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2020年1月8日 读下图(2010年4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农业气象灾害分布图),据此回答3~5题。 小题1:有关甲乙两区域气象灾
读下图(2010年4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农业气象灾害分布图),据此回答3~5题。 小题1:有关甲乙两区域气象灾 读下图(2010年4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农业气象灾害分布图),据此回答3~5题。 小题1:有
读下图(2010年4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农业气象灾害分布图),据此回答3~5题。 小题1:有关甲乙两区域气象灾
读下图(2010年4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农业气象灾害分布图),据此回答3~5题。 小题1:有关甲乙两区域气象灾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1:本题考查我国的自然灾害。根据图示甲地自然灾害主要为冷害,主要与甲地纬度高,受强冷空气影响大有关;乙地位于南方地区,自然灾害的种类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大。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根据图示冷害发生的时间为4月份,为春季,所以对农业的主要影响为影响农作物的播种。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冷害影响农作物的播种时间,所以需要改善气温条件。春季可在田间灌水不利于提高土地的温度,更不利于农作物的播种。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下图是“2012年5月我国农业气象灾害预估与防御重点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有关四地农业气
小题1:C
小题2:D
试题分析:
小题1:注意材料提到的时间,然后根据图中四区域的位置来推断此时四地会出现的气象灾害。材料所提时间为“2012年5月”,此时为我国的春末夏初,由此可以推断正常年份我国雨带的位置,主要位于华南地区及略微偏北一点的区域。然后对四区域进行定位:①区域位于东北和西北;②区域位于华北;③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④区域位于华南地区。依据时间和雨带的位置可以推断:此时,东北和华北地区雨季还没有到来,降水较少,不会受到暴雨的影响,且华北气温开始明显回升,导致华北出现大风,易受到春旱、大风的影响。西北地区总体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稀少,地表植被稀少,故在气温开始明显回升时,容易产生沙尘暴,沙尘暴向东南方向移动时可能影响到华北地区。强对流天气易出现在午后,华北、东北有,但是频率较小,纬度较低的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较明显。故A、B选项错误。华南地区位于雨带,降水开始增多,易受到洪涝的影响。故D选项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种植冬小麦和油菜,结合它们的生长习性,此时冬小麦和油菜都是成熟时节,对光照的要求高于降水,故C选项正确。
小题2:此题主要涉及到水资源的短缺问题,此类问题注意从供应、需求、使用过程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供应主要涉及自然原因,需求和使用过程主要涉及人为原因。②区域为我国的华北地区。从自然原因看,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季来的晚,退的早,雨季时间短,降水总量较少,尤其春季正是麦苗返青时节,需水量大,易出现春旱;地表径流相对较小,水资源供应量较小;季风存在不稳定性,季节和年际变化较大,导致水资源供应的不稳定。从人为原因来看,华北地区有我国的京津唐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工农业发达,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华北地区人口密集,城市众多,水资源需求量大;使用过程中存在污染、浪费问题。总之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四个选项都是华北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但是从主要原因来看,是人为原因导致的。故D正确。
下图为2013年1月全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回答第题。 小题1:有关灾害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 A.华
小题1:B
小题2:C
试题分析:
小题1:直接根据图示,冻雨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A、C错误;图示南方地区分布有冻雨、雪灾、冻害和大雾等灾害,B项正确。
小题2:根据图示的图例分布判断,湖南省正遭受雪灾影响,A错误;雪灾分布位于西藏南部,受青藏高原的阻挡,西藏南部基本不受冷空气影响,其雪灾主要是由于当地地势高,B错误;云南省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故D项错误;图示江西省正遭受雪灾、冻雨影响,主要是由于受冷空气影响而形成,C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能抓住图示各个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并能结合我国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对其自然灾害形成的影响分析即可。
下图是2013年11月11日20时至11月12日20时我国部分地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小题1:A
小题2:A
试题分析:
小题1:通过对本图的阅读,要求我们掌握我国的行政区划及其轮廓,了解我国省级行政区简称,据图可以看出风险很高的地区在桂东,故本题选A。
小题2:大气降水,尤其是强降水天气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一个重要诱因,大风、低温天气不会引发地质灾害,干旱少雨更不能引起地质灾害,故本题选A。
读“我国部分地区气压分布图”(下图)单位(hPa),回答问题。 小题1:此气压分布图最有可能出现在(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1: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可知,海洋是高压中心,陆地形成低压。根据海陆热力差异可知,该季节是C项。
小题2:根据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作用北半球向右偏,形成偏南风。选择B项。
小题3: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可知,北京的气压1010-1015hpa,山东半岛气压1005-1010hpa。所以北京的气压比山东半岛大0—10hpa。选择A项。
读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A.春旱、寒潮、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春季灌溉用水多,说明春季干旱,灾害甲是春旱现象;冬季风强盛,乙是寒潮;强风与干旱,离沙源地近,所以丙是沙尘暴。
小题2:春旱现象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最典型。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7月气温及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各题。 小题1:该地区7月气温分布状况是 A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1: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可知太原的7月均温低于24 ℃,故A选项错误;结合图示信息可知①地位于秦岭山地,海拔高,气温应低于24 ℃,B选项正确;太原的气温为20~24 ℃,石家庄的气温为24~28 ℃,两地最大温差小于8 ℃,故C错误;据图可知②地的气温高于①地,故D选项错误。
小题1:根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可知,石家庄的年降水量为600~800 mm,北京的年降水量也为600~800 mm,因此从图中无法判断出两地年降水量的大小关系,故A选项错误;④处的年降水量在600 mm以下,③处的年降水量在600 mm以上,故C选项错误;山地背风坡的年降水量应小于平原,故C选项错误;根据等值线的分布原理,可知太原、石家庄的年降水量均小于600 mm,可得出答案为D。
图5为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A.春
小题1:A小题1:D 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
小题1:结合图示的成因判断,甲因降水量少,和春季的灌溉用水量多而形成,故判断为华北地区的春旱;乙主要由于冬季风强势,故形成寒潮和大风天气;丙由于冬季的寒潮大风且接近沙源地则形成沙尘暴。
小题2:该地区春旱、风沙和寒潮危害严重,故判断为我国华北地区。
点评:本题结合气象灾害的成因,判断灾害类型和形成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读我国主要气象气候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在各种气象气候灾害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__________
小题1:暴雨
小题2:冷空气势力强(或春季阴雨多),农事活动早
小题3:春季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而降水少;春季是农作物播种和生长时期,需水量大。
小题4:7、8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而此时气温高、蒸发强。
小题5:带来丰富降水,缓解旱情;有助于降温解暑。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中各区域的自然灾害种类分析:在各种气象气候灾害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暴雨。
小题2:我国华南地区虽然纬度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其成因是冷空气势力强,农事活动早。
小题3: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我国华北地区的旱情以春季最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而降水少;春季是农作物播种和生长时期,需水量大。
小题4:长江中下游地区在7、8月也会发生干旱,其成因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而此时气温高、蒸发强。
小题5:台风是我国夏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但它在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有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有①带来丰富降水,缓解旱情;②有助于降温解暑。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包括台风、洪水、干旱、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 生产和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胁人类和的安全。

农业气象灾害有哪些
由温度因子引起的有热害、冻害、霜冻、热带作物寒害和低温冷害;由水分因子引起的有旱灾、洪涝灾害、雪害和雹害;由风引起的有风害;由气象因子综合作用引起的有干热风、冷雨和冻涝害等。与气象的概念不同,农业气象灾害是结合农业生产遭受灾害而言的。例如寒潮、倒春寒等,在气象上是一种天气气候现象或过程,不一定造成灾害。但当它们危及小麦、水稻等农作物时,即造成冻害、霜冻、春季低温冷害等农业气象灾害。
很赞哦! (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