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刘邦谋臣 如何与领导相处?且看一代谋臣姚广孝与明成祖朱棣的千古君臣缘

火烧 2023-02-05 00:33:54 1064
如何与领导相处?且看一代谋臣姚广孝与明成祖朱棣的千古君臣缘 如何与领导搞好关系?如果仅靠曲意逢迎与领导单纯的关系交好,或靠旁门左道走一些捷径,这样的关系往往最后容易一无所有。如何与领导相处,这绝对是一

如何与领导相处?且看一代谋臣姚广孝与明成祖朱棣的千古君臣缘  

刘邦谋臣 如何与领导相处?且看一代谋臣姚广孝与明成祖朱棣的千古君臣缘
如何与领导搞好关系?如果仅靠曲意逢迎与领导单纯的关系交好,或靠旁门左道走一些捷径,这样的关系往往最后容易一无所有。如何与领导相处,这绝对是一种能力。你的价值是核心,互利互惠,合作共赢才是目的。 姚广孝,这位身披袈裟的谋略家。他是明成祖朱棣发动「 ”靖难之役”,推翻建文帝,建立永乐王朝的直接策划人,更是明朝「 ”仁宣之治”的重要推手。他帮助朱棣实现了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以他平生所学,与他的领导朱棣实现了人生的互惠共赢。 有道是,伴君与伴虎。何况还是「 ”表里洞达,雄武之略”一举从侄子手中夺取帝位的朱棣呢?事实上,姚广孝和朱棣俩人的情谊,穿不可破,地老天荒。姚广孝的情商之高和处世智慧,对当下我们如何与领导相处,给了很好的借鉴。姚广孝带给了我们四大处世法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么,一代谋臣姚广孝又是如何做到与他的领导朱棣一生惺惺相惜,成就了一场史上绝无仅有的君臣佳话的呢? 首先:姚广孝敢于自我推销。很多人即使是匹千里马,也只是苦等伯乐的出现,而姚广孝却慧眼识珠,主动找伯乐,寻求合作。 有道是,打铁还得自身硬。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 当年身披袈裟的姚广孝初遇燕王朱棣。传说仪表堂堂,傲然视物的朱棣,第一眼见到这个长着一对三角眼,像只病虎的姚广孝是略带轻视,不怎么待见的。但对阴阳术数,权术谋略多有精通的姚广孝,却从气度不凡的雄主朱棣身上,看到自己心中呼之欲出的愿望。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自己一生苦苦等待的那个伯乐。 且看姚广孝是如何抓住人生机会,成功推销自己的?他主动把朱棣叫到一旁,悄声说道,若殿下带我前往您的藩地北平,我将送一顶大白帽子给您。(这句隐语,意指「 ”皇”字。)朱棣一听此话,便觉眼前的这个和尚绝非等闲之辈。姚广孝凭借自己的智勇把朱棣打动,成功将自己推销出去。 这一年姚广孝已经47岁,朱棣26岁。俩人从彼此的眼眸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姚广孝在几近半百的年纪,等来的却是最正确的行动时机。于是,姚广孝追随燕王去了北平,这一去就是二十年…… 其次是,英雄惜英雄,因为选择了你,便忠义乾坤,肝胆相照。 常言道:「 ”成年人的友情,都是易碎品”。可这人世间,也有一种建立在共同信仰和追求之上最高级的友谊,那就是,一旦认定一个人,便投入自己全部的感情和精力,甚至用生命去证明自己的态度。彼此间凝结的这份信任,格外纯粹,也格外珍贵。这样心灵相照的朋友,一生只会有一个。 那年,姚广孝追随年轻的燕王朱棣去了北平,不管朱棣逆境也好,顺境也罢,姚广孝始终不离不弃相随左右。当年建文帝削藩在即,朱棣被剥夺军权,受朝廷监视,甚至三个儿子也被扣为人质,被逼得无路可退的朱棣,只能三伏天裹件大棉袄来装疯卖傻。眼看燕王朱棣大势已去,姚广孝的政治生涯也几乎宣告结束,在这种看不到希望的暗夜之中,姚广孝始终肝胆相照,忠义相随。 甚至在靖难之役中,保护朱棣大后方北平城的重任,也落到已是六十五岁高龄的姚广孝身上。姚广孝仿佛就是应乱世而生,才不负其平生所学。姚广孝不顾年迈,亲自登上城楼指挥战役。凭借他的深韬伟略,率军击败了建文帝所派的五十万朝廷大军的一次次围攻。 胜利总是隐身于黎明前的黑夜。在前景渺茫,胜利无望中,连朱棣自己都几乎放弃的危难时刻,姚广孝却永远是朱棣最笃定、最温暖的依靠,俩人并肩前行,共赴生死。姚广孝给予朱棣的支持,在关键时刻的指引明路,是谁都无法企及的。只因为,选择了你,便用生命来珍惜。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那么,姚广孝带给我们的第三大法宝又是什么呢? 那就是懂分寸,知进退,善自省,永远固守一份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 姚广孝乃饱学之士,精通三教,通晓佛性,更深谙人性。当身在高处,极受恩宠,位极人臣时,难得他清明自知,把一身袈裟作为他最好的保护色,继续过着清心寡欲的半归隐生活。所以才成就了同朱棣的千古君臣缘。 相比姚广孝的大智和超然,同样深获雍正皇帝荣宠的年羹尧,却把自己彻底玩死。其实一开始雍正是有心与年羹尧,做个千古君臣知遇的典范的。当初雍正为了年羹尧能尝尝新鲜荔枝,竟令人策马挥鞭,几天内给送到西安,这种礼遇同唐明皇给杨贵妃送荔枝有的一比。 可惜身在云端的年羹尧,完全放飞了自我,忘记了自己是谁。在雍正面前,「 ”无人臣礼”,态度竟十分骄横,对其他人,更是飞扬跋扈。年羹尧背离了君臣之礼,超出了本分,最后引来一条不归路。 曾经运筹帷幄,驰骋疆场的年羹尧,被雍正的恩宠迷失了心智,这种没有距离的友谊,若缺一份自知和自省,注定因纠缠过深而结怨。 人,犹如寒冬里的刺猬,相互靠的太近,容易被刺痛。所以说,不管彼此间再亲密无间,都需保持一份边界感,于人于己都是一种保护。 最后,姚广孝带给我们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生最好的关系,一定是相互成就,共赢互惠的,而绝不是利用和索取。 世人可能会奇怪,姚广孝作为一介高僧,照理不该染指俗世纷争,他却反行其道,鼓动朱棣起兵造反;你若说他贪恋俗尘,可他对功名利禄又无所欲求,终生以寺庙为家,安守清贫。很多人看不懂他,这究竟是为哪般? 姚广孝,以他的才情,学识,胆略注定让他比世人看得更高,更远。他看到的,不再是一个关乎小「 ”我”的世界,而是一个关乎天、地、苍生的世界。他不为取悦众生而行小善,而是用平生所学,撬动一个时代,去行大善。 而当初姚广孝第一眼见到初露锋芒,器宇不凡的朱棣,便知道,朱棣与他是能彼此成就的人。这个世界很神奇,有同等能量的人彼此会相互识别,相互吸引。所以姚广孝能在茫茫人海中一眼找到朱棣。 进入耄耋之年的姚广孝助力朱棣登上帝位后,仍在和时间赛跑,行走在追梦路上。用自己全部的激情,践行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精神抱负。他不仅以一己之力着手文化传承,《永乐大典》是永乐王朝的象征,更是姚广孝人生价值的体现。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他先后担任皇太子和皇长孙的老师,是明朝最好的「 ”仁宣之治”的重要推手,还是朱棣迁都北京的总规划师,从今天巍峨磅礴的紫禁城,依然能窥见出姚广孝不同凡响的谋和略。 姚广孝尽其智慧谋略,在成就朱棣的同时,也施展了自己的人生抱负,给历史增辉添彩,名留史册,对后世影响深远。他这一生,他以自己的修持,以自己的方式,过得热烈而丰盛。 所以说,人世间最好的交情,一定是势均力敌,互惠共赢的。彼此间是分担,是互助,是合作,是成就,而绝不是从对方身上汲取能量和价值。 鉴古知今,放眼当今的职场,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俗话说,人生,不打无准备的仗,无论在什么时候,这句话都是有用的。当一个人不管是人生刚刚起步,还是身陷逆境,迷茫也好,痛苦也罢,但有一点得始终记住,那就是时刻不忘提升自己。随时站在起跑线上,一旦机会来临,便能稳稳抓住。 如果在工作中遇到一个懂你,认可你的领导,自己就要把握好机会了。不妨接受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全力以赴去完成,让自己得到成长,这样的你,同领导的距离又近了一步。 高位总是孤独的,领导也有领导的难。领导也与你一样,只是为政绩苦苦挣扎的凡人,也背负有自己的使命和担当,他需要有能力的人来帮他分担。 你若站在领导的角度换位思考,关键时刻给予工作上最大的配合和助力,你的理解和鼎力支持,则是领导最坚强的后盾。经历过风吹雨打的情谊,自然牢不可破,值得一生悉心收藏。 这时,如果同领导关系密切,彼此不分你我,那么特别要给自己提个醒。你得给彼此留存一份空间,保持适当的边界感。不管何种亲密关系,只有保持应有的距离和尊重,关系才可以长久。 作为领导左膀右臂的你,与领导以共同的信念为目标,相互扶持,相互成就,终于抵达一定的高度时,你也可以更好地施展自己的人生理想,完成共赢模式。 那时候的你,其实已是人生赢家了。 万物生长,世事流动,自古至今人性是共通的。从一代谋臣姚广孝与明成祖朱棣演绎的千古君臣佳话里,藏有我们与领导相处的诸多秘籍。一段关系能否走得久远,利益和价值互换才是核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