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蓬莱登州 古登州的设立与废止,传承千年,现仅余一街道

火烧 2023-04-09 23:18:52 1071
古登州的设立与废止,传承千年,现仅余一街道 登州是古代山东地区的一个著名政区,其始置于唐初,经过前期短暂废设、驻地变迁、辖境调整等变化后,自唐乾元元年始成为一个较为稳定的政区,前后沿袭一千两百余年,在
蓬莱登州 古登州的设立与废止,传承千年,现仅余一街道

古登州的设立与废止,传承千年,现仅余一街道  

登州是古代山东地区的一个著名政区,其始置于唐初,经过前期短暂废设、驻地变迁、辖境调整等变化后,自唐乾元元年始成为一个较为稳定的政区,前后沿袭一千两百余年,在山东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曾长期为胶东半岛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唐始也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隋唐是我国行政区划的一个大调整时期,自秦灭六国广设「 ”郡县”以来,县为较为稳定的行政区,郡作为一级行政区经过拆分数量越来越多,为加强管理汉武帝时在郡之上设「 ”十三刺史部”。「 ”十三刺史部”多以古代州名为名,因此又被称为「 ”十三州”,但此「 ”十三州”仅为监察区,「 ”郡”仍为一级行政区,到东汉末才演变为行政区,以州统郡,「 ”郡县制”改为「 ”州郡制”,形成了「 ”州、郡、县”三级行政区的格局。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政区混乱,各国广置州郡,州、郡等越来越小,到隋朝建立后为统一政区而「 ”罢天下郡”,直接以州领县。但事总有反复,隋唐时期州、郡曾数次更替,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杨广又改州为郡,以郡领县,恢复秦制。新朝新气象,唐朝建立后又废郡为州,最早的「 ”登州”就设于这一时期。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渊于文登县(今威海市文登区)置登州,此为登州建制之始,但仅六年(贞观元年,627年)后登州即被撤销建制,登州之名来源于文登,而文登因文登山而得名。唐如意元年(公元692年),武则天复置登州,治所为牟平县(今烟台市牟平区),此为登州第二次设立,唐神龙三年(公元707年)登州移治蓬莱县,蓬莱县由黄县蓬莱镇于同年所升,蓬莱置县后黄县省入,712年黄县复置,此时登州辖蓬莱、牟平、黄县、文登四县。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隆基废州为郡,登州改设为东牟郡,仍以蓬莱为治所,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李亨即位后又改郡为州,东牟郡废而登州复设,此为登州第三次设立。此次改郡为州,「 ”州制”彻底取代「 ”郡制”,登州也自此稳定下来。唐、五代及北宋时期,登州均以蓬莱为州治,辖境变化不大,领蓬莱、牟平、文登及黄县四县,基本相当于今威海市大部及烟台市市区、蓬莱、栖霞、龙口等地。 宋金施行「 ”路制”,北宋时登州隶属于京东东路(路治青州),金时属山东东路(路治青州),但金时登州析出了宁海州,面积要有所缩小。1131年,伪齐于牟平设宁海军,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宁海军为宁海州,宁海州以牟平为州治,辖牟平、文登两县,登州辖蓬莱、黄县及新设之福山、栖霞两县,所辖仍为四县,但面积大大缩小。 元朝是我国「 ”行省制度”的开端,但今山东地区并未设行省而是直属于中书省,与今山西、河北等地被称为「 ”腹里”,登州先后隶属于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淄莱路、般阳路(淄莱路改,路治淄川)。 明朝建立后,山东正式设省,省会为青州,洪武九年朱元璋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衙门迁往济南,自此济南取代青州的地位成为山东地区的政治中心。登州最初隶属于莱州府,1373年升为直隶州,1376年(洪武九年)升为登州府,府治蓬莱县,辖蓬莱、黄县、栖霞、福山、招远、莱阳及宁海州(领本辖及文登一县)共一州七县,清袭明制。自唐始,登州一直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海港,也是海防重地,明朝还在登州设登州卫,戚继光就出生于此。 清朝末年,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打破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8年)清廷被迫签署《天津条约》,登州被开辟为通商口岸,1861年烟台开埠,此为近代山东第一个开放口岸,胶东半岛的经济、政治中心逐渐转移到此,民国初废府存县,登州府废,长达一千二百余年的登州成为历史。 建国后,烟台成为胶东半岛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先后有烟台专区、烟台地区、烟台市等建制,而原登州治所蓬莱现为烟台市所代管的县级市,现在蓬莱市政府驻地就以登州为名,为登州街道。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