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孔子与孟子的代表作 庄子是哪里人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出身何方
庄子是哪里人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出身何方 是哪里人: 是哪里人?这个问题的答案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这里的「蒙」究竟
庄子是哪里人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出身何方

是哪里人: 是哪里人?这个问题的答案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这里的「蒙」究竟在哪里?庄子故里之「蒙」以及「漆园」又是什么地方?学术界对这个问题可谓伤透了脑筋。因为古人写文章惜墨如金,素以用字简练著称,导致今人莫衷一是,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今之安徽蒙城,世称「山桑,北冢,古漆园」,改名蒙城虽自唐代天宝年间,但蒙城之「蒙』却由来已久。他们认为不独尽人皆知,且有史据可证。南朝宋罗泌《路史》云:「盘庚自奄迁于北冢;北冢,蒙也。」《嘉靖寿州志》还有记载:乾隆《颖州府志》「漆园城,在县河北三里,即旧蒙城;庄子为漆园吏在此」。> 反对者也不乏其人,他们从《隋书·地理志》于「谯郡·山桑」下找答案。《隋书·地理志》记载:「后陶置涡州涡阳县,又置谯郡,梁改涡州曰西徐州,东魏改曰谯州,开皇初郡废,十六年改涡州为肥水,大业初州废,改县曰山桑。又粱置北新安郡,东魏改置蒙郡,后齐废郡置蒙县,后又置郡,开皇初废郡。又梁置阳夏郡,东魏废。」他们认为:上面一段引文好像「山桑」(后为蒙城)也曾经称「蒙」。其实,《隋书·地理志》说的是「谯州」之内(南北朝时州辖郡,郡辖县)三个区域的建置沿革,其中涡阳、肥水、山桑的变迁,才属今之蒙城,而北新安、蒙郡、蒙县,仍属今商丘。并认为「粱郡·守城」(今商丘)注云:「梁置北新安郡,寻废」,这就是对上面的解释和照应性的说明,由此推出,迟至隋代,今蒙城从未沾上「蒙」字。> 唐代学者比较流行的说法则认为庄子出生地在山东曹州。李泰等著的《括地志·冤朐县》说:「漆园故城在曹州冤朐县北十七里,庄周为漆园吏,即此。」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也援引了这一记载,并说:「按:其地古属蒙县。」诗人李白居东鲁,在其《赠从弟冽》一诗中说:「自居漆园地,久别咸阳西。」这里说明唐代学者都把曹州漆园作为庄子作吏之地。这种观点一直影响到近代乃至今天。若把曹州与河南之「蒙」都看作「古属蒙县」,尚还可说得过去,但两者是否能连在一起,就比较牵强了,至少无材料足以佐证。> 宋代学者朱熹对庄子故里有比较系统的考证。《朱子语类》说:「李梦先问:『庄子孟子同时,何不一相遇?又不闻道及,如何?』曰:『庄子当时也无人宗之,他只在僻处自说,然亦止是杨朱之学。但杨氏说得大了,故孟子力排之』。」「庄子去孟子不远,其说不及孟子者,亦是不相闻。今亳州明道宫乃老子所生之地。庄子生于蒙,在淮西间,孟子只往来齐、宋,邹、鲁,以至于梁而止,不至于南。」在朱熹看来,庄子乃楚国蒙地人。「淮西」指皖北、豫东、淮河北岸一带,安徽蒙城属楚,也正处于这个位置。> 明代学者李时芳,主张庄子故里安徽蒙城说,他的考证没有多少新意和见解,只是维护王安石、苏轼等见解而已。但他反对庄子是山东曹州人之说。谈及苏轼、王安石的见解,有学者持极强烈的反对意见。严格的讲,苏、王持「庄周故里为安徽蒙城说」是没有几分考据的,只是苏轼曾经为安徽蒙城在宋朝时所建的庄子祠堂写过碑记,也就是著名的《庄子祠堂记》,当代学者刘文刚则认为苏轼的这篇碑记是「求文以为记」的应酬之作,不是什么考据文章,苏轼只是借此发挥他对庄子的推崇和赞美之情,而对于安徽蒙城是不是庄周故里,他在碑记中「不置一词,可见还是比较审慎的」。而王安石则是写过一首《过蒙城清燕堂诗》,其中最著名的四句是「清燕新碑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凭借一首诗里的两句话,即使作诗的人再有名气,在一些学者们看来也不足以说明庄周故里即为蒙城。此一说。> 庄子究竟是哪里人?我们认为:《史记》载庄子为「蒙」人,《汉书》又列「蒙县」于「梁国」。那么,今天的蒙城在汉代是否叫「蒙」,是否又属于「粱国」,弄清这个问题,庄子的故里纷争就容易解决了。汉之「梁国」,原本秦之「砀郡」,即今河南商丘一带。其领属范围既包括商丘东北境的「小蒙」,也包括商丘东南境的「大蒙」,梁国曾是汉梁孝王的封地,「梁孝王好营造宫室苑囿之乐以通宾客」,在商丘建造了「梁园」。小蒙近商,虽有「梁园」,但无「漆园」,大蒙偏远,却素有「漆园」之称,可见司马迁笔下的「蒙」当为「大蒙」而非「小蒙」。「大蒙」疆域原来甚辽阔,西北边境达雉河集(今涡阳)以北数十里,直至今豫、皖接界处,距商丘仅百余里。随着历史变迁,又几经分合,建置沿革也有变迁,但无论怎样,大蒙与今之蒙城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倾向于庄子为安徽蒙城说。> 以上是安徽学者孙以楷、钱耕森等的观点,另外安徽省内,特别是蒙城县内的学者都倾向于庄周是安徽蒙城人一说,这也许无法排除争荣之嫌,但如果论证的有理,又有充分的证据,那么这种论断就应该引起研究庄子的人的注意,另外知道了庄子到底属于哪个地方的人,对于研究庄子的文学艺术以及思想渊源诸方面的问题都大有裨益。>
很赞哦! (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