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赵孟頫论书法用笔 趙孟頫用筆不單是「用筆」,且看他另有「乾坤」
趙孟頫用筆不單是「用筆」,且看他另有「乾坤」 關注我們,讓每一個中國人都愛上寫字談到學行書,許多人都只重視具體步驟和方法。其實在學行書前有個問題一定要弄清楚。那就是學習行書認識和態度方面的問題。任何一
趙孟頫用筆不單是「用筆」,且看他另有「乾坤」

關注我們,讓每一個中國人都愛上寫字
談到學行書,許多人都只重視具體步驟和方法。其實在學行書前有個問題一定要弄清楚。那就是學習行書認識和態度方面的問題。
任何一種學習都有個過程
學習書法包括學習行書
從不會到會
從不好到好
也要有個過程。對這個過程
要有正確的認識和態度
要付出相當的時間和精力
要有恆心和毅力
還要講究方法
善於克服困難這是學習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這些方面做得如何
都會通過臨帖和創作得到體現。
學習行書
首先碰到的也是臨帖問題。正確對待臨帖問題
是學習行書由不會到會
由不好到好的關鍵所在。有人以為行書好學
臨帖不臨帖沒有什麼關係。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各體書法都有自己的特點
學習起來各有各的難度。行書有它自己的結體、筆法、章法的特點和自身的規律要熟練地掌握它
也必須借鑒前人的經驗和成就
而前人的經驗和成就
都體現在他們留存下來久經考驗的作品中。認真臨摹他們的作品
就是借鑒和掌握他們作品的技法和審美情趣的最主要手段。
無論是在元代還是在中國書法史乃至中國文學藝術史上,趙孟頫都是一座巍然聳立的高峰。在藝術評判與封建倫理的雙重標準下,趙孟顆成為書法史上爭議最多的人物,而他的著名論斷「用筆千古不易」,又使得後世見仁見智,聚訟紛紜,莫衷一是。
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學書有二:一日筆法,二日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
當要領會趙孟頫書法的美,要領略這位「美人」的萬般柔情,則非《赤壁賦》莫屬。趙孟頫的行書巔峰《赤壁賦》取自蘇軾的蘇軾的千古名賦《前赤壁賦》以及《後赤壁賦》。
《前赤壁賦》、《後赤壁賦》長卷
《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原大高清宣紙,尺寸:250*31cm
趙孟頫那樣重視「用筆」,強調「書法以用筆為上」,用筆不僅僅是關乎技巧,它還干係到人品名節,干係到道德修養,干係到知人論世!將用筆提升到「千古不易」的高度是因為其中有著儒家千古不變的倫理道德標準和人格品性作為理論支點的。趙孟頫「用筆千古不易」的提出,是沿著用筆——書品——人品的理性思維對書法藝術作出的理論思考與價值判斷。而後人的一些分析,大多膠著於用筆的技巧如執筆用鋒方面,或管中窺豹,或盲人摸象,終難揭舉本意。
以趙孟頫的地位與身份,我想他用的毛筆也是「神來之筆」。毛筆對於書法人來說,就像劍客手中的寶劍、農民手中的鐮刀……
雖然有滿身的好「功夫」,也要有好「兵器」發揮出來才行。好的兵器用起來得心應手,同樣好的毛筆,適合的毛筆用起來同樣心手合一,寫字宛若游龍。
對於學習趙孟頫的《赤壁賦》來說,用狼毫毛筆最好,狼毫毛筆彈性好,潤滑流暢特別適合。
一支優秀的毛筆拿捏起來不長不短、不輕不重剛剛好,純正的狼毫毛料經過特殊的工藝處理韌性十足。
游龍狼毫毛筆的尖始終是聚的,具備「細」、「密」、「勻」,大小一致,粗細相等,軟且直,鋒尖是不能存在一根彎彎不直的雜毛。
游龍狼毫毛筆的「筆肚」是圓整的。用手捏著筆桿把毛筆頭平於眼前,轉一圈看毛筆的筆肚就會發現是圓而無陷的,這隻狼毫筆在寫毛筆字時的平衡度是沒有問題的,在「轉筆」和「含墨量上」都是沒有問題的。
披毛就是一支狼毫毛筆的護毛,披毛披在整個毛筆的一圈,有增含墨的作用,毛筆的聚力強用起來自然得心應手。通過毛筆的實拍圖很清楚的看到游龍的披毛緊緊的守護著自己。
書法發展到行、草書,達到了書法符號化的巔峰,講究的就是率性,就是真性情,不能再像寫楷書般中規中矩。行、草書很注重點畫的安排,點畫的多變正是性情的體現。
總而言之,書法與其他藝術一樣,講求心與手的統一,在有了一定功底的基礎上,需要在心中有大致的字的形象和氣度,並用游龍的狼毫毛筆將其書寫到紙上,連貫而富有感情變化,一氣呵成。
翕之文化簽約書法家——郭浩,游龍試筆視頻
趙孟頫書法專用狼毫毛筆——游龍
原價:368.00元
粉絲回饋價:三支游龍:198元
現在購買三支即送價值128元原大高清複製《前後赤壁賦》一幅
《前赤壁賦》、《後赤壁賦》原大高清宣紙,尺寸:250*31cm
購買須知:
很赞哦! (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