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鸠摩智 慕容复 《天龍八部》中慕容復的先人們是怎樣到中原的?

火烧 2022-08-12 20:37:03 1058
《天龍八部》中慕容復的先人們是怎樣到中原的? 遼東是鮮卑人興起的地方之一。三國時期,遼東已形成鮮卑三部。這三部自東向西分別是:宇文鮮卑、慕容鮮卑和段氏鮮卑。慕容鮮卑位於中部。曹魏初年,慕容家族的首領莫

《天龍八部》中慕容復的先人們是怎樣到中原的?  

鸠摩智 慕容复 《天龍八部》中慕容復的先人們是怎樣到中原的?
遼東是鮮卑人興起的地方之一。三國時期,遼東已形成鮮卑三部。這三部自東向西分別是:宇文鮮卑、慕容鮮卑和段氏鮮卑。
慕容鮮卑位於中部。曹魏初年,慕容家族的首領莫護跋率其部內遷到遼西一帶,司馬懿討伐公孫淵,莫護跋幫助作戰有功,被封為率義王,在遼西的昌黎大棘城北(今遼寧義朝陽縣)建國。部落的後人就以「莫護」為姓氏。「莫護」的發音和「慕容」相似,傳來傳去就被傳成了慕容。
莫護跋的孫子慕容涉歸,因為征討有功,被晉武帝封為鮮卑大單于。慕容部先遷到徒河的青山(遼寧錦縣),又遷徙到大棘城(今遼寧義縣),開始受到漢文化的影響。
慕容涉歸死後,其弟慕容耐奪取了本應屬於涉歸之子慕容廆的位子,並派人殺害慕容廆。慕容廆亡命到遼東的漢人家中,逃過了劫難。不久,慕容耐被手下人殺掉,慕容廆被迎回,成為慕容部的首領。
慕容廆上台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討伐宇文鮮卑。
宇文鮮卑在慕容鮮卑東北的遼東塞外,所處的地方更偏僻,語言和鮮卑語很不同,與匈奴人相近,據說是南匈奴單于的遠親。宇文部和慕容部歷來不和。當時慕容部的實力還比較弱,慕容廆上書晉武帝,請求幫助。晉武帝不希望遼東出亂,沒有準許他的請求。慕容廆大怒,領兵闖入遼西的漢人聚居地搶掠。晉武帝集中全幽州的兵力討伐慕容廆,慕容廆大敗而歸。
之後,慕容廆又把目光轉向東北面的夫余國,夫余國國小兵弱,被慕容部搶佔,扶餘國王被迫自殺。慕容廆收編了夫余國的軍隊,增強了實力。
慕容部處於宇文鮮卑和段氏鮮卑之間,此兩部的實力都比慕容部強。慕容廆審時度勢,向晉武帝請降,取得了晉朝授予的官職。他又用金錢收買的手段,延緩兩部的進攻。
慕容廆移居大棘城,教部落里的人種田,制定了和漢人相似的法令法規,改變鮮卑人游牧民族的習俗。
公元302年,宇文鮮卑統一了塞外東胡各部,首領宇文莫圭自稱單于,成為塞外最強大的力量。宇文部開始進攻侵慕容部。宇文莫圭派弟弟宇文屈雲進攻慕容部邊境,打算吃掉慕容部。慕容廆親自領兵進攻宇文屈雲的別部首領素延,首戰擊敗了對手。
素延本看不起慕容廆,吃了敗仗惱羞成怒,很快又集結了十萬人的軍隊,大舉進攻慕容部,把慕容廆包圍在大棘城中。慕容廆的手下很害怕。慕容廆卻一點也不在乎,對他們說:「素延的兵雖多,但無章法,各位不要擔心,我已想好了破敵的計策。你們到時只要儘力一戰,一定能打敗敵人!」
慕容廆看準時機,率領精銳人馬出城迎敵。素延的軍隊從沒見過這樣的對手,頓時亂作一團,敗得一塌糊塗。慕容部的軍隊追出了百里,斬首俘獲數以萬計。宇文屈雲的軍隊退回塞外,避開慕容廆的風頭。
慕容廆擊退宇文部入侵的時候,中原「八王之亂」正盛,西晉的北方正處在如火如荼的戰火中。慕容部所處的幽州和平州也是一樣。幽州刺史王浚為拉攏遼東鮮卑,想提拔段氏鮮卑和慕容鮮卑,慕容廆不願受制於人,沒有接受晉朝授予他的官職。
王浚雖然擁有幽州之地,北方的西晉士人開始也紛紛投奔他。但王浚野心雖大,能力一般,對士人不懂得量才使用。而且他法令不明,憑感情處理事情。士人們漸漸對他失去了信心,離他而去。段氏鮮卑是當時遼東各部中實力最強的,然而,段家兄弟喜歡游牧民族生活方式,對漢族的士大夫不感興趣。士人們也只能選擇慕容廆了。
慕容廆來者不拒,部落里聚集了北方的大量漢人流亡士人。慕容廆專門設立郡縣收容他們。慕容廆對待士人量才而用。
晉元帝稱帝,派人拜慕容廆為龍驤將軍、大單于,開始慕容廆沒有接受。將軍魯昌勸他接受,可以東晉皇帝的名義討伐各部,既名正言順,又收取人心。慕容廆覺得有理,就派遣使者通過海路前往建康,尊奉東晉為正統。
東晉的平州(即今遼寧一帶)刺史崔毖見慕容廆接受了東晉的封號,並在其管轄範圍之內,卻不聽使喚,就決定消滅慕容部。他暗中聯合了高句麗、段氏鮮卑和宇文鮮卑,讓其三部一起討伐慕容廆,消滅慕容部,瓜分慕容部的地盤。
公元319年,在崔毖的唆使下,三方的聯軍浩浩蕩蕩地進入慕容部的境內。慕容廆的將領們要求出兵迎擊。慕容廆說:「他們三方是受崔毖唆使來進攻我們的。目前,三處的軍隊剛剛聯合起來,勢頭很盛,我們不能與之對戰,而應固守,擊敗他們的進攻,挫傷他們的士氣。這種聯軍是烏合之眾,各自為政,無統一號令。且各懷鬼胎,時間長了必然互相猜忌。等他們起了矛盾,我們再出兵,必能大破敵人。」
慕容廆任憑三國的軍隊圍攻大棘城,並不出戰,只是閉門固守。三方的軍隊攻了一段時間,未討得半點便宜,部隊疲乏了。慕容廆乘機派人帶著牛肉美酒出城,以崔毖的名義專門犒勞宇文部的軍隊。另外兩部的將領見此就懷疑宇文部與慕容廆勾結,害怕對己不利,立即領著部隊退走了。
宇文部首領宇文悉獨官清楚被慕容廆算計,又想起過去與慕容部的恩恩怨怨,十分憤怒,發誓說:「他們雖然退兵,我靠自己的力量照樣能殲滅慕容部,無需別人幫助。」他立即點起本部數十萬士兵,向前進軍。宇文部的軍隊在城外連營三十多里,慕容部的形勢相當嚴峻。
慕容廆見狀,便派人要將兒子慕容翰的軍隊從徒河招回,準備合兵一處,對付敵人。慕容瀚卻按兵不動,他派人向慕容廆解釋道:「悉獨官舉國來犯,敵眾我寡,只可用計,不可力斗。現在城中的守軍用於防守已經足夠了。我請求把我的這支軍隊留在外面當做奇兵,等待時機進攻敵軍,內外夾攻,宇文部必敗。」慕容翰的建議得到了慕容廆部下們的支持,慕容翰留在徒河。
悉獨官得到這個消息,也認為慕容翰留在外面是禍患,決定先消滅慕容翰。他派出數千騎兵,想突襲慕容翰。慕容翰得知後,就派人冒充段氏鮮卑的使者,在半路上迎接悉獨官的騎兵。假使者對宇文部帶隊將領說:「慕容翰一直是我們的邊患,我們早就想除掉他了。如今你們來討伐,我們一定相助。我來給你們帶路,你們快點進兵。」
宇文部的軍隊見了段氏的使者,大喜過望,在使者的帶領下加速趕往徒河,闖進了慕容翰事先設下的埋伏之中。幾千騎兵被慕容翰的伏兵殺得片甲不留。慕容翰乘勝追擊,同時派人把戰況告知守在大棘城中的慕容廆。得到消息後,慕容軍隊開始反擊。慕容廆的世子慕容皝帶領精銳部隊突然出城,直取悉獨官的營寨。悉獨官沒有準備,倉皇應戰,兩軍剛交手,慕容翰的騎兵已經從背後殺到,火燒悉獨官的連營。宇文部的軍隊惶恐不知所為,整個聯營陷入一片火海當中。悉獨官一人逃回自己的部落。
崔毖知道後,害怕慕容廆和自己結仇,趕緊派侄子崔燾前去祝捷,恰與前來求和的宇文部等三方使者。三家當面揭穿崔毖,把戰爭的起因全部推到崔毖身上。慕容廆帶著崔燾去看戰場說:「你叔父教唆他們來消滅我,現在你還竟敢裝模作樣地來向我祝賀。」崔燾嚇得要死,趴在地上不敢說話。慕容廆讓他給崔毖傳話說:「上策是投降,下策是逃跑。」並派大軍一路跟隨。崔毖聽了消息,趕緊帶著數十騎人馬,棄了家室,逃走了。
慕容廆在位四十九年,把慕容部從一個弱小的部族發展成為一個十分強大的部落。
當時處在中原的後趙石勒的主要目標是前趙劉曜,但他對身後日益壯大的慕容部也不得不防,他遣使通和,慕容廆不幹。石勒大怒,派人與宇文鮮卑聯絡。此時,宇文悉獨官已死,在位的是他的兒子宇文乞得歸。石勒就加封乞得歸官爵,命他去攻打慕容廆。
宇文部的軍隊一戰即潰,慕容部的軍隊追著乞得歸的殘兵敗將,攻進了宇文鮮卑的國都,搜刮之後,將城中的百姓全部遷回本部。
公元333年,慕容廆病逝,世子慕容皝繼位。慕容皝是慕容廆的第三個兒子,因其母段氏是正室,故而得立。慕容翰雖為長子,且戰功顯赫,頗得人心,但不是正室所出,不能繼位。慕容瀚知道自己一直被人嫉妒,擔心被害,就帶著兒子逃到段氏鮮卑去了。
和慕容皝同母的兩個弟弟慕容仁、慕容昭一直很受慕容廆的喜愛,慕容皝對他們忌恨已久。慕容仁和慕容昭兩人對未來十分擔憂。
守備東部邊境的慕容仁從邊城平郭趕回來奔喪,暗中與弟弟慕容昭商量說:「我們從前與慕容皝的矛盾不小,現在他即位了,肯定會對付我們。」兩人定計裡應外合,慕容仁舉兵,慕容昭為內應,共同廢掉慕容皝。
慕容仁回到平郭就整兵西進,前往慕容皝所在的平州,還沒到達,就有人向慕容皝告密慕容仁、慕容昭謀反。慕容皝派使者前往慕容仁軍中探聽虛實。慕容仁的軍隊正在半路上,情知事情敗露,就殺了慕容皝的使者,退回平郭。慕容皝得到消息,當即賜死慕容昭,派弟弟慕容幼、慕容稚等人討伐慕容仁。慕容幼、慕容稚兄弟都在戰場上被慕容仁擒獲,慕容皝的守將或降或走,慕容仁佔據了整個遼東郡,與西面的慕容皝抗衡。
慕容部一分為二,以段氏鮮卑為首的其他鮮卑部族當然求之不得,各鮮卑部族紛紛支持援助慕容仁。
慕容鮮卑部兄弟相爭,各據一方,給段氏以可乘之機。段遼與慕容仁結成同盟,要滅掉慕容皝。
在慕容部分裂的第二年,段遼決定出兵攻打慕容皝。他先派一支軍隊試探性地襲擊徒河,沒有斬獲。又派他的弟弟段蘭和慕容翰領兵進犯慕容部的邊城柳城(今遼寧朝陽一帶),守衛柳城的都督石琮防衛得當,讓段蘭等人碰了個釘子。
段蘭帶著兵將無功而返面見段遼。段遼十分惱火,給他二十天時間,必須拿下柳城。
兩軍再次碰面,戰鬥異常激烈。戰鬥進行了將近一月,雙方損失都很嚴重。
慕容皝為防不測,派慕容汗和謀士封弈帶兵前往增援。行前,慕容皝再三叮囑慕容汗:「敵軍氣勢很盛,只可堅守,千萬不要與之對戰。」然而慕容汗執意不聽,帶兵直逼段蘭大軍主力。兩軍在柳城附近的牛尾谷中相遇,慕容汗的軍隊準備不足,被對手打得大敗,幸虧封弈臨危不亂,處置得當,且戰且退,才沒有全軍覆沒。
段蘭指揮軍隊乘勝追擊,慕容部的形勢岌岌可危。慕容翰雖然投靠了段氏,但是內心還是向著慕容部。他害怕段蘭會趁機滅掉慕容部,於是力勸段蘭不能追擊。段蘭也清楚慕容瀚心中的想法,說只是滅掉慕容皝,讓慕容仁做首領。慕容瀚不同意,並要帶著本部軍隊撤退,段蘭無奈,只好退兵。
牛尾谷之敗的第二年,慕容皝出兵征討慕容仁,一舉攻下襄平。又過了兩年的春天,慕容皝乘海水結冰之際,冒險踏冰行軍,突然出現在慕容仁老巢平郭城(遼寧蓋州市附近)外七里處。慕容仁沒有料到慕容皝會親率大軍到來,倉促上陣迎戰。戰爭還沒開始,大將慕容軍率本部人馬投降慕容皝。慕容皝軍士氣大振,進軍大破慕容仁。
慕容仁帶著殘兵敗將逃走,部下又發生叛變,將慕容仁擒住獻給了慕容皝。慕容仁被賜死。
慕容皝統一慕容部,段遼大為震驚。段遼再次派段蘭領軍數萬進攻慕容皝的柳城,宇文部首領宇文逸豆歸帶兵進犯慕容皝的安晉。慕容皝已無慕容仁的後顧之憂,親率大軍前往迎敵,段遼和宇文逸豆歸的軍隊不敢接戰,望風而逃。
此戰過後,段遼在與慕容皝的交鋒中已完全處於下風,段蘭的屢次進犯皆被慕容皝打退,段氏逐漸由攻勢轉入守勢。
公元337年,慕容皝自稱為燕王。
慕容皝稱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消滅段氏。但是,慕容皝擔心自己的力量不夠,就決定聯合後趙,一起滅段遼。
公元338年,慕容皝的使臣來到趙都鄴城,向後趙稱藩,與後趙天王石虎共商討段大計。由於段遼連續幾年屢屢進犯後趙邊境,石虎也早有打算要好好教訓一下段氏鮮卑,他在國內新召集勇士三萬人,擴充了本國的軍事力量。此時正好段遼派大將段屈雲攻打後趙幽州,石虎以水路舟兵十萬,陸路步騎兵七萬,分兩路討伐段遼。慕容皝親自領兵攻掠段氏令支以北(今河北東北部)的城池。
在北線,慕容皝的作戰路線十分詭異,攻一陣,稍有戰果,便撤退,然後再進攻。段遼的軍隊始終難以與之正面交鋒。段遼十分生氣,慕容瀚勸告段遼,現在的主要敵人是後趙,應該聯合慕容部對付後趙。可是段遼不聽,親自帶上本部兵馬追擊慕容皝,遭到了慕容皝伏兵的打擊,吃了大敗仗,只好帶領殘兵敗將往南落荒而逃。
在南線,後趙先鋒大將支雄的大軍長驅直入薊城,段遼所屬各郡守將,望風而降。段遼困守令支城中,身邊的大將竟只剩下慕容翰一個。
令支城中已不可久駐,段遼與慕容翰分手,帶著妻子宗族北逃密雲山躲避石虎的追趕;慕容翰仍然不敢去見自己的弟弟慕容皝,往東北塞外投宇文部去了。
石虎的前部輕騎兵在密雲山一帶趕上段遼的家小輜重,擒獲段遼的母親和妻子,段遼窮途末路,派自己的兒子乞特真向後趙獻上降表和名馬,向後趙投降。
後來段遼後悔,又向燕王慕容皝投降,並且聯合燕兵,在密雲山設下埋伏,大敗後趙派去受降的麻秋。一年後段遼又叛慕容部,被慕容皝殺掉。
不久,石虎以慕容皝的部隊不和後趙部隊會師一處共討段遼為借口,進兵討伐慕容部。
慕容皝得知這一消息,面對強大的後趙,開始也有些害怕,準備帶領部隊北撤,暫時避開後趙軍的鋒芒。大將慕輿根諫言:「現在趙強我弱,大王如果撤退,正好是趙人希望的。我們現在撤退了,以後想回來就困難了。我們如今應全力固守,待其有變,乘機出擊。真的不行,再撤兵也來得及。」慕容皝聽從了建議,留了下來,堅守城池。
聲勢浩大的後趙軍隊向棘城殺來,浩浩蕩蕩的大軍多達幾十萬。沿途的城堡紛紛向後趙投降。原本慕容部控制下的城堡向後趙投降達到三十六座。後趙大軍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向棘城發起猛攻。
慕容皝的部下玄菟太守劉佩主動請戰,要求帶一支敢死隊出城迎擊後趙軍隊。數百名士兵組成的慕容部敢死隊忽然出現在後趙軍陣中,令後趙的將領和士兵出乎意料,倉促之間不知所措。面對大批的後趙軍,慕容部的敢死隊所向披靡,勇不可當。衝殺一陣之後竟然又回來了。前燕守軍深受鼓舞,士氣振作。
兩軍在棘城攻守相持半月以上。
石虎見一時無法攻下棘城,軍隊補給路途遙遠,十分不便。無奈之下石虎下令全軍撤退。慕容皝讓十五歲的兒子慕容恪帶兩千騎兵追擊後趙兵。
慕容恪率領手下尾隨趙兵,敵退則進,敵停則停。一日,乘著天蒙蒙亮,慕容恪帶領軍隊忽然發起進攻。撤退中的後趙士兵弄不清對手有多少人,毫無鬥志,棄甲逃竄。慕容恪這兩千精兵一路追殺,斬獲了三萬多首級。
石虎慌慌忙忙退到國都鄴城,方才停下腳步。慕容皝乘機帶領軍隊收復所有叛降後趙的城池,把國土拓展到原先後趙的境內。
慕容翰投奔宇文逸豆歸。宇文逸豆歸是個嫉賢妒能之人,不僅不能利用慕容瀚,還對慕容瀚處處提防。慕容翰待的時間長了,意識到自己這樣下去早晚會被宇文部的人置於死地。他就學戰國時的的孫臏,假裝發瘋,整日喝酒,常常披散頭髮又跳又唱,還可憐巴巴地向人們討要吃的。宇文部的人以為他真的瘋了,也就不再把他放在心裡。慕容翰趁機在宇文部的境內到處遊逛,把各處的山川險要一一記在心中。
這時的慕容皝忽然念起兄弟情誼來,他派了個叫做王車的商人前往宇文部做買賣,打聽慕容翰的情況。慕容翰見到王車,什麼也沒說,只把手摸著胸口,朝王車點頭。王車不解其意,回來向慕容皝稟告,慕容皝高興地說:「慕容翰要回來了!」慕容皝知道慕容翰沒有稱手的弓箭,就為他定製了一副三石的弓箭,讓王車埋在路邊某處,並告知慕容翰。
慕容翰將一切收拾完畢,乘人不備,把逸豆歸的名馬偷了出來,帶著兩個兒子取出王車埋下的弓箭,騎馬向慕容部的方向逃去。宇文逸豆歸得到慕容翰盜馬出逃的消息,才明白上了慕容翰的當,立即派人騎快馬追趕。
宇文部的騎兵隊在接近慕容部邊境的地方追上了慕容翰父子,命令慕容翰回去。慕容翰遠遠地說:「我久客他鄉,今日思歸,既然上了馬,就沒有回頭的道理。我當初裝傻是騙你們的,我從前的武藝還在,你們不要硬逼我,否則就是自取死路!」
騎兵不以為然,還要向前。慕容翰道:「我在你們國內也住了不少時間,我今天不想殺人。這樣吧,你們把刀放在離我百步遠的地方,我來射,如果一發即中,你們就請返回,否則你們只管來抓我。」
騎兵們不信這個裝瘋賣傻的慕容翰能有如此本領,有個騎兵就馬上解下手中的刀立好。慕容翰取出慕容皝贈予的弓箭,一發射出,正中刀環,一旁觀看的騎兵見狀大驚,知道自己都不是慕容翰的對手,紛紛離去。
回到慕容部,慕容皝冊封慕容瀚為建威將軍。慕容翰武藝高強、謀略超人。慕容皝有了這個幫手,真是如虎添翼。
慕容皝按照漢人皇城的樣式在柳城北部建造新都城龍城,又派使者向東晉朝廷請求封他為大將軍和燕王。晉成帝覺得慕容皝對他「忠心耿耿」,應當給予封賞。
慕容皝在自稱燕王五年之後,終於得到了東晉皇帝的一個名正言順的封號。
公元342年,慕容皝遷都龍城,準備討伐高句麗和宇文部。慕容翰向慕容皝提出:「宇文部自逸豆歸掌權後將帥無能,軍無鬥志,日益衰微。宇文部雖然歸附後趙,但後趙鞭長莫及,消滅宇文部十分容易。高句麗離我們近,和宇文部互為依靠。如先打宇文部,高句麗很可能會乘虛而入,攻打我們防備薄弱的地區。高句麗是心腹大患。先取高句麗,再滅宇文部。宇文部離得遠,實力保保自己還湊合,趁火打劫不可能」。
慕容皝同意。
慕容皝又聽從慕容翰的計策,主力部隊從高句麗意想不到的南路進攻。高句麗的南面防守部隊是由高句麗國王高釗率領的老弱殘兵,經不起慕容部精銳部隊的攻擊。高釗逃走,母親和妻子都落到了慕容部兵的手中。慕容部軍隊佔領了高句麗國都,再回頭把北路抵抗的高句麗軍隊消滅。
公元344年,慕容皝以慕容翰為先鋒,三路大軍向宇文部進發。
宇文逸豆歸一面向南方的石虎求救,一面派猛將涉夜干帶領精兵迎戰。兩軍照面,慕容翰出陣單挑涉夜干,兩人激戰正酣時,慕容皝陣中小將慕容霸殺到,涉夜干無法防備,立時被斬於馬
涉夜干是宇文部的第一猛將,是宇文部的精神支柱,涉夜干被殺,宇文部士兵精神垮掉,不戰而潰。慕容部兵乘勝追擊,攻克宇文部都城,逸豆歸敗逃漠北,老死他鄉。
慕容翰在戰鬥中被宇文部的亂箭射傷,回到家卧病不出。傷勢好轉,在家練習騎馬,被人向慕容皝誣告準備謀反,慕容皝本來就對慕容瀚不放心,借著這個機會,賜慕容翰自裁。
公元348年,慕容皝去世,世子慕容俊即位。
石虎死後,諸子爭權,互相殺戮開戰,中原一片混亂。見到這種情況,慕容霸等人上書,主張乘機進取中原。慕容俊遲遲不下決心,他向謀臣封弈請教。封弈答道:「大王如舉兵南進,先取薊城,再指鄴都,撫恤人民,百姓是十分歡迎的」。
將軍慕輿根也接著說:「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機會難得。」
慕容俊聽從了眾人的建議,以弟弟慕容恪為輔國將軍,慕容評為輔弼將軍,陽騖為輔義將軍,慕容霸為前鋒都督、建鋒將軍。挑選精兵二十餘萬,屯兵在南部邊境線上,伺機而動;又派使者到涼州,約請張重華共同攻伐後趙。
石虎諸子殘殺,血流成河,中原冉閔稱帝,改國號為「魏」,實施「殺胡令」,人心不穩。慕容俊認為時機成熟,他命慕容霸統帥東路軍,慕輿根統領西路軍,自己親率中路軍,慕容恪為前鋒,分三路發動南侵。
中原的兵將們早被內亂搞得心灰意冷,沒有鬥志。見慕容部兵馬到來,安樂守將鄧恆燒倉棄城,逃到薊城與幽州刺史王午共守。慕容霸軍中的都督孫泳帶兵沖入安樂,撲滅大火,燕軍得到了大量兵糧。
慕容霸與慕容俊合兵一處,繼續進逼薊城,王午看看還是守不住,就留了個部將,與鄧恆繼續南撤到魯口(今河北饒陽)。燕軍沒費多大勁,就攻陷了薊城這個幽州要地。不久,慕容俊把都城遷到薊城。
燕王慕容俊在薊城扎穩腳跟後,繼續揮師南下,冀州北部諸城先後落入鮮卑人的手中,冉閔派來的幽州刺史劉准率部歸降,還有一些胡人對鮮卑慕容仰慕不已,羌人的一支——丁零部的翟鼠也率部投奔前燕。。
公元352年。
四月,冉閔領軍離鮮卑人剛剛佔領的中山城已經很近。慕容俊派慕容恪率部隊進攻冉閔。
冉閔手下的大將軍董閏與車騎將軍張溫覺得敵眾我寡,都勸道:「鮮卑人連戰連勝,勢頭強勁,一時難以抵擋;我軍還是先避其銳氣,待其倦怠,再全軍挺進。」
冉閔自恃其勇猛無敵不聽,揮師迎敵。
兩軍在廉台(今河北無極)遭遇,雙方連續交戰十次,燕軍都不能取勝,冉閔頗為得意。
慕容恪仔細觀察了魏軍的戰術後,看出了對方取勝的「奧秘」,即「合兵一處,死戰破敵」。
他把燕軍分為三部,對將領們說:「敵人以少對多,必然死戰,現在我把優勢兵力集中到中軍,由我率領前去迎敵,等到交戰之後,你們就率領左右軍從兩旁側擊,必能獲勝!」
他專門挑選五千名善射的鮮卑騎兵,將馬匹用鐵鎖連接,排成方陣,再從三面對魏軍的步兵進行包圍,讓魏兵死戰也沖不破燕軍。
冉閔的坐騎是一匹名叫「朱龍」的寶馬,可以日行千里。開戰後,他左手操雙刃矛,右手持鉤戟,勇不可擋,連斬燕兵三百餘人。
這時燕軍大部騎兵殺到,冉閔抬頭望見敵軍的中軍大旗,便領兵直撲過去,不料兩旁又出現了燕軍,三軍夾擊,萬箭齊發,魏軍被鐵鎖相連的連環馬陣重重圍困,想要死戰都不可能,於是大敗。冉閔浴血奮戰,拚死突圍,單騎向東跑出二十多里,胯下朱龍馬忽然累死,終於被燕兵俘獲
冉閔被解送到薊城,被慕容俊殺掉。。
主持中原大局的冉閔被殺,沒有人再能阻擋慕容氏的南下步伐。
殺掉冉閔後,慕容俊稱帝,建立了前燕國。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