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朝的著名人物 春秋战国人物襄简介
春秋战国人物襄简介
春秋战国人物中文名:襄
读音:xiāng
部首:衣
部外笔划:11
总笔划:17
五笔86:YKKE
襄部首笔划
基础信息
汉字:襄
襄字骨刻文演化:
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明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 :11 :17
:五笔98:YKKE 仓颉:YRRV
笔顺编号:4125 1251 1122 135 34 四角号码:00732 Unicode:CJK 一致汉字U+894
襄襄xiāng
基础字义1. 资助,帮手:~办。~理。~助。~赞(资助)。
2. 完成,互助而成:“葬定公,雨,不克~事”。
3. 冲上:~陵。
4. 上举,昂起:“臣闻交龙~首奋翼”。
5. 高:“~岸夷涂。”
6. 古同“攘”,清除。
7. 姓。
8.谥号“襄”辟地有德曰襄
甲胄有劳曰襄
因事有功曰襄
执心克刚曰襄
协赞有成曰襄
威德服远曰襄
好比晋襄公、宋襄公等
细致诠释襄
(历史3xm.com.cn)xiāng
[动]
(1) (会心。为用外套包裹之状。本义:包裹、容纳(异物)。)
(2) 同本义。
襄,汉令:解衣耕谓之襄。——《说文》 案:《说文》诠释有误。
辟地为襄。——《周书·谥法》 案:句中之襄,实即“壤”之省,而“壤”指“容纳了种子的土”。
(3) 助理,佐治
思日赞赞襄哉。——《书·皋谟》 案:句中之襄,指包孕了多方之力的协力。
必纳王妃,以襄外交。——《三国演义》
(4) 又如:襄成(辅佐成为);襄助(帮手;资助);襄事(资助做事);襄办(资助解决);襄赞(帮手资助)
(5) 造诣,完成
不克襄事。——《左传·定公十五年》。注:“成也。”
刘院既知此事经过,又与公齐心,必能共襄大事。——明·张居正《答王鉴川计贡事好坏》
(6) 又如:襄事(成事);共襄义举
(7) 仰,上举
汤汤大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书·尧典》
以乐乘为武襄君。——《史记·赵世家》。公理:“举也,上也。”
(8) 驾;驾车的马
两服上襄。——《诗·郑风·大叔于田》
襄,驾也。——《尔雅》
(9)上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水经注》)
经常使用词组1. 襄阳Xiāngyáng
[Xiangyang] 湖北省地级市。湖北省第二大都市,省域副中心都市,郊区面积130平方公里,生齿600万。以轻纺、汽车制造业为主的湖北省主要工业都市。位于湖北西北部、汉丹、襄渝、焦枝铁路的交汇点,临汉水,为主要水陆交通枢纽。

2. 襄理xiānglǐ
[assistant manager] 旧时某些银行、企业中辅佐司理掌管营业的负责人,职位次于司理
襄襄Xiāng
细致字义
〈名〉
1. 古州名[Xiang prefecture]。故治今湖北襄阳。如:襄野(楚襄王梦与巫山神女幽会的传说);襄王之约(借指女子应约赴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