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道光皇帝的后妃 为何道光皇帝越节俭,清朝反而“穷”得更快

火烧 2021-09-04 20:11:07 1036
为何道光皇帝越节俭,清朝反而“穷”得更快 在清朝统治的267年中,几代的皇帝都因节俭出了名。像雍正帝就是一个节俭的皇帝,为了能够弥补康熙在晚年因九子夺嫡所犯下的错,他从即位后开始励精图治,更是追求节俭
道光皇帝的后妃 为何道光皇帝越节俭,清朝反而“穷”得更快

为何道光皇帝越节俭,清朝反而“穷”得更快  

在清朝统治的267年中,几代的皇帝都因节俭出了名。像雍正帝就是一个节俭的皇帝,为了能够弥补康熙在晚年因九子夺嫡所犯下的错,他从即位后开始励精图治,更是追求节俭的生活方式,就是希望能够将国库变得充盈。

作为康乾盛世的缔造者之一,雍正帝的节俭为后来的皇帝做出了表率,在乾隆离世后,嘉庆帝和其继任者,都一直想通过节俭的生活方式,来帮助清朝走出困境。然而,这些皇帝越是节俭,清朝反而“穷”得更快,这是为什么?

与雍正不同的政治环境

雍正作为康熙的继任者,他能够从九子夺嫡中杀出一条血路,可以说具备了过人的头脑和胆识。虽然他登上帝位,但康熙留下一个空空的国库还需要他来解决。为此,雍正选择了一条开源节流的方式,从源头上节约开销,并且通过各项政策和举措,令国库的收入倍增。

雍正幸运的是,在顺治入关后,经历了两代皇帝的励精图治,清朝基本没有什么内忧外患,需要的就是如何提升国家的经济。所以,才会有“整顿财政”、“火耗归公”、“摊丁入亩”等政策,其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改善税收结构。

再加上雍正是出了名的勤勉和节俭的皇帝,所以清朝在这种安定的环境中,能够不断的发展壮大。著名的康乾盛世,也是在这个安定的历史阶段中发生的。他留给继任者乾隆的国库是超过6000万两,是康熙留给他的8倍还多。

然而,乾隆对待其继任者嘉庆却完全不同,虽然乾隆继承了雍正的基业,也早早年间将此发扬光大。然而,乾隆却在晚年不断犯错,甚至花钱大手大脚,导致国力开始出现衰退。用因为闭关锁国,导致清朝失去了一次和世界接轨的机会。

同时,乾隆时期自诩的十全武功,也导致清朝树敌颇多,以至于嘉庆帝一上位的时候就遇到了川楚白莲教起义。为了镇压起义,嘉庆帝废寝忘食连续换将,拼命操作,总算是把起义控制住了。不过,这件事情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国库没钱了。

清朝为了镇压这个历史第二大起义,一共花费了国库超8000万两,随后又因“川楚事例”收取的3000万两,清朝在这一次的作战中,就将乾隆留下的上亿两国库储备,全部耗尽。这使得嘉庆帝不得不去面对,而他第一个想到的办法就是节俭。

暴增的财政支出

嘉庆帝初期,虽然因为川楚白莲教起义,令清朝花费了巨量的白银。但好歹平定了起义,这使得清朝的政局重新回到平静。按照正常路数,应该在嘉庆、道光二帝的节俭努力下,应该能够重塑清朝昔日的辉煌,但是更多意料之外的因素,导致清朝国力出现衰退。

一耗于回疆,再耗于库案,三耗于河决,而中叶鸦片之战,丧师赔款,国力衰敝,不可问矣。

诸多的割地赔款事件不断发生,开放的通商口岸,让清朝的物价开始不受管控的升高。大批白银遭到外国人的劫掠,这使得清朝的税收不断的减少。面对这种危局,道光帝还是希望能像雍正一样,通过节俭来进行缓解,然而这只是杯水车薪。

真正的问题不是如何节流,而是找到开源的办法,然而道光帝却束手无策。大批外国商品的不断流入,鸦片横行,都导致清朝的收入锐减,尤其是关税还在别人的把控中,这让道光帝浑身难受。

再加上清朝的人口暴增,康乾盛世的这115年间,清朝总人口增长了超过两亿人。这两亿人导致农民的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再加上没有优秀的耕种技术,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农民减产。无饭可吃的灾民,开始在全国逃散,清朝的税收更是无处可寻。

同时,清朝时期的贪污现象严重,尤其到了道光时期,由于皇帝对各地官员的把控不严,只能任由他们收挂民脂民膏。这种状态下,许多的税款都被当地官员给拿走,能够到达国库的十不存一。这点也加剧了清朝的财政危机,让道光的节俭,变成假节俭。

​小结

节俭虽然是一种有效减少开支的方式,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却无法产生应有的效果。尤其是一个国力衰微的国家,更是活的雪上加霜,如果没有好的开源措施,只能在不断的损耗下衰亡。慈禧时期虽然也没钱,但是因为清朝长期找国外借钱,所以日子过得还不错。

感谢你的观看,写作不易赞。

【参考文献:《清史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清朝(423)雍正(96)节俭(2)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