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外国人怎么看中国历史 美國人談中國歷史:明帝國為什麼不吞併它的朝貢國?
美國人談中國歷史:明帝國為什麼不吞併它的朝貢國?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鼎盛的朝代之一,它主導著亞洲的經濟、軍事、政治和文化。據統計,在這一時期,依附明朝的進貢國100多個,這些小國家分佈在中亞、東南亞和
美國人談中國歷史:明帝國為什麼不吞併它的朝貢國?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鼎盛的朝代之一,它主導著亞洲的經濟、軍事、政治和文化。據統計,在這一時期,依附明朝的進貢國100多個,這些小國家分佈在中亞、東南亞和南亞。

那麼,強大的明帝國為何不吞併它的朝貢國,以擴大自己的疆土呢?為此,小編請教了一位研究中國歷史的美國學者,讓他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美國學者說,東方的“朝貢國”與西方不是同一個概念。在東方,“朝貢國”是一個儒家的概念。這更像是一個大哥的角色。儒家在人際關係中信奉世襲與責任。責任與和諧確實一條清晰的線,每個人應該遵循自己的角色。
一個兒子可能比他的父親或哥哥更強壯,但他仍然會尊重他們,而不會毆打他們。如果兒子仍然年幼,需要父親或哥哥的庇護,那麼會討好他們。而父親或哥哥也會盡到保護的義務。在這種情況下,兒子是供奉國,父親必須為兒子的膳食和安全買單,為了顯示自己的可靠性,即使忍飢挨餓,也不會丟下兒子不管。
在明代,朝貢制度是自願的。例如,韓國在與明帝國一直維持著這種自願的關係,直到明被清取代後,被強迫向清進貢。中國也一直遵循著儒家中“哥哥”或“父親”的角色,向進貢國提供保護和更多的物品。明帝國用這種方式保持周邊國家的和諧,讓每個人都快樂。
明晰了明帝國與朝貢國的關係,即父子關係或兄弟關係,那麼你就知道,明帝國絕不會為了自己的私慾,而吞併尊敬它的這些小國家了。
很赞哦! (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