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三怪的由来和故事 有关镇江的历史故事
有关镇江的历史故事
明朝末年,镇江城里酒海街,有家开酒店的夫妻俩在正月三十这一天忙过中饭后,趁消闲的时候,各办各的事,女的为了二月二回娘家探望父母,上街买茶食,顺便买了一小包做鞭炮用的硝。
因为,她父亲是做鞭炮的,叫她回娘家时顺便带回来。
男的上街买了四只猪前蹄,准备腌盐水蹄子,当搭酒的小菜卖。
女的先回家,把买的茶食和硝,放在靠盐钵子旁边,去做别的事。
男的回家,天已擦黑,他把买回的猪前蹄剁开来,就用五香和盐腌了起来。
腌着腌着,盐没有了。
他打开硝包也没细看,当做大子盐,往蹄上一放。
过了两天,女的要回娘家了,找纸包的硝,才知道男的腌了猪前蹄。
夫妻俩看看被硝腌的蹄子既板扎,又发红,舍不得摔掉。
不过,蹄子被硝腌了,能不能吃,谁也没试过。
女的想了个办法,用水泡泡,硝泡掉,虽说不能当菜卖,自家也好吃吃。
说着,夫妻俩就动手做了起来,上锅一煨飘出香喷喷的味道。
煨了一两个时辰,捞起来放在盘里冷冷。
这时,来了一位手牵毛驴的老人,一进店门就问道:“你家卖的什么菜,好香呀。
”女的说:“老人家,那是硝肉,不当菜的。
”老人说:“不当菜,我就搭茶嘛。
”老人坚持要吃这硝肉。
男的怕这冷肉有腥味,连忙给老人加了一小碟姜丝。
女的怕老人吃了冷肉要坏肚子,就放点醋,因为醋是暖性。
老人把肉蘸上香醋,拈点姜丝,那晓得这肉又香又酥,又鲜又嫩,老人一下吃掉十几块,还喝了三十三壶茶。
原来,这位老人是八仙之中的张果老,他路过镇江,闻到这股肉香,连王母娘娘的仙桃大会也不赴了,特地跳下毛驴,走进酒店来吃硝肉。
后来,夫妻俩左思右想,这硝肉怎么比原来好吃?终于悟出一个道道来,腌蹄子放点硝,香味才容易入骨。
从此,这夫妻俩就以做硝肉出了名。

后来,觉得硝肉这名称不大好听,好吃的肉叫佳肴,索性就叫肴肉吧。
到现在,镇江老百姓要是清早上馆子,还是泡壶茶,放碟姜丝,把肴肉蘸着香醋吃,这样,“肴肉不当菜”就一直传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