师职宁玉,礼贤下士,人称有古良将风。 下联典指清代实录总裁官宁完我,擢宏文院大学士,后授议政大臣。
修史直书全其节;
辅君复国表其忠。
——佚名撰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人宁原悌,曾参与修国史,因违逆玄宗旨意而去官。下联典指春秋时卫国大夫宁俞,卫成公被晋国抓获时,他以忠辅君,终于复国。
祖德绵长光卫国;
宗功赫爵耀齐邦。
——佚名撰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宁氏宗祠齐郡堂通用联。全联典出宁氏先祖在春秋战国时代卫、齐两国的事迹。宁氏在卫国九世卿族,权重一时;后宁戚又在齐国任大夫,辅佐齐恒公。齐郡堂为宁氏之堂号。
福海恩深宗源远;
鳌山德高世泽长。
——佚名撰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新圩镇尧家村宁氏福海公支系祠堂联(1)
-----------------------------------------------------------------
〖宁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扣角兴歌,得为霸佐;
读书发愤,终成王师。
——佚名撰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宁戚为人挽车,至齐,于车下饭牛,扣牛角而歌,桓公闻而异之,拜为上卿,后迁国相。下联典指春秋时宁越苦耕勤读,卒为西周威公师(一说为齐威王师)。
勤学直书,应念先人之德;
辅君佐霸,当弘乃祖之功。
——佚名撰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阜阳市宁氏宗祠联。上联典指战国时赵国人宁越、宁原悌事典。下联典指春秋时卫国人宁戚、宁俞事典。
济水分流,千年尚识支派;
鳌山肇启,百世难忘本源。
——佚名撰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新圩镇尧家村宁氏福海公支系祠堂联(2)
奇才霸国,名高卫国无双士;
史笔直书,吏列齐卿第一人。
——佚名撰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宁氏宗祠齐郡堂通用联。(见上《宁姓宗祠七言通用联》首联联释)
或智或愚,成保身济君宏业;
且歌且挽,储为卿作相奇才。
——佚名撰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周代宁武子事典。下联典指战国时卫国卿士宁戚事典。
统系接闽江,由兹派别分支,数十世来绵两粤;
祠堂归化县,此后宗联本根,五百年前证一家。
——佚名撰宁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广东省化州县宁氏宗祠联。
--------------------------------------------------------------------
【中国人民解放军宁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宁贤文少将
宁贤文(1913-1994),湖北省大悟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于1933年由团转入gcdzg。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教导大队文书,独立师3团1营连文书,红四方面军交通大队排长,四川省委交通队队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129师随营学校科长,冀南军区教导大队队长,特务团团长,东北野战军3纵队8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入朝参战,回国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40军参谋长,高级防空学校校长,湖南省公安总队队长兼政治委员。
1955年曾被授予大校军衔,1962年曾经晋升为少将军衔。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曾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94年2月8日因病在湖北省大悟县逝世,终年81岁。
附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中,关于宁贤文的入党、任职和授衔之前的记载,均有个“曾”字,表明他受过重大的党纪、军纪处分,但似乎不是自伤(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拟以武力解放金门,宁贤文用大石砸脚自伤以逃避渡海作战)他作为历史上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这件事。
--------------------------------------------------------------------
【近代民主革命宁姓高级将领(领导人)、革命烈士生平简介】
宁调元(1882-1913),字仙震,号太一,湖南省长沙府醴陵县东富乡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早年就读于长沙明德学堂学习,顿向革命。结识黄兴、张继,加入华兴会。1905年留学日本,由黄兴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1906年回国从事革命活动,在长沙与禹之谟发起公葬陈天华、姚宏业于岳麓山。主编《洞庭波》杂志,宣传反清革命。同年冬,因参加策应浏萍醴起义,在岳州被捕,囚长沙狱3年,狱中以书信联系,致力南社筹建。获释后到北京,负责《帝国日报》编辑。1911年武昌起义后,奔走湘鄂间。后任广东三佛铁路总办。1913年入汉口策动反对袁世凯称帝活动,事泄,被逮捕于汉口德租界。
1913年9月25日被袁世凯、黎元洪杀害于武昌抱冰堂,时年31岁,归葬醴陵县西山。“宁太一先生之墓”为程潜将军所题写。宁调元诗作大部分是在狱中所作。诗宗杜甫,多慷慨悲愤之辞。著有《太一遗书》。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肃进光邮票值多少钱

中文名
大将
属 于
军衔称号
适 用
军官
等 级
最高一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