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解释加尔文的先定论 加尔文使历史倒退

火烧 2022-09-29 17:51:49 1053
加尔文使历史倒退 1.加尔文改革的历史意义强调“善功”对于拯救的重大意义。加尔文不像路德把信仰与善功相对立,认为信仰是灵魂得救的内在确证,善功是灵魂得救的外在确证。一个被上帝挑选的人,内心深处必定充满

加尔文使历史倒退  

1.加尔文改革的历史意义

强调“善功”对于拯救的重大意义。加尔文不像路德把信仰与善功相对立,认为信仰是灵魂得救的内在确证,善功是灵魂得救的外在确证。一个被上帝挑选的人,内心深处必定充满对上帝的信仰,在道德行为、宗教社会活动、家庭生活和日常工作方面必定表现出淳朴、友爱和勤奋节俭等美德(善功)。与路德把上帝限于思想不同,加尔文让信仰直接呈现于最平凡的世俗生活和职业劳动中,从而使经济活动获得神圣性。

解释加尔文的先定论 加尔文使历史倒退

归正教会是由富有的市民和教士组成的组织,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要求废除主教制度,成立长老教会。

生活上要求节俭,关注工商业者的利益,认为做官之争、积蓄私有财产、放贷取息、经商得利与教职一样,皆受命上帝。

反映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的利益。

加尔文教的两面性:

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反对贫穷、懒惰和行乞,也反对豪门的放纵挥霍,鼓励勤劳、节俭和发财致富。认为劳动是最好的禁欲手段,可使人抵御各种肮脏卑污的恶行的诱惑,节俭和克制是保持人崇高道德境界的最有效的手段,皆为获得上帝恩典和具备纯正信仰的象征和确证。

二、不宽容。

这具有社会性的,就像小孩做坏事的时候我们要批评责备,但对于有些小孩我们可能要哄,不一而论,这个社会许愿这样的教育方式,结果就有人这么做了,这就是改革原因,如果改革成功了,说明大家迫切需要这样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宗教是离不开社会的,方式方法也是源于人心的善恶和对某种生活的渴望,历史的车轮就是这样,所以即便是神,也不能改变你的意志,只有你真正需要他的时候,他会自然出现。

同学您好,如果问题已解决,记得右上角采纳哦~~~您的采纳是对我的肯定~谢谢哦

2.(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加尔文被誉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

(1)材料一认为加尔文孕育了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的奋斗精神;并成为了英美资产阶级革帝的旗帜和制度建设的理论基础。

(3分)材料二认为加尔文迫害科学家的自然研究超过了天主教会,限碍了近代医学和近代科学的发展。(3分)(2)不矛盾。

(2分) 理由:两则材料对加尔文的评价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结果。(3分)材料一是站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帝和民主政治制度发展角度评价加尔文的。

加尔文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由选举产生等民主思想使其成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和制度的楷模,从这一角度看加尔文是值得肯定的。(3分)材料二是站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角度评价加尔文的。

加尔文镇压其他信仰的教派和个人是由其政教合一的宗教领袖地位决定的,这体现了其落后性,从宗教思想阻碍近代科学发晨的角度看加尔文是应该被否定的。(3分)。

3.加尔文创立新教在历史上是怎样记述的

加尔文是法国著名的宗教改革家、神学家、法国宗教改革家,基督教新教的重要派别加尔文教派(在法国称胡格诺派)创始人。

加尔文1509年7月10日生于法国北部努瓦,1523年到巴黎就学;后赴奥尔良大学学习法律,深受人文主义思潮影响。1531年回到巴黎,专攻神学。

1534年成为新教徒。因受政府迫害,化名逃往瑞士巴塞尔。

1536年,加尔文在巴塞尔出版了《基督教原理》,对新教教义作了系统的阐述,是一部影响很大的新教百科全书。就在《基督教原理》写成后的第二年,即1536年,加尔文访问日内瓦,并定居下来,决心把这里变成一个信奉新教的神权国家。

加尔文认为,既然罗马基督教能建立教皇国,为什么自己不能建立一个新教国与之抗衡呢?他向日内瓦市行政会提交了一整套教义问答手册,即“新教十诫”,要求市行政会强迫日内瓦的自由市民逐个宣誓,公开接受这一忏悔书,拒绝宣誓的将被驱逐出城。加尔文还要求市行政会立即成为只执行他的命令和法令的机构。

这不是天方夜谭吗?如果是上帝自己来了,日内瓦市行政议会可能会考虑给上帝准备一把舒服的椅子。但加尔文不过是一个新教的领袖,其威望还不如马丁路德,何况还曾是被基督教驱逐的。

如果将权力交给加尔文,那么日内瓦无论是教徒还是自由市民,一旦为加尔文所厌恶,依照“新教十诫”,肯定就不能再在日内瓦容身了。 加尔文的做法激起了教徒和市民们的反对,他们拒绝向加尔文发布的法令宣誓效忠。

市行政会也发布命令,指出加尔文该做的,不过是说明上帝的旨意,不能用于政治目的。但加尔文对官方的指示置若罔闻,市行政会忍无可忍,把加尔文驱逐了出去。

当加尔文被赶走后,天主教认为时机到了,是他们重新征服日内瓦的时候了,于是开始大力抨击新教。 这一来自由市民迷惑了,他们的信仰变得混乱不堪,不知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越来越多的人力主把加尔文召回。

加尔文可不是一个满足于廉价胜利的人,他坚持自己的立场,宣称如果让他回日内瓦,在那里只有一个法令有效,那就是加尔文的法令。最后,市行政委员会丢尽了面子,只得 迎接加尔文回来。

日内瓦这个几十年来已习惯于自由的共和城市,无法适应加尔文的独裁统治。加尔文于是采取了一个古往今来独裁者都用的办法——“恐怖”。

将恐怖强加于一个制度,就会瓦 解人的意志,使胆怯生成。加尔文说,他宁愿一个无罪者受到折磨,也不愿让一个罪人逃 脱上帝的审判。

加尔文还宣称,要让道德和教规在这个腐败的城市建立起来,必须让人们 先学会畏惧。这样,在他统治的头5年里,一个小小的日内瓦就绞死13人,斩首10人,烧死35人,被赶出家门的有76人,这还不算为躲避恐怖而逃跑的人。

当时的西班牙神学家、著名解剖学医生塞尔维特,从法国越狱来到日内瓦,本以为在这个自由的城市能宣讲科学,可却被加尔文关进了牢房。 加尔文不管塞尔维特是不是科学 家,让他在火刑柱上为他的异端学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后来巴尔扎克曾说,加尔文的宗 教恐怖统治比法国革命最坏的血洗还要可憎。

4.什么导致德国历史倒退两百年

由宗教改革引起从1618年到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从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成全欧洲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

这场战争是在德国进行的,导致“德国历史倒退二百年 ”(恩格斯)。 三十年战争(英语:Thirty Years' War,法语:La guerre de Trente Ans,德语:Dreißigjähriger Krieg,荷兰语:Dertigjarige Oorlog,西班牙语:Guerra de los Treinta Años,1618年-1648年),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全欧大战。

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的矛盾以及宗教纠纷激化的产物。战争以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奥地利哈布斯堡皇室统治为肇始,以哈布斯堡皇室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

这场战争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

5.加尔文教派是怎样形成的

加尔文主义出现于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归正宗和信义宗都承认人因信仰基督而蒙恩称义,归正宗的主要特点是选举“长老”监督教务,由牧师和不受神职的长老集体管理教会,认为任何人都不得享有无限权力,并且认为教会人士可以参加政治活动,使世俗更加接近上帝的旨意。所以在归正神学掌权的国家或地区,经济、民主制度和公众教育受到重视。 归正宗注重宣讲教义,仪式都用当地语言,更强调唱赞美诗。主要支派有长老会(流行于苏格兰)、公理会(流行于英国及美洲)等。

加尔文主义,又称“归正神学(Reformed Theology)”或“改革宗神学”,是16世纪法国宗教改革家、神学家约翰·加尔文毕生的许多主张和实践及其教派其他人的主张和实践的统称,在不同的讨论中有不同的意义,在现代的神学论述习惯当中,加尔文主义特指“救赎预定论”跟“救恩独作说”。加尔文支持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学说,主张人类不能透过正义的行为获得救赎,恢复逐渐被天主教会所遗弃的奥古斯丁学说“救恩独作说”,反对逐渐成为天主教神学主流的“神人合作说”,因此加尔文建立的教会命名为“归正宗”或“改革宗”,发展出来的神学称为归正神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