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一般多少字 历史人物小传200字左右
历史人物小传200字左右
度知道/百度文库 你自己缩短就OK了
回答者: q222041 | 五级 | 2011-1-25 15:27
魏延
魏延是蜀汉名将,他跟随刘备入川后表现突出,得到刘备器重,屡次被委以重任。
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延作为诸葛亮的左膀右臂,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魏延为人孤高,善养兵卒,勇猛过人,但是和蜀汉重臣杨仪不和。
诸葛亮死后,将兵权交于杨仪,魏延因恃功心有不甘而率军欲杀杨仪,反被杨仪派马岱杀死。
后魏延一门被夷灭三族。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却写成了脑后生反骨,天生就是要造反的。
作为当年被刘备亲手提拔上来的牙门将,魏延很快就证明自己的才能。
只可惜魏延在刘备手下时间短,在诸葛亮手下时间长,我们由此发现,就在诸葛亮与司马懿在陇西拉锯般交战之际,两人手下同时都有一位出色的将军,同时在体味着某种壮志不得伸的生命状态。
张郃好在还有一个街亭大捷可供夸口,同样渴望建立战功的魏延,则几乎从诸葛亮手上领不到一点真正的机会。
诸葛亮每次北伐,魏延都希望能自领一支万人大军,像当年韩信那样,与诸葛亮在潼关会合,诸葛亮每次都加以拒绝。
于是,就在张郃私下里抱怨司马懿怕诸葛亮的同时,魏延也牢骚满腹地认为"诸葛亮胆小",使自己奇志难酬。
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时,曾有过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即使不能一举统一大业,至少有望将长安并入蜀地。
当时魏国派驻边防的安西将军夏侯茂乃曹操女婿,"素无武略","又多蓄妾",因着与魏文帝曹丕的关系才获得这一荷守一方重镇的职位。
魏延看准此一机缘,遂大胆向诸葛亮提议道:"给我五千人,自带粮草,循秦岭以东疾进,不出十日可到长安。
胆怯的夏侯茂见我蜀兵天降,必然仓皇而逃。
曹丕若想率军亲征,最起码也得二十天,丞相已可先期到达。
这样,咸阳以西可一举而定。
"今天的公论是:魏延的计划虽然冒险,但成功的可能极大,因为他对当时敌我形势及当地特殊地形的判断都是非常准确的。
考虑到后来蜀国灭于魏国之手,乃是由于魏国大将邓艾采取了相似的"奇险"战略,诸葛亮对魏延提议的否决,便只能让我们深感遗憾了。
人物评价
陈寿: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
彭羕、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干局达,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刘琰旧仕,并咸贵重。
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徐澄清:《三国演义》中“魏延脑后有反骨”这一说,为好多人所熟悉和接受。
这就须从历史本来面貌来辨其真伪。
这里我只就诸葛亮用人之得失和魏延之悲剧发点议论。
对比
关羽高傲,虽亲善士兵,可是却也因高傲而败亡;张飞则喜欢迁怒下属,也因此害了自己性命;赵云做护卫队长习惯了,带兵是不成的;黄忠杀夏侯渊其实也是刘备的统率下的事情,人老,又没什么谋略,一武将耳;马超,武勇超强,可惜由于家世,名声显赫,刘备不放心使用。
以此观之,刘备帐下可堪大用的大将,只有魏延。
所以,若我评三国名将,蜀国第一非延莫属!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回答者: 冰凝青梅 | 二级 | 2011-1-28 19:09
中华始祖-黄帝和炎帝小传
治水英雄-大禹小传
春秋首霸-齐桓公小传
变法先驱-商鞅小传
至圣先师-孔子小传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冰小传
千古一帝-秦始皇小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小传
丝绸之路的奠基者-张骞小传
莫忘龙亭侯-蔡伦小传
医圣和神医-张仲景和华佗小传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小传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小传
-诸葛亮
-北魏孝文帝
-祖冲之
王羲之
你自己缩短就OK了
魏延
魏延是蜀汉名将,他跟随刘备入川后表现突出,得到刘备器重,屡次被委以重任。
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延作为诸葛亮的左膀右臂,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魏延为人孤高,善养兵卒,勇猛过人,但是和蜀汉重臣杨仪不和。
诸葛亮死后,将兵权交于杨仪,魏延因恃功心有不甘而率军欲杀杨仪,反被杨仪派马岱杀死。
后魏延一门被夷灭三族。
在《三国演义》中,魏延却写成了脑后生反骨,天生就是要造反的。
作为当年被刘备亲手提拔上来的牙门将,魏延很快就证明自己的才能。
只可惜魏延在刘备手下时间短,在诸葛亮手下时间长,我们由此发现,就在诸葛亮与司马懿在陇西拉锯般交战之际,两人手下同时都有一位出色的将军,同时在体味着某种壮志不得伸的生命状态。
张郃好在还有一个街亭大捷可供夸口,同样渴望建立战功的魏延,则几乎从诸葛亮手上领不到一点真正的机会。
诸葛亮每次北伐,魏延都希望能自领一支万人大军,像当年韩信那样,与诸葛亮在潼关会合,诸葛亮每次都加以拒绝。
于是,就在张郃私下里抱怨司马懿怕诸葛亮的同时,魏延也牢骚满腹地认为"诸葛亮胆小",使自己奇志难酬。
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时,曾有过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即使不能一举统一大业,至少有望将长安并入蜀地。
当时魏国派驻边防的安西将军夏侯茂乃曹操女婿,"素无武略","又多蓄妾",因着与魏文帝曹丕的关系才获得这一荷守一方重镇的职位。
魏延看准此一机缘,遂大胆向诸葛亮提议道:"给我五千人,自带粮草,循秦岭以东疾进,不出十日可到长安。
胆怯的夏侯茂见我蜀兵天降,必然仓皇而逃。
曹丕若想率军亲征,最起码也得二十天,丞相已可先期到达。
这样,咸阳以西可一举而定。
"今天的公论是:魏延的计划虽然冒险,但成功的可能极大,因为他对当时敌我形势及当地特殊地形的判断都是非常准确的。
考虑到后来蜀国灭于魏国之手,乃是由于魏国大将邓艾采取了相似的"奇险"战略,诸葛亮对魏延提议的否决,便只能让我们深感遗憾了。
人物评价
陈寿: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
彭羕、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干局达,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刘琰旧仕,并咸贵重。
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徐澄清:《三国演义》中“魏延脑后有反骨”这一说,为好多人所熟悉和接受。
这就须从历史本来面貌来辨其真伪。
这里我只就诸葛亮用人之得失和魏延之悲剧发点议论。
对比
关羽高傲,虽亲善士兵,可是却也因高傲而败亡;张飞则喜欢迁怒下属,也因此害了自己性命;赵云做护卫队长习惯了,带兵是不成的;黄忠杀夏侯渊其实也是刘备的统率下的事情,人老,又没什么谋略,一武将耳;马超,武勇超强,可惜由于家世,名声显赫,刘备不放心使用。
以此观之,刘备帐下可堪大用的大将,只有魏延。
所以,若我评三国名将,蜀国第一非延莫属!
你自己缩短就OK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回答者: 两个人的快乐2 | 一级 | 2011-1-28 20:54
商鞅
卫国人,公孙氏,名鞅,亦称卫鞅,战国时政治家。
初为魏相公叔痤家臣,后入秦进说秦孝公。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商鞅为左庶长,实行变法。
随后,又升为大良造。
至孝公十二年,秦由雍(今陕西凤翔南)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他进一步变法。
公元前340年,因战功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十五邑,号商君,故称商鞅。
他前后两次变法,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
秦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
兄弟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邹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
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教育,相传收弟子多达三千人,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
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鲁,专心执教。
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 上一篇
勇士和骑士总决赛回放 谁知道骑士队07年杀入总决赛球员名单
谁知道骑士队07年杀入总决赛球员名单 克利夫兰骑士队2007年NBA总决赛球员名单主教练:迈克·布朗(Mike Brow ) 位置 号码 国籍 姓名 大学 控球后卫/得分后卫 32 拉里·休斯(Lar
- 下一篇
风驰的意思 風馳雲走 [fēng chí yún zǒu]_成語解釋_成語出處_成語造句_近義詞_反義詞_相關成語_成語接龍_英文翻譯!
風馳雲走 [fē g chí yú zǒu]_成語解釋_成語出處_成語造句_近義詞_反義詞_相關成語_成語接龍_英文翻譯 風馳雲走 [fē g chí yú zǒu][風馳雲走]成語解釋形容賓士疾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