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代表多少分 A短期借款 B原材料 C管理费用 D营业外收人
A短期借款 B原材料 C管理费用 D营业外收人
A短期借款 B原材料 C管理费用 D营业外收人
A
我的会计帐只有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原材料、短期借款,我应该如何结转费用呢?
1.借:生产成本_直接材料 贷:原材料 (材料领用时)
2.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_直接材料
_直接人工
_制造费用 3.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4.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产成品 (销售结转成本)
现金原材料产成品盘盈时,经报批后冲减管理费用或营业外之出对吗
当原材料、产成品、现金发生盘亏时,报经批准后确认为当期损益,转入“管理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等科目。
延期支付价款登记入账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在分期摊销时应计入 A原材料成本B管理费用C财务费用D营业外支出
C
因为延期支出,本来就是具有融资的性质,因此对于由此形成的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会计上计入财务费用。简单的说,就是看成融资所对应的利息
当原材料产成品现金发生盘盈时经报批后冲减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收入这句话哪里错了?
按照现在准则的规定,存货和现金盘盈,处理都应该冲减管理费用,不能记营业外收入
当原材料短缺时,发现是合理损耗,那么分录是计入原材料还是管理费用?
一、购进原材料时,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计入原材料成本,原材料正常损耗部分的进项税额允许抵扣。
例:某企业购进原材料一批,专用发票上注明数量102公斤,不含税单价100元,运输途中发生正常损耗2公斤,入库100公斤,款已付,原材料增值税税率为17%。账务处理为:
借:原材料10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34
贷:银行存款11934
登记原材料明细账时,数量100公斤,金额10200元,单价为102元/公斤。
二、合理损耗即正常损耗,指标的物正常磨损、挥发、氧化。“合理损耗”包括原材料、产成品等损耗。并无具体比例规定,具体损耗量由各个企业根据日常盘点确定,同一种存货由于各个企业保管条件不同,合理损耗量也不同,但是合理损耗的量不能超过行业接受范围。
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其中:
1.存货的购买价款是指企业购入的材料或商品的发票账单上列明的价款,但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额。
2.存货的相关税费是指企业购买存货发生的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和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以及相应的教育费附加等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的税费。对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存货所支付的增值税不能抵扣,应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中。
3.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是指采购成本中除上述各项以外的可归属于存货采购的费用,如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关于管理费用与营业外支出怎么区分那些费用是属于管
日常和非日常,管理费用通常是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费用,营业外支出属于非日常活动的支出。
期末一般应结平的帐户是:A、原材料 B、应付帐款 C、盈余公积 D、管理费用
D
去年误把短期借款做成了营业外收入,现在所得税A类年报中怎么调整呢?
短期借款能做成营业外收入???是在错了,那就在今年纳税调整那张表中纳税调减-其他那一列。

会计分录中有没有借:营业外支出 贷:管理费用的啊?
没有,应为借:营业外支出
借:管理费用(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