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翁牛特旗吧 翁牛特详细资料大全
翁牛特详细资料大全 明末,翁牛特部与阿鲁科尔沁、四子部落、茂明安、乌喇特、阿巴嘎、阿巴哈纳尔等数小部统为阿禄(阿鲁)蒙古,驻牧于呼伦贝尔地区,大约在额尔古纳河至石勒喀河以西一带放牧,后金天聪六年(16
翁牛特详细资料大全

明末,翁牛特部与阿鲁科尔沁、四子部落、茂明安、乌喇特、阿巴嘎、阿巴哈纳尔等数小部统为阿禄(阿鲁)蒙古,驻牧于呼伦贝尔地区,大约在额尔古纳河至石勒喀河以西一带放牧,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逊杜棱、栋岱青率部归顺后金。清崇德元年(1636年)设翁牛特旗左、右二旗。
基本介绍
中文名:翁牛特时间:清崇德元年隶属:呼伦贝尔地区记载:《蒙古游牧记》 清崇德元年(1636年)设翁牛特旗左、右二旗。 据《蒙古游牧记》载:元太祖同母第三弟诺楚因,其后裔蒙克察罕诺颜,有二子,长子巴颜岱青洪果尔诺颜,号所部曰翁牛特。翁牛特意为“神圣的山”原部人信奉山神由是得名。这个敬仰山神的风俗,可以追溯到历史遥远的东胡民族,战国时的东胡败于匈奴,其部溃退,余部保乌桓山的称乌桓,保鲜卑山的称鲜卑。丁谦《后汉书·乌桓传地理考证》谓:“此山高大(指乌桓山)为兴安岭南行正干。所以部人东走时,得据山以自保,用是尊为神,故有死灵归是山之语。”王沈《魏书》记载,乌桓被汉迁到蒙古草原东部并进入蒙古草原东南部后,仍将死者的灵魂护送回赤山,这个习俗与原翁牛特部习俗近似。鲜卑山有人考证称其为“吉祥的山”,这与“神圣的山”含义近似,习俗与乌桓相同。翁牛特部保留敬仰山神的古老习俗,从这个方面讲,翁牛特部很可能的乌桓人北迁到嫩江流域的后裔。 很赞哦! (1052)