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雨过青山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原文_翻译及赏析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原文_翻译及赏析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唐代·卢纶《长安春望》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春生 一作:春来)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登高 ,写景思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东风吹拂,微微春雨洒过青山;登高远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
故园就在梦中,可是何时才能归还;冬去春来,江上舟来舟往,又有几人得以还家。
长安城外,河流原野,纵横交错,一直延伸到天边浮云之外,长安城中,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之中。
又有谁理解我这位读书人,生逢乱世,孤身一人,满头白发,形容憔悴,漂泊流荡在荒远的秦关。
鉴赏
此诗首联“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开篇紧扣题目,写在长安“春望”。“东风”句,侧重写望中所见。卢纶是河中蒲人(今山西永济县人),家乡刚好位于长安的东面,说“东风吹雨”,是说东风从家乡吹来,自然引出思乡之情。“却望”,是回头望。“千门”,泛指京城。“草色闲”的闲字用得巧,春草之闲正好与人心之愁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联是登高而望,在景语之中,流露出复杂感情。

颔联正面抒发思乡望归之情。“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这两句为全诗的警句,是春望时所产生的联想。出句是恨自己不能回去,家乡只能在梦中出现,对句是妒他人得归,恨自己难返,语中有不尽羨慕之意。“大历十才子”擅长描写细微的心理情态。(《小澥草堂杂论诗》)他们伤时感乱的情绪,常通过“醉”和“梦”表现出来,像“我有惆怅词,待君醉时说”(李端《九日寄司空文明》),“别后依依寒梦里,共君携手在东田”(《送冷朝阳还上元》),“宿蒲有归梦,愁猿莫夜鸣”(钱起《早下江宁》)等等。他们写醉,是因为清醒时感到痛苦而无奈,只有在醉中才会稍微得到解脱。写“梦”,是感到时代动乱,浮生短促,或者想在梦中召回一些因战乱丧失的美好事物,这种心情相当悲哀、细微。
颈联又转入写景,仍然景中含情。“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川原”即家乡,这句说极目远望,家乡在浮云之外,渺不可见,远不可及。“宫阙”句又接至眼前近景,只见长安的宫殿,错落有致,笼罩在一片夕阳之中,这一联表面上写景很壮观,其实隐含着一种衰飒之意。
尾联收束到感时伤乱和思家盼归的主题。“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大意是说:自己以一儒生遭遇世难,独自客居长安,又有谁来怜悯我呢。“衰鬓”,并非指衰老,而是表现一种衰颓感伤的神态。沈德潜说“遭乱意上皆蕴含,至末点出”,确实如此。
金圣叹批后两联(后解)云:“‘川原’七字中有无数亲故,‘宫阙’七字中止夕阳一人。‘谁’便是无数亲故也,‘独’便是夕阳一人也。不知唐诗(之)人,谓五六只是写景。”(《金圣叹选批唐诗》)认为五六句不是纯粹写景,而与七八句的抒情密切关联,分析得相当精辟、透彻。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卢纶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 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一春鱼雁无讯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上一篇
嗣子孱弱 北宋孱弱的根源:后世之人过分解读「 ”祖训”导致失败的分析
北宋孱弱的根源:后世之人过分解读「 ”祖训”导致失败的分析 公元960年,赵匡胤通过「 ”陈桥兵变”登上帝位,成为宋朝开国皇帝,史称宋太祖。宋朝建立是通过不光彩的手段,也是一个在长期黑暗的时代(五代十
- 下一篇
两人合伙一人把钱挪用了 请问两人合伙做工程另一人把共同财产卖了同意多出的钱给我.但天天拖着不给钱.我能起诉他吗?!
请问两人合伙做工程另一人把共同财产卖了同意多出的钱给我.但天天拖着不给钱.我能起诉他吗? 请问两人合伙做工程另一人把共同财产卖了同意多出的钱给我.但天天拖着不给钱.我能起诉他吗?法律规定民事诉讼需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