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和戚夫人的故事 戚夫人被吕后害是肯定的,刘邦为何不给她谋后路?
戚夫人被吕后害是肯定的,刘邦为何不给她谋后路?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戚夫人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戚夫人被吕后整几乎是必然的,因为刘邦晚年的后宫格局基本就四点:刘邦宠幸戚夫人、刘邦宠爱刘如意、刘邦对刘盈不感冒、吕后善妒。
戚夫人受宠长达十年,不仅在于她的年轻貌美,还在于她能歌善舞,抚慰了刘邦晚年的心灵,刘邦废立太子的企图失败后,还跟戚夫人唱和一首。爱屋及乌,聪明伶俐的刘如意也得到了刘邦的宠爱,与此同时,太子刘盈却越发不受刘邦待见,吕后更是早就没了宠爱。
戚夫人受宠跟吕后善妒注定了刘盈继位后,戚夫人就要挨整,只不过不会整死那么严重罢了。这一点戚夫人也是心知肚明,但她显然不可能静坐等着挨整。有了刘如意得宠跟刘盈失宠两个条件,很难不让戚夫人对储君之位生出觊觎之心,一旦夺嫡成功,哪里还需要怕吕后啊。
问题在于,这场夺嫡之争的天平是完全倾斜的。刘盈一方,有嫡长子的礼法优势,有强悍母后的筹划,有外戚的帮助,有朝臣的支持;刘如意一方呢?除了刘邦的许诺就没了,而刘邦的信用值长期欠费,不践行的诺言多了去了,一看废太子太难,他就放弃了,导致刘如意在夺嫡之争当中惨败。
戚夫人可能不怎么读史书,未必知道夺嫡失败的严重后果,尤其她的对手是吕后,连韩信都能搞死的狠角色,更别提她这种文艺工作者了。
其实就连刘邦也不清楚戚夫人将面临着什么,他猜到刘如意可能被视为刘盈的威胁而被吕后除掉,也猜到吕后会整整戚夫人,但他没料到吕后会下这么狠的手,所以他临终前的安排,主要都是保护刘如意的。
《全汉文·卷一·手敕太子》:“ 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馀诸儿皆自足立,哀此儿犹小也。 ”
除了交代刘盈要关照刘如意,刘邦还把刘如意封到赵国,远离长安,又派忠直的大臣周昌为赵相,保护刘如意。但这些并不代表刘邦不关心戚夫人的死活,为了戚夫人母子他可是连心腹都想杀的。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於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 ”
当时樊哙正率大军在外平叛,刘邦一听这货扬言要杀掉戚夫人母子,立刻派陈平阵前斩杀,这事是有很大风险的,要是操作不好,大军说不定就反了。当然陈平这个人精知道杀樊哙得罪吕后,不杀得罪刘邦,所以他用囚车载着樊哙慢慢往长安走,耗到刘邦驾崩就立刻跑去向吕后表忠心。

从这点看,刘邦是很在意戚夫人的,但是夺嫡的失败和吕后的铁腕,注定戚夫人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刘邦死后,刘盈继位,吕后成为太后,后宫中但凡有点宠爱的妃子都受到了她的关照。《史记·外戚世家》载:“及高祖崩,吕后夷戚氏,诛赵王,而高祖後宫唯独无宠疏远者得无恙······高祖崩,诸御幸姬戚夫人之属,吕太后怒,皆幽之,不得出宫。而薄姬以希见故,得出,从子之代,为代王太后。”
所以宠妃都被幽禁,只有不受宠的薄姬才安然无恙,跟儿子去了代国,当了代王太后,足可见吕后的报复是全方位的,戚夫人就算不夺嫡,也过不上好日子。
戚夫人被囚禁时还唱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很多人以此认为戚夫人胸大无脑,把儿子给害了,可吕后宰了刘邦三个儿子,吓死一个,刘如意既不是吕后生的(刘盈),也不是吕后养的(刘长),母子又不低调(刘恒),有没有戚夫人这首歌他都难逃一死,戚夫人这么一唱,多少还留下一首作品呢。
总的来说,夺嫡之争是帝制时代最残酷的斗争,失败者除了死很少有其他结局,反过来想一下,如果是戚夫人母子夺嫡成功,吕后母子又能落得什么好下场?
相关文章
- 萧何与张良哪个重要 刘邦担心韩信反叛,为什么不担心萧何反叛呢?因萧何做了这些
- 刘邦爱吕雉还是戚夫人 刘邦最爱的女人,不是吕雉、戚夫人,而是这个寡妇,她却拒绝做皇妃
- 汉王刘邦曹氏 楚汉传奇中刘邦的情人曹氏简介 曹氏是怎么死的
- 刘邦戚夫人结局是什么 刘邦晚年为了戚夫人做了些头脑发昏的事,简直不好意思说
- 吕后杀韩信后刘邦的反应 韩信被吕后骗进宫,他死前大喊三个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 刘邦的女人戚夫人 刘邦明知道他死后戚夫人会很惨,为何不给她留条后路?专家:留了
- 刘邦之子刘如意 刘邦生前最宠爱的刘如意是怎么死的,幕后黑手是惠帝还是吕后?
- 和刘邦一起长大的是谁 卢绾:刘邦的同乡发小,开国后就投靠匈奴
- 刘邦和他父亲 刘邦称帝后,父亲要向他行君臣之礼,刘邦是怎样解决的?
- 刘邦为什么要礼葬虞姬 萧何为什么要帮助刘邦杀掉韩信?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