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新宜川 宜川历史
宜川历史
宜川中学 政治与历史
我就是YC的,本人现在高三。
朋友,真正的一本率除了必要告诉的上级,跟我们学生说的都是有点假的~
就像领导们会在开年级大会时把本科率和一本率吹得老高~实际上根本就没到
面子效应罢了- -
你只需知道,YC选历史的远多于政治。
历史和政治都不错~历史更胜一筹,是普陀区三所市重点里历史最好的~
两个最好的历史老师一直带高三的~很多成绩好的选文科的投奔历史的居多
一本率自然高点咯
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概况
宜川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东南部。
地处东径109°41′36″至110°32′44″、北纬35°42′39″至36°23′39″之间。东临黄河与山西吉县相望,南与黄龙、韩城为邻,西与富县、洛川接壤,北接延长、宝塔区。
被誉为“天下奇观”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黄河壶口瀑布和陕西省蟒头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宜川境内。全县辖5镇7乡,1个城区街道办事处,202个村民委员会,5个居委会,616个村民小组,2009年末全县共有33863户,总人口11680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835人。
共有劳动力40507人,人口密度为38人/平方公里。
宜川战役的经过
宜川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在陕西省宜川城、瓦子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围城打援作战。
1947年7~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陈(赓)谢(富治)集团和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挺进中原,完成战略展开,迫使国民党军在战略上处于被动地位。10月,在西北战场,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奉命从陕北、晋南抽调所部整编第1、第30、第36师至潼关及其以东地区,在陕北采取机动防御部署,以整编第29军军长刘戡指挥整编第27、第90师在洛川、中部(今黄陵)、宜君地区机动;以整编第17师及陕西省保安第11团驻守延安至甘泉地区;以整编第76师第24旅(欠第72团)驻守宜川,该旅第72团及陕西省保安第6团驻守韩城及禹门渡口,企图确保延安、洛川、宜川各点,阻止西北野战军南进。
西北野战军经过1947年冬季开展新式整军后,司令员兼政治委员ph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以主力转至外线作战的指示,为南下陕中,威胁西安,歼灭胡宗南集团主力和调动其在潼关及以东的部队回援,配合晋冀鲁豫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在中原地区作战,并打通陕甘宁与晋南解放区的联系,决心发起宜川战役,以一部兵力围攻宜川城,集中主力求歼洛川东援之敌,尔后攻歼宜川守军。 1948年2月12日,西北野战军第1、第3、第4、第6纵队分别从米脂、绥德、清涧、安塞地区向宜川开进,16日到达延安以东金沙镇、甘谷驿、延长地区;第2纵队由晋南曲沃地区西进,准备由禹门口渡黄河参加宜川地区作战。
24日,第3、第6纵队包围宜川守军,至27日攻占外七郎山、万灵山、太子山、老虎山、虎头山等要点,将守军逼进宜川城内。与此同时,第1、第4纵队进至宜川西南的瓦子街以北地区待机打援。
胡宗南急令刘戡率整编第27、第90师共4个旅2.4万余人,于26日由洛川、中部、宜君等地出发,沿洛(川)宜(川)公路驰援宜川,27日进至瓦子街地区。西北野战军随即调整部署,以第3、第6纵队各1个旅继续围攻宜川城,以该两纵队主力参加打援,会同第1、第4纵队迅速占领瓦子街至铁龙湾公路两侧高地,隐蔽待机。
28日,刘戡率部进至瓦子街以东任家湾、丁家湾地区。29日,西北野战军诱其先头部队进至铁龙湾以西地区。
同日2时,第1纵队于瓦子街以西向刘戡所部后卫发起攻击,6时攻占瓦子街,并以一部兵力攻占瓦子街以南高地,封闭了敌军回撤的道路。刘戡部分路突围,均被击退。
激战竟日,西北野战军主力将其4个旅压缩在乔儿沟、丁家湾、任家湾之间狭小地区内。此时,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经圪台街北上,也赶到瓦子街以南砖庙梁参战。

3月1日11时,第1纵队沿洛宜公路及其两侧由西向东,第2纵队由南向北,第6纵队主力由东南向西北,第3纵队主力由东北向西南,第4纵队由北向南,同时发起猛攻,战至17时,将其全歼。2日晚,攻城部队乘胜对宜川城发起总攻,至3日8时,攻克该城,全歼守军。
此役,是西北野战军转入战略进攻后的第一个大胜仗,歼灭国民党军1个整编军军部、2个整编师师部、5个旅共2.9万余人,击毙整编第29军军长刘戡,粉碎了胡宗南集团阻止西北野战军南进的企图,迫使位于陇海铁路(今兰州-连云港)潼关以东及郑州地区的国民党军回撤西安,有力地策应了晋冀鲁豫野战军、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在中原地区的作战。
延安重大历史事件
延安重大历史事件如下: 1、红军长征到达延安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
从此,以md为代表的党中央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13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领导中心、解放战争的总后方、万众瞩目的革命圣地——西北革命根据地。
2、瓦窑堡会议 瓦窑堡会议是指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陕北子长县瓦窑堡召开的一次重要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md、张闻天、ze、lq、秦邦宪、邓发、何克全、李维汉、张浩(林育英)、杨尚昆、王稼祥、ph、郭洪涛等十余人。
3、抗日军政大学成立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gcdzg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干部的学校。 其前身是“西北抗日红军大学 ”,1937年初改为此名。
1940年11月4日抗大总校进驻河北邢台县浆水一带,校部就设在前南峪村。1943年起,校长徐向前,兼任中央处理委员会主任、抗大总学习委员会书记。
4、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 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正式宣布成立, 林伯渠任主席。边区辖23个县及神府特区,面积12.9万平方公里,人口200万。
陕甘宁边区是gcdzg领导中心,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国家政权作出了巨大贡献。1950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撤销。
5、延安大学成立 延安大学(Yan'an University)简称“延大”,坐落于革命圣地延安,是md同志亲自命名、gcdzg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陕西省属重点大学、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
6、宜川战役 宜川战役也叫“筑子街战役”, 1948年2月29日 宜川战役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经过新式整军运动后,以主力五个纵队转入外线作战。
解放军从四面向敌军发起猛攻,激战至3月1日,将敌近3万人全部歼灭,毙敌整编第二十九军军长刘戡。3月3日,攻克宜川城。
使西北野战军由内线反攻转入外线反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宜川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