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璟瑟公主 清朝公主名字,清朝所有公主的名字

火烧 2021-10-16 14:21:41 1068
清朝公主名字,清朝所有公主的名字 清朝所有公主的名字    荣安固伦公主   和硕和惠公主   和硕端柔公主   固伦荣宪公主   和硕端静公主   固伦恪靖公主   固伦温宪公主   固伦纯悫公主

清朝公主名字,清朝所有公主的名字  

清朝所有公主的名字

 

  荣安固伦公主   和硕和惠公主   和硕端柔公主   固伦荣宪公主   和硕端静公主   固伦恪靖公主   固伦温宪公主   固伦纯悫公主   和硕温恪公主   和硕悫靖公主   和硕敦恪公主   固伦纯禧公主   和硕恭悫长公主   和硕和顺公主   和硕柔嘉公主   固伦端敏公主   和硕淑慎公主   和硕怀恪公主   和硕和婉公主   端悯固伦公主   端顺固伦公主   寿安固伦公主   寿臧和硕公主   寿恩固伦公主   寿禧和硕公主   清朝制度:只有皇后生的女儿才能封为固伦公主,妃嫔生的只能封和硕公主。

清朝公主名字

清朝公主名字列举如下:

1、固伦公主

生母为清太祖元妃佟佳氏哈哈纳札青。明万历六年(1578)二月二十二日生。不仅是长女,而且是努尔哈赤诸子女中之最长者。长子褚英与次子代善是她的同母弟弟。明万历十六年(1588)嫁董鄂氏(亦称栋鄂、东果)何和礼,时年仅十一。因此称东果公主或东果格格。顺治九年(1652)七月卒,年七十五。 康熙五十五年(1715年)追谥端庄,即为固伦端庄公主。

2、穆库什公主

生母为清太祖侧妃伊尔根觉罗氏,是第七子阿巴泰的同母姐姐。名万历十五年(1587)生。据唐邦治先生考证,此女先嫁巴图鲁伊拉喀,后被伊拉喀遗弃,努尔哈赤杀死了伊拉喀。在天命年间又将此女嫁给早年投附的沾河部杨书之子,也是努尔哈赤的亲外甥郭尔罗氏达尔汉,因此称沾河公主或沾河格格。

3、哈达公主

生母为清太祖继妃富察氏衮代,第五子莽古尔泰、第十子德格类、第十六子费扬古是她同母兄弟。明万历十八年(1590)生。二十九年(1601)嫁哈达部纳喇氏吴尔古代,时年十二。因此称哈达公主或哈达格格。天命末年,吴尔古代卒。天聪元年(1627)复嫁给蒙古敖汉部博尔济吉特氏琐诺木杜凌,赐以开原之地。九年(1635)莽古济因骄暴被削除格格称号而为民,并且禁止其与亲属往来。

4、聪古伦公主

生母为努尔哈赤侧妃叶赫纳喇氏。明万历四十年(1612)十二月初七日生。天命十年(1625)嫁蒙古喀尔喀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固尔布锡,时年十四。固尔布锡于天命八年(1621)投附努尔哈赤,授二等子,并赐号青卓礼克固,十年(1625)又将幼女嫁给他。天聪年间为兵部承政。

5、荪岱公主

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第四女,生母为舒尔哈齐继福晋瓜尔佳氏。明万历十八年(1590)六月二十一日生。后金天命初年努尔哈赤将其收养宫中,封为郡主,称和硕格格。天命二年(1617)嫁蒙古喀尔喀部巴约待台吉博尔济吉特氏恩格德里,时年二十八。因此称巴约特格格或巴约特公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公主

清朝公主的名字是怎么取的?

清朝公主名字的命名方式也很特别,我们看到清朝公主的名字一般都是四个字,其中前面两个字是基本固定的,只有两种,一是固伦,二是和硕。后两个字是不一样的。

按照清朝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规定,“中宫出者,为固伦公主;自妃、嫔出者,及诸王女育宫中者,为和硕公主。”也就是说,凡是叫固伦××公主的,都应该是皇后生的女儿;凡是叫和硕××公主的,都应该是妃、嫔生的女儿或者是其他封王的女儿。但是,康熙年间,这一规矩却改了。就是皇帝可以法外开恩,特批某个他喜欢的女儿叫固伦××公主。固伦和孝公主这个名字就是这法外开恩的产物,她的母亲惇妃,娘家姓汪。惇妃的脾气不太好,曾经在宫中打死过宫女,乾隆皇上曾经因此将其降为嫔。可是没过几天,就又重新升格为妃了。可见乾隆皇帝是如何喜欢惇妃所生的女儿的程度了。

清朝公主的名单?

4清代各代公主编辑

清太祖 努尔哈赤系

皇长女(1578一1652),称东果公主,封固伦公主,谥固伦端庄公主。生母为清太祖元妃佟佳氏哈哈纳札青。明万历六年(1578)二月二十二日生。

皇次女(1587—1646),名嫩哲,称沾河公主,封和硕公主。生母为清太祖侧妃伊尔根觉罗氏,是第七子阿巴泰的同母姐姐。名万历十五年(1587)生

皇三女(1590一1635),名莽古济,称哈达公主,

皇四女(1595—1659),名穆库什,革和硕公主

皇五女(1597—1613),无封。

皇六女(1600一1646),无封

皇七女(1604—1685),封乡君品级

皇八女(1612—1646),名聪古伦,封和硕公主。

养女(1590—1649),名荪岱,称巴约特格格,封和硕公主

养孙女(1612—1648),名肫哲,封和硕公主

清太宗 皇太极系

皇长女(1621—1654),称敖汉公主,封固伦公主

皇次女(1625—1663),名马喀塔,封固伦温庄公主

皇三女(1628—1686),封固伦靖端公主

皇四女(1629—1678),名雅图,封固伦雍穆公主

皇五女(1632一1700),名阿图,称巴林公主,封固伦淑慧公主

皇六女(1633—1649),封固伦公主。

皇七女(1633—1648),封固伦淑哲公主,谥固伦端献公主

皇八女(1634—1692),封固伦永安公主,谥固伦端贞公主

喊着金汤匙出生的人,清朝公主名字都要哪些?

清朝公主名字列举如下:

1、固伦公主

生母为清太祖元妃佟佳氏哈哈纳札青。明万历六年(1578)二月二十二日生。不仅是长女,而且是努尔哈赤诸子女中之最长者。长子褚英与次子代善是她的同母弟弟。明万历十六年(1588)嫁董鄂氏(亦称栋鄂、东果)何和礼,时年仅十一。因此称东果公主或东果格格。顺治九年(1652)七月卒,年七十五。 康熙五十五年(1715年)追谥端庄,即为固伦端庄公主。

2、穆库什公主

生母为清太祖侧妃伊尔根觉罗氏,是第七子阿巴泰的同母姐姐。名万历十五年(1587)生。据唐邦治先生考证,此女先嫁巴图鲁伊拉喀,后被伊拉喀遗弃,努尔哈赤杀死了伊拉喀。在天命年间又将此女嫁给早年投附的沾河部杨书之子,也是努尔哈赤的亲外甥郭尔罗氏达尔汉,因此称沾河公主或沾河格格。

3、哈达公主

生母为清太祖继妃富察氏衮代,第五子莽古尔泰、第十子德格类、第十六子费扬古是她同母兄弟。明万历十八年(1590)生。二十九年(1601)嫁哈达部纳喇氏吴尔古代,时年十二。因此称哈达公主或哈达格格。天命末年,吴尔古代卒。天聪元年(1627)复嫁给蒙古敖汉部博尔济吉特氏琐诺木杜凌,赐以开原之地。九年(1635)莽古济因骄暴被削除格格称号而为民,并且禁止其与亲属往来。

4、聪古伦公主

生母为努尔哈赤侧妃叶赫纳喇氏。明万历四十年(1612)十二月初七日生。天命十年(1625)嫁蒙古喀尔喀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固尔布锡,时年十四。固尔布锡于天命八年(1621)投附努尔哈赤,授二等子,并赐号青卓礼克固,十年(1625)又将幼女嫁给他。天聪年间为兵部承政。

5、荪岱公主

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第四女,生母为舒尔哈齐继福晋瓜尔佳氏。明万历十八年(1590)六月二十一日生。后金天命初年努尔哈赤将其收养宫中,封为郡主,称和硕格格。天命二年(1617)嫁蒙古喀尔喀部巴约待台吉博尔济吉特氏恩格德里,时年二十八。因此称巴约特格格或巴约特公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朝公主

清朝最后一个公主叫什么名字?

爱新觉罗·显琦  爱新觉罗·显琦,(1918-),女,肃亲王的十七格格爱新觉罗·显琦又名金默玉,满族,1918年9月14日生于辽宁省旅顺市。

古代公主名字和简介

1、同安公主

同安公主,唐世祖元皇帝李昞女,生母元贞皇后独孤氏,唐高祖李渊的同母妹。嫁有唐一代第一等的高门大姓太原王氏(祈县王氏),公爹叫王秉(《公主传》作王柬,误),曾任隋朝司徒,谥定;丈夫叫王裕,武德初任隋州刺史(从三品),后官至开府仪同三司。

2、襄阳公主

襄阳公主,唐高祖李渊第二女,生母不详。公主于义宁初年嫁给窦诞。窦驸马去世于贞观二十二年,公主在其之前去世。合葬于唐昭陵。

窦诞《两唐书》有传。窦诞的墓志铭中只字未提他尚主之事,只在最后提到襄阳公主薨在窦诞前头,两人合葬于昭陵。按照此墓志分析,襄阳公主或许不是窦诞的原配,窦诞和襄阳公主的儿子窦孝谌,是唐玄宗生母窦德妃的父亲。公主与驸马不仅生育有儿子也有女儿 。

3、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名讳及生卒不详,汉景帝刘启与皇后王娡的长女,汉武帝刘彻同胞长姐。本封阳信公主,因嫁于开国功臣曹参曾孙平阳侯曹寿(曹时),故又称平阳公主。曹寿去世后,平阳公主改嫁汝阴侯夏侯颇。夏侯颇死后,又改嫁大司马、大将军、长平烈侯卫青。死后陪葬于茂陵。

4、万春公主

万春公主(732年-770年),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六代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之女。

万春公主一反唐代公主骄奢淫逸或贪恋权力的形象,而是洁身自好,跟官拜鸿胪卿的丈夫杨朏一道处理唐朝外交事务,并跟丈夫一道建议唐玄宗引进西学和技艺,允许外国人入朝为官。可惜万春公主和丈夫杨朏的努力因安史之乱而全面告终。

5、安平公主

安平公主,陇西成纪人,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唐太宗李世民的异母妹妹。公主生卒年不详,生母不详。贞观年间下嫁隋观王杨雄的孙子、唐朝礼部尚书杨思敬。《旧唐书 列传第十二》记载:恭仁弟师道,尚桂阳公主,从侄女为巢剌王妃,弟子思敬,尚安平公主,连姻帝室,益见崇重。

扩展资料

西周时,从礼的方面提出了对于妇女贞洁的要求,《礼记》中明确提出妇女在丈夫死后不应再嫁人。礼还将淫佚作为丈夫出妻的条件之一。但是先秦时,礼仅适用于少数贵族妇女。

秦始皇时第一次以政令的形势对贞洁提出了要求。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01年)会稽刻石曰“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絜诚。夫为寄猳,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自秦以来,公主离婚或夫死再嫁是极为平常的事,作为皇权象征的一部分,甚至可以拥有面首。如唐朝公主就拥有一定程度的婚姻自由多位公主改嫁。隋朝首次出现了禁止寡妇改嫁的诏命,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诏九品已上妻、五品已上妾夫亡不得改嫁。

唐太宗下诏任凭妇女改嫁、寡妇改嫁,不禁止寡妇改嫁。唐太宗下诏“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婚媾,令其好合”,“其鳏夫年六十,寡妇年五十已上,及妇虽尚少,而有男女,及守志贞洁,并任其情,无劳抑以嫁娶”。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太祖下诏令守寡的女儿金华公主出家为尼。被认为是太祖为推恩公主夫家,令公主守住妇节。

璟瑟公主 清朝公主名字,清朝所有公主的名字

宋朝公主改嫁的极少。随着贞操观念日渐严格,明朝和清朝入关后亦无公主改嫁的记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同安公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襄阳公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阳公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万春公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平公主

清朝(423)公主(139)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