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朝阳门的由来 老照片,清末民初的朝陽門,歷史的追憶
老照片,清末民初的朝陽門,歷史的追憶 這是清乾隆十五年 1750年 《京城全圖》上的朝陽門的平面圖。從右往左依次是:護城河上的石橋,箭樓,閘樓,瓮城,城樓,城樓兩側的馬道。這是朝陽門在內九門中的位置,

老照片,清末民初的朝陽門,歷史的追憶
這是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京城全圖》上的朝陽門的平面圖。從右往左依次是:護城河上的石橋,箭樓,閘樓,瓮城,城樓,城樓兩側的馬道。這是朝陽門在內九門中的位置,朝陽門是漕糧出入的城門,京城百姓的口糧基本均來源於此。
紫檀及陰沉木製朝陽門城樓。
朝陽門模型。
這張照片拍攝於1870年,朝陽門迤南的內城東垣外壁,護城河兩岸的景象,成群的的鴨子在護城河中游泳覓食,岸邊不少人在釣魚。城牆根的建築是太平倉。正前方是朝陽門的箭樓和城樓。
這是1901年,朝陽門北面的瓮城閘樓。從照片中的太陽光線可以判斷出,應該是夏天的早晨所拍攝。
1901
朝陽門城樓東面(瓮城內)。攝影師站在箭樓城台上向西拍攝,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城樓二層上站著一個八國聯軍軍官。此時城樓已破舊不堪,琉璃瓦、吻獸和木圍欄等構件幾乎掉光。似乎在給我們訴說著什麼,那時候的清政府真是無能。
1902年,朝陽門瓮城內。城樓已經破敗不堪,屋頂戧脊上面的琉璃走獸已經掉光,堆拔房已塌。人山人海,接踵摩肩,甚是熱鬧。右下角堆滿了瓦缸。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城。日俄軍隊把朝陽門箭樓炸毀,只剩下殘缺的牆體。兩名騎馬的俄國軍官,帶領著一些士兵在瓮城外關廂。街上的行人很少。
這張照片拍攝於1901年,拍攝位置是朝陽門瓮城的東北側,這時候的箭樓已經被日軍炸毀。近處是護城河,城牆下面應該是集市,路兩側的商鋪林立。
這是1910年前後,朝陽門的北側的風景和護城河。遠遠望去,城樓、箭樓蒼勁挺拔,綠色的琉璃瓦和紅色的城樓互相輝映,彎彎的月牆青磚環繞瓮城,整體建築錯落有致,古典大方,特別壯觀;清風徐來,護城河水碧波蕩漾,垂柳倒映水中,綠樹匆匆,護城河種的小船正在慢慢靠近岸邊,河沿兒遊人如織;藍藍的天空,白白的雲,一幅多美優美的畫卷。(照片上色了)。
這是1910年前後,朝陽門內大街的街景。道路還是土路,可能剛下過雨,有點泥濘,行人只好從店鋪門口的台階上走。
這是1924年拍攝的,朝陽門城樓。人來人往,有趕馬車的,揚起的灰塵在空氣中飄蕩;有拉黃包車的,向前奔跑;左邊是小吃攤位,生意興隆,好熱鬧;還有夾著包走路的行人。
拍攝時間是1901年
地點是在朝陽門箭樓北側瓮城城牆上。近處是護城河上的石橋,城外的小路彎彎曲曲一直通向遠方。來來往往的行人走在朝陽門外的大街上,周圍是民居。這個位置大概是今天中國石化的大樓。
這張照片拍攝於1906年,朝陽門南面瓮城外護城河全貌,一群白鴨子在河中覓食。1900年被日軍炸毀的箭樓已經重修竣工,城樓和瓮城城牆也已整修一新。
1907年,朝陽門瓮城內的情景,從照片上出行的隊伍來看,可能是皇上要出城,周圍的群眾駐足圍觀。照片的左下角和右下角是大大小小的瓦崗。 城樓門石匾還是滿漢兩種文字。
這是1909年
朝陽門瓮城內的繁華集市。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閘樓和門洞,照片的左邊是關帝廟,位於翁城西北角城牆下;右邊擺滿了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瓦崗,這應該是買賣瓦崗的市場。達官貴族坐著八抬大轎逛市場,還有拉洋車的。
這是1909年,朝陽門翁城內東北角的市場,也就是月牆轉角的地方,從照片上可以看出小吃攤上坐了不少的人。
1920,朝陽門東南面瓮城外護城河。這時候翁城已經拆除,只剩下半壁月牆。月牆上長了一棵樹。
1916年,朝陽門城樓東面,翁城拆除後的景象。瓮城城牆拆除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見。新修建的環城鐵道從翁城穿過,照片左上角是火車站站房。
1916,朝陽門箭樓東面,護城河,修建環城鐵道已拆除翁城,原瓮城外的房屋也基本被拆除。.webp
1917年,朝陽門外南下坡附近。日壇西向北的甬道和殘垣 。
這是拍攝於1924年的照片,地點是朝陽門以南護城河,近處一位師傅正在撐船滑行,河岸上的行人來來往往,還有人在河邊洗衣服。
1928年,朝陽門箭樓東側,朝外大街人來人往,店鋪林立。這家店鋪的招牌「大昌號 新式花樣 花素貢呢」。
1931,朝陽門箭樓東側關廂,朝陽門外大街街景。原來那個時候就有自行車的卡輪停車架子了。鏡頭前,兩個小孩子和旁邊的人在望著攝影師。
很赞哦!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